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电沉积法将活性碳纤维(ACF)修饰于PbO2阳极表面,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与优选.并以优选电极对典型抗生素阿莫西林(AMX)进行电催化降解,同时探究AMX在电催化过程中的降解效果与毒性演变规律.结果表明,ACF以"镶嵌"的方式被修饰于电极表层,且修饰后的电极析氧过电位、电荷传输速率、产·OH速率、稳定性等均有所提高.电催化降解结果显示,经120 min电催化处理,AMX去除率和矿化率分别达到70.69%、58.61%.基因毒理学测试结果表明,AMX毒性水平随电催化降解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转录效应指数TELItotal数值由最初的1.96降至1.72.同时AMX经电催化处理后氧化应激、膜应激与一般应激表达均由强烈转为温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溶解性有机质(DOM)来源组成对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在控制DOM组成及降解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技术研究了灞河水体枯水期(12月)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及空间分布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水体中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灞河水体DOM荧光组分中含有3个腐殖质类组分(C1:240,320/400nm;C2:260-295/478-504nm;C5:240/480nm)和2个蛋白类组分(C3:240,272~284/350~360nm;C4:255~275/326~336nm),5组分之间相关性较好,表明这2类荧光组分具有相似的来源属性;灞河水体门水平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4.22%),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9.40%)、厚壁菌门(Firmicutes,12.28%)、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6.46%)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13%);河流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水温、电导率及pH值均对细菌群落组成有一定影响.DOM各组分与浮游菌群表现出一定相关关系,且腐殖类和蛋白类组分沿河流纵向梯度对比明显,不同细菌群落对DOM的质量和不稳定性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本研究可为河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微生物种群组成和功能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刘玉龙  张智锋  张黎  张喆  秦璐  柴国栋  郑兴  王东琦 《环境工程》2022,40(5):146-151+158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性能易受进水条件变化影响的缺点,构建了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工艺反应器,比较研究了该反应器与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反应器在不同进水条件下的污染物处理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A2/O和SSH反应器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性能的变化较小,整体COD去除率均维持在90%左右。进水负荷和流量的升高有利于提高脱氮除磷效果。A2/O和SSH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从阶段Ⅰ的58%和72%升高到阶段Ⅲ的67%和83%,总磷去除率均从60%左右升高到85%以上。与A2/O反应器相比,进水条件变化对SSH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较小。相同进水条件下SSH反应器脱氮性能更好,总氮平均去除率比A2/O反应器高出2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SSH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更高,Dechloromonas、Accumulibacter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的相对丰度更高,是反应器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SSH工艺的设计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冬  程文  秦璐  任杰辉  郑兴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3):1398-1404
为探究二氯乙腈(DCAN)对大肠杆菌(E.coli)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相应的毒性作用,采用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及剂量效应关系分析方法考察了E.coli在不同剂量DCAN暴露120min过程中其基因表达状况.结果表明:随时间及浓度改变E.coli基因表达具有动态性;在DCAN浓度为1.429×10-3mg/L时,多个参与应急反应(SOS response)调节、氧化还原应激及普通应激的基因启动子活性发生改变,导致DNA损伤、氧化应激加剧,细胞生物化学和物理稳态可能受到干扰;此外,毒性终点结果表明DNA损伤是DCAN主要的毒性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剩余污泥在低温热处理条件下的理化性质及溶出特征,采用批次试验探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溶解性有机物(SCOD)、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溶解性蛋白质(SP)的溶出变化情况,分析了溶解性有机物质(DOM)荧光组分的平行因子分析模型特征.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SCOD在80℃的破解度增幅最高,在90℃溶出量最大;SC在70℃时溶出率增幅最高,在90℃质量浓度最高;SP在60℃质量浓度最大;挥发性脂肪酸(VFAs)在60℃达到最大含量;液相色谱-有机碳测定仪(LC-OCD)分析表明,溶解性有机碳在90℃分子质量浓度最大,但生物聚合类物质的比例在80℃最高;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显示,剩余污泥热处理后的DOM均包含类蛋白质C1(282,324nm)、代谢类蛋白质C2(310,364nm)、可见腐殖酸C3(278/338/358nm,424nm)、土壤富里酸C4(270/318/354nm,476/524nm),对于热水解法预处理污泥,类蛋白质在80℃下具有最大荧光强度,代谢类蛋白质在60℃下具有最大荧光强度.在60min条件下,污泥中有机物溶出的最佳温度是80℃.  相似文献   
6.
杨鹤云  李晓良  王子  陈磊  孔赟  郑兴 《环境化学》2021,40(1):141-149
碘代X射线造影剂(ICMs)是使用最广泛的血管内药物,近年来在水生环境中频繁检出.由于其高稳定性、高极性和持久性,ICMs会在水生环境中持续存在并且难以被降解.在水生环境中会与消毒剂、天然有机物结合生成具有毒性的消毒副产物(DBPs),由于其本身毒性以及转化产物DBPs的毒性增强了环境健康风险,进而引发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文介绍了ICMs的环境浓度、分析方法以及毒性风险.重点描述了ICMs的前处理技术、检测方法及ICMs毒性评价现状,并展望了以后ICMs毒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实验室反应器,比较分析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工艺和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在不同进水负荷下的脱氮性能及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条件下,SS H反应器具有更好且更稳定的脱氮性能,72%的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提...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Ti/PbO2电极的稳定性与催化氧化能力,将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以共沉积的方法修饰于β-PbO2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产羟基自由基(·OH)能力,强化寿命等测试方法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以酸性红G(ARG)为目标降解物,评估PbO2-RGO电极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电极经RGO改性后晶型仍为β-PbO2,析氧过电位由1.60V升至1.83V,膜阻抗由144 Ω/cm2降至16.2 Ω/cm2,强化寿命提升了43.6%.通过ARG降解实验表明,改性后的PbO2-RGO电极催化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PbO2-RGO(0.05)电极具有最优的催化能力,120min内对ARG的脱色率可达到98.5%,同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6.89%.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剩余污泥在低温热处理条件下的理化性质及溶出特征,采用批次试验探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剩余污泥溶解性有机物(SCOD)、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溶解性蛋白质(SP)的溶出变化情况,分析了溶解性有机物质(DOM)荧光组分的平行因子分析模型特征.研究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SCOD在80℃的破解度增幅最高,在90℃溶出量最大;SC在70℃时溶出率增幅最高,在90℃质量浓度最高;SP在60℃质量浓度最大;挥发性脂肪酸(VFAs)在60℃达到最大含量;液相色谱-有机碳测定仪(LC-OCD)分析表明,溶解性有机碳在90℃分子质量浓度最大,但生物聚合类物质的比例在80℃最高;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显示,剩余污泥热处理后的DOM均包含类蛋白质C1(282,324nm)、代谢类蛋白质C2(310,364nm)、可见腐殖酸C3(278/338/358nm,424nm)、土壤富里酸C4(270/318/354nm,476/524nm),对于热水解法预处理污泥,类蛋白质在80℃下具有最大荧光强度,代谢类蛋白质在60℃下具有最大荧光强度.在60min条件下,污泥中有机物溶出的最佳温度是80℃.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和区分二者的影响是水科学、环境科学重大热点问题。针对气候变化(降雨、径流、气温)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城镇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两个驱动因子,介绍了河流DOM来源和特征;分别综述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两者综合对河流DOM影响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DOM影响的已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方法中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水文气候和人类活动情景交叉重复、缺乏对河流DOM转化机理研究和与生源要素耦合模型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