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建立的1ha固定森林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了样地内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内木本植物(DBH≥1 cm)共有132种,隶属于42科78属,其中,杜鹃花科、壳斗科、樟科、蔷薇科、冬青科等是优势科,短柄袍、鹿角杜鹃、青冈、长叶石栎、甜槠等是优势种.(2)样地内植物科、属的分布类型均以泛热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为30.95%和20.51%.(3)样地内所有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幼龄个体数量大,森林群落更新状况良好.(4)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部分优势物种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而在较大尺度上则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
关于用藻密度对蓝藻水华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以单位水样中藻类数量(藻密度)对蓝藻水华程度进行分级的思路和方法,并用连续多年的滇池和昆明松华水库藻类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其结果与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分级结果基本共通。应用结果显示:滇池11个被评价3级的监测结果都集中在1~3月;5级和劣5级评价结果合计占67.2%,表明滇池大部分时间处于轻度蓝藻水华和蓝藻水华爆发状态。分级结果与GB3838-2002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与滇池日常监测工作中观察到的蓝藻蓝藻水华现象较为吻合,有一定科学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3.
炼金区土壤中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修正的Tessier方法和回归、偏相关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某金矿附近土壤中汞的赋存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和生物可利用性.结果显示该区土壤中各形态汞的含量趋势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其中有机结合态汞所占比重最大在60%以上,是最重要的赋存形态;土壤中各形态汞不是独立存在的,内部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如碳酸盐结合态汞可以转化成铁锰氧化态、残渣态的汞,而铁锰氧化态的汞与残渣态的汞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转化关系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土壤中的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是较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态的汞,其他形态汞被植物吸收较少.  相似文献   
4.
地震是广东河源市常见的自然灾害,频发的地震和作为城市重大风险源的新丰江水库可能诱发地震的双重影响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提升河源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地震应急能力尤为重要。根据对河源市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现状的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和分析,阐述了河源市在地震应急预防准备工作进行的实践探索、待改善的方面,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河源市地震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3—4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文章统计了2011年3—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243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243起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61.32%,其次是其他事故(14.81%)、矿业事故(11.93%)、爆炸事故(4.94%)、火灾(4.53%)、毒物泄漏与中毒(2.47%).243起事故共死亡1132人,受伤771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6.54%、矿业事故16.61%、其他事故15.19%、爆炸事故4.86%、火灾3.45%、毒物泄漏与中毒3.36%;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7.17%、矿业事故9.60%、其他事故5.32%、火灾3.89%、毒物泄漏与中毒3.37%、爆炸事故0.65%.2011年3—4月事故发生次数较多的前5个省市分别为云南(24起)、广东(19起)、贵州(18起)、浙江(17起)、广西(14起).死亡人数较多的前5个省市分别为云南(117人)、贵州(98人)、浙江(68人)、广东(66人)、新疆(64人).受伤人数较多的前5个省市分别为新疆(117人)、贵州(73人)、广西(67人)、江西(58人)、广东(40人).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评估京津冀区域燃煤发电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和超低排放相关要求实施后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以行业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2013年和2015年京津冀区域燃煤发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了装机容量与SO_2、NO_x和烟尘排放量的时空耦合关系,讨论了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区域内2015年燃煤机组装机容量与2013年相比略有下降,SO_2、NO_x和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75.95%、83.09%和71.20%,减排效果明显。2015年100 MW以下等级机组3种污染物排放总量位居各机组首位,建议通过多种合理方式压减小型燃煤发电机组数量和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的有机质、无机盐及酸碱度是影响纳米材料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考察了Na~+、Mg~(2+)、Ca~(2+)、Sr~(2+)和Ba~(2+)对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的沉降作用.结果表明,Fe_3O_4MNPs的沉降作用是水体pH、金属离子化合价、离子强度共同影响的结果.整体上,碱土金属离子较Na~+更能加速Fe_3O_4MNPs的沉降.当pH为5.0时,浓度低于1.0 mmol·L~(-1)的Na~+、Mg~(2+)和Ca~(2+)有助于Fe_3O_4MNPs的悬浮;当浓度大于1.0 mmol·L~(-1)时,较强的离子强度促使Fe_3O_4MNPs团聚,发生沉降.当pH为9.0时,碱土金属离子较Na~+更能促使Fe_3O_4MNPs聚沉.因此,纳米颗粒在水体中的扩散和聚沉需要综合考虑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8.
旋流分离器油水分离效率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探讨了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油水效率的影响。旋流器为单锥双入口,其主直径为50 mm,锥角为5.5°。模拟过程中,采用商业用软件‘Fluent 6.3’中的雷诺应力模型和欧拉多相流模型来模拟不同条件下油水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的油水旋流分离器,最佳的分流比是10%,最佳的油滴浓度是0.5%(V/V)。在最佳的分流比和油滴浓度下,当进口流速为10.46 m/s时,油水旋流分离器可将15μm的油滴去除80%以上,油滴的分离界限粒径d50(50%的分离效率)为9.2μm。在模拟的基础上,用统计软件STATISTICA6.0对分离效率与操作条件和物料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式预测的分离效率与实测值相吻合,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的4个监测断面2001~2007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并计算权重,从而对流域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第一主因子主要包括溶解氧、氨氮、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第二主因子的主要代表指标是总磷;氟化物、总大肠菌群数对第三主因子贡献明显。由综合评价结果得出,石头口门水库总体属Ⅲ类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饮马河(烟筒山断面)和岔路河(星星哨水库断面)水质属Ⅲ类,主要受第一主因子影响;双阳河(新安断面)水质属Ⅴ类。流域水质主要受到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超声-生化(两级好氧)联用的方法,对8-羟基喹啉废水的降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为超声降解法,文中分析了溶液初始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全程时间以及超声细胞粉碎机的变幅杆直径大小对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变幅杆直径为25mm,溶液初始浓度为0.6g/L,超声全程时间在20min,最佳超声时间为2s时降解效率最高,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40.4%。本实验生化处理方法为普通活性污泥法(两级好氧),一级好氧反应池停留时间选择10h,去除率为69.4%;二级好氧反应池停留时间选择6h,去除率为71.7%。超声-生化(两级好氧)联用对8-羟基喹啉废水处理效果良好,CODcr总去除率达到9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