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光月  王玉洁 《环境化学》1994,13(4):323-327
用乙基纤维素作膜材将三辛胺(简称TOA)微胶囊化,用于萃取酸性水溶液中的Cr2O7^2-离子。通过搅拌法萃取实验表明,TOA被微胶囊化后对铬离子仍具有较高的萃取速度,实验测定渗透系数为6.78×10^-6m/min,并能有效地防止乳化现象。将微胶囊制备成填充柱对Cr2O7^2-进行萃取实验。对外相水的流速、微胶囊粒径、柱的重复使用次数与萃取容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粒径为100-200μm,流速为3  相似文献   
2.
谢志宜  陈能场 《生态环境》2012,(6):1125-1130
将EDTA转化成具有缓释性能的微胶囊EDTA(Cap-EDTA)作为螯合剂,采用大宝山矿区周边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连续批浸提及盆栽试验,比较研究Cap-EDTA和未微胶囊化EDTA(Ncap-EDTA)对土壤铅铜活化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玉米吸收提取铅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EDTA处理土壤溶液中初始增溶的铅铜质量分数显著低于Ncap-EDTA处理,且使土壤溶液中的铅铜质量分数长时间持续保持在适度范围内。添加Cap-EDTA的处理显著提高玉米吸收提取铅铜的效率,如实施3 mmol·kg-1的Cap-EDTA使玉米地上部Pb的积累高达1.26 mg·pot-1,是对照处理的1.9倍,是等量Ncap-EDTA处理的1.4倍。因此,在进行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EDTA调控时,采用微胶囊化EDTA,能降低因直接实施EDTA而带来的污染地下水风险,且显著提高玉米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降低红磷(RP)烟火剂的吸湿率及感度,以此提高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方法 以生物基材料壳聚糖(CS)为囊壳结构,采用高效简便的工艺,制备壳聚糖包覆微胶囊红磷(CSRP),对CSRP进行红外光谱测试(FTIR)、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及热重(TG)测试,并对RP及CSRP进行吸...  相似文献   
5.
改性相变微胶囊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以其优良的保温性能、节能减排和吸附作用成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前沿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变微胶囊的结构、相变机理和形貌类型,并围绕喷射干燥法、静电结合法、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凝聚-相分离法等5种制备方法对微胶囊制备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根据芯材物理状态的差异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微胶囊,并归纳总结目前微胶囊应用存在的问题.重点综述了碳材料、金属材料及导电聚合物对相变微胶囊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相变微胶囊不仅提高了微胶囊自身的性能而且对环境质量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具体体现在大气、水质、噪声、辐射等众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活性炭(SA-CA-PAC)生物微胶囊包埋优势降解菌用于生物流化床处理邻二氯苯废水。比较了微囊化菌和悬浮菌对废水的降解效果,同时考察了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温度和曝气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化菌比悬浮菌拥有更适宜的生长环境,具有更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微囊化菌的降解效果优于悬浮菌,处理150 mg/L的邻二氯苯废水的最佳接种量为10%,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7.
闪光烟火剂感度变化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铝粉的粒度、形状和粘合剂的含量对闪光烟火药剂感度的影响。发现由铝粉和高氯酸钾配制的二元药剂对摩擦和冲击比较钝感,而对静电火花和火焰敏感;当加入粘合剂后,冲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明显提高。而静电火花感度和火焰感度均明显下降。粒度和形状对感度的影响是铝粉比表面积变化引起的;粘合剂对感度的影响是由于加入粘合剂后形成的微胶囊的脆性和硬度较大,且易藏有气泡,容易形成热点。  相似文献   
8.
微胶囊化红磷增效氢氧化镁阻燃聚乙烯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微胶囊化红磷(MRP)在氢氧化镁(MH)阻燃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阻燃增效作用,用氧指数和锥型量热计研究了MRP/MH的不同配比对其氧指数、热释放速率、发烟量等燃烧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DPE/MH体系中添加适量的MRP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氧指数,进一步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延长材料的着火时间,但是材料的发烟量有所增加。从热失重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LDPE/MH体系中添加MRP不仅大大提高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而且具有较好的成炭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胶囊改性技术,以高效阻燃剂聚磷酸铵(APP)为内核、多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为外壳,合成了新型核-壳结构型阻燃剂(APP@ZIF-8),并将其用于环氧树脂(EP)中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测试分析来表征APP@ZIF-8的结构特征、评估其耐水性能,并采用锥形量热仪法研究了EP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减毒性能。结果表明:经ZIF-8的包裹实现了APP溶解度降低、耐水性能显著提升;掺入10 wt%的APP@ZIF-8后,EP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烟气释放速率峰值(pSPR)和CO释放速率峰值(pCOP)较纯EP分别降低了61.3%、43.6%和60.5%,使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抑烟减毒性能均得到提升,这主要得益于APP@ZIF-8在燃烧过程中促进了致密炭层的形成(残余炭量较纯EP提高了367.1%),抑制了可燃产物和毒性烟气的扩散,此项工作为环氧树脂的阻燃改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硫化矿石自燃防治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氯化镁微胶囊泡沫防治硫化矿石自燃火灾的新思路。首先阐述了氯化镁微胶囊泡沫的特性与作用机理,然后通过实验,制备了微胶囊微胶囊泡沫并以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微胶囊泡沫的最佳配方:微胶囊与水质量比为1∶5、ABS浓度为6 g/L、稳泡剂X浓度为6 g/L;最后采用对照实验,以温度与阻化率为优选依据,对氯化镁微胶囊泡沫、氯化镁溶液与水三者的阻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氯化镁微胶囊泡沫的作用下,硫化矿石堆的温度上升最慢,阻化率最高,达到81.6%,阻化效果优于其他两种阻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