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3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单个特异引物和通用引物oligo(dT)15从桃受伤叶片cDNA中扩增出1.3kb左右大小的片段.将该扩增产物克隆并对重组克隆作酶切分析发现至少可分为3类.用桃ACC氧化酶基因组DNA为探针进行点杂交表明,4,7,9,10,11,12重组质粒能与之杂交,其中7,9,10,11,12号重组质粒酶切图谱与已报导的桃果实成熟相关的ACC氧化酶cDNA基因基本一致,而4号克隆则不同.DNA序列分析和PCR鉴定表明,插入片段均由5′端特异引物单个引物扩增出来,对7号重组克隆插入片段DNA全序列分析表明,7号重组克隆插入片段全长1146bp,包含了除启始密码子外的全部编码区和192bp的3′端非编码区.通过补上起始密码子ATG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35×103的非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2.
以桃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套式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桃ACC合酶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定名为pACSG01)并进行序列测定,表明该自然全长1320bp,并富含HindⅢ和EcoRⅠ位点,与其它ACC合酶基因结构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内含有两个内含子,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克隆桃ACC合酶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57.4%和56.8%,pACSG01与我们已克隆的两个桃ACC合酶cDNA基因表达有所不同,RNA点杂交和RT-PCR结合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成熟和乙烯处理的果实均不表达,伤处理、LiCl和生长素处理也不能诱导核基因的表达,在衰老花瓣中也不表达,图3参18。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豆科作物根际土壤促生菌中氢氧化细菌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根瘤释放H2促进作物生长的可能机制.与豆科作物进行轮作、间作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一项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对于这种耕作方式优势的机制研究,过去大多数主要集中在土壤氮(N)元素含量的提高.而近期研究表明土壤氢氧化细菌以豆科作物根瘤菌在固氮过程中释放的H2为能量来源进行化能自养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一些土壤氢氧化细菌通过产生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和根瘤菌毒素抑制植物体内乙烯的合成,促进作物生长.此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氢氧化细菌促进作物生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