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建立一个系统,实现三个满足"。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建立城市低碳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15,43(2)
在绿色交通方式中,公共交通具有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公交都市"战略对公共交通发展产生的影响,"公交都市"不仅提倡公交优先,更是一种使交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相协调的战略理念。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通过研究西安城市交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运用"公交都市"战略解决西安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樊建强 《环境保护》2013,41(11):77-78
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新加坡政府长期推行低碳交通发展模式,使新加坡形成了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有效地保护了城市环境,同时,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保障了居民出行需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污染问题,我国各地的城市政府应借鉴新加坡经验,积极践行低碳交通模式。新加坡发展低碳交通的基本模式科学规划城市交通体系,降低交通出行需求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高,新加坡政府特别注重将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年来杭州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等对杭州市低碳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低碳交通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杭州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城市低碳规划、节能减排技术应用、高污染车整治、采用节能减排技术、能源低碳化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我国未来公共交通建设的重点,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并促进城市建设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特别是其线路走向及布置对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及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且轨道交通对线路周围的环境会产生噪声,振动等污染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且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尚未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解释了指标含义;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总称为轨道交通.未来10年,中国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1500公里,它意味着未来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客运方式,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其噪声和振动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分析该行业重点环境问题,有效的控制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居民交通需求的增加与机动化水平提高已成为推动北京市交通部门能源消费快速上升的主因。通勤是北京市居民最基本的出行需求,其方式构成仍有进一步低碳化的潜力。北京市应通过优化调整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公共交通舒适性、有效提高私家车通勤成本等政策措施引导居民选择相对低碳的通勤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交通工具选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的发展与交通工具的选用密切相关,特别是汽车的发明与使用,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汽车的过度使用带来了环境、占用土地和交通问题,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对交通工具优化选择、合理使用。对运载率高、成本低、与环境相协调的公共交通要提高其在城市交通总量中的分担率;对我国经济有拉动作用,但是其使用与能源、道路和停车场的占用密不可分的小汽车要限制其使用;对于亲环境的自行车要扬长避短地鼓励其向电动自行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公民绿色出行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共享交通发展迅速。共享交通以市场方式提供绿色出行服务,可提高非机动交通与公共交通占比,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时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职住平衡,缓解交通拥堵等。但目前,我国共享交通发展还面临法规政策不健全与管理模式滞后、缺乏鼓励共享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共享交通配套服务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政府应探索与共享交通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模式,推进以"公共交通+共享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10.
国外大城市的交通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大城市的交通存在两种模式——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交通模式,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指出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说起"城市病",人们马上想到交通拥堵。这几年,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今年10月1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此同时,一些大城市提出新的治堵方案。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提出,  相似文献   

12.
杨伟利 《环境》2007,(12):42-44
在中国,城市交通分为机动交通和非机动交通两大类,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有少量地铁线路以外,对于国内多数城市而言,公共汽车和电车仍是城市的基本交通工具,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交通     
全球存在有广泛的认知 ,目前的交通趋势是不可持续的。很多学者总结认为 ,我们需要在交通系统的技术、设计、运行和财政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以及交通造成的环境影响、能源消费和公平问题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从 :(1)交通技术 ;(2 )交通供应 ;(3)交通需求 ;(4)交通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可持续交通的基本理念 ,并给出相关的国外的成功实践 ,以期对我国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交通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开展规划环评是控制城市发展及工业发展进程中环境影响的一项重要手段,不仅对工业规划要进行环评,还要对综合性规划以及专项发展规划进行环评,从规划的大方向上来控制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在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哈尔滨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为例,分析了交通规划实施所存在的环境影响、资源限制性因素,提出规划调整建议,为其他城市综合性交通规划环境评价应包含的内容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交通出行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调查收集了2020年2月25日—3月14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 330名居民疫情期间的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等信息,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疫情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分析不同疫情等级下人群交通出行方式的差异,并与非疫情期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人群中有75.1%的人有出行行为,其中,5.5%的人一天多次外出,17.6%的人每周出行频次不到一次.出行过程中乘坐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这两类感染风险较高的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3%和4.0%.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的出行频次和交通方式可能受性别、年龄、城乡、片区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当地或附近疑似/确诊病例情况的影响,还可能与所在省份疫情严重程度有关.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区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受疫情影响变化相对较小,湖北省居民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与非疫情期间相比变化最大.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成人居民选择步行和小轿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占比远高于非疫情期间,而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或电动车等交通方式的人数占比与非疫情期间相比有所降低.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朝阳市工业化、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发展,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迫在眉睫。分析了朝阳市交通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城市中机动车辆数量增加使得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声源流动性比较强,干扰时间长、污染范围比较广,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休息,因此必须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改善城市噪音,还市民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外环线是天津市的重要道路,本文对外环线西部、东南部典型路段沿线声环境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与外环线平交路段、外环线上跨路段、外环线下钻路段等不同相交路段沿线声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区别。建议综合运用结构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采用多样的交通需求管理等措施来改善沿线区域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系统的低碳交通战略,而且也鲜有政策直接是针对交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即狭义低碳交通政策发展滞后。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中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证交通用能安全以及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许多相关政策都对中国交通领域的碳减排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即中国并不缺乏广义的低碳交通政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我国城市近年来机动车迅速增长导致的道路交通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建议应确立城市道路交通生态环境观念,改革传统城市规划,加快道路绿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