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通大桥及沪崇苏通道的建设将引致区域交通格局的演化,从而对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相对落后的南通市而言,快速过江通道建设既是促进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和威胁:(1)交通可达性改善明显,南向联系趋于便捷,运输成本相应减小,要素集聚呈现加速态势,但优质要素面临流失威胁;(2)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但以低层次产业为主,进一步加大了产业层次提升的压力,同时建设用地的盲目扩张和散乱布局,使得空间开发无序风险加剧;(3)进入上海都市圈的紧密圈层,有望成为长江三角洲北翼重要的次中心城市,但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为促进南通市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在推进都市区建设、促进要素集聚、空间资源的合理和统筹利用等方面制定科学有效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2.
水是流域空间管理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要素,流域不同区段的水敏性差异会对建设用地扩张形成不同的限制性影响。从流域空间综合管理的视角出发,尝试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4个方面构建流域水敏性分区评价指标及方法,以太湖流域为例开展基于小流域单元的水敏性评价,并采用1985、1995、2007、2017年4个典型年份的土地利用数据,刻画了过去30余年太湖流域建设用地扩张与水敏性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1)1985~1995年间,太湖流域建设用地扩张与水敏性基本上没有关联,高水敏区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最高;(2)1995~2007年间,空间扩张与水敏性的关联性增强,建设用地扩展强度随水敏性增强而下降,扩展强度较大区域以低水敏区域为主;(3)2007~2017年,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显著提升,拓展空间主要布局在低水敏区域,水敏性对空间扩张的约束性在增强;(4)虽然太湖流域水敏性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限制作用在提升,但二者关联度还不够高,水敏性还没有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关键约束。研究结果可为协调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制定适应水敏性的空间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协调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利用关系是经济发展提质增速及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键,为探索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耦合趋势,运用重心模型、Tapio弹性指数对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耦合关系与脱钩状态进行测度,并构建计量模型,检验了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与建设用地规模保持双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建设用地扩张更加明显,经济和建设用地重心均呈现西南方向迁移,但空间耦合性逐渐减弱;(2)中国经济与建设用地脱钩关系不断恶化,脱钩状态分布格局变化明显,东部地区脱钩状况逐渐改善;(3)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扩张的关键推动力,政策、产业集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扩张。未来要重点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土地扩张的管控,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则要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寻求产业转型与土地利用转型的契合点,追求城市的精明增长。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运用特尔斐法、线性拟合预测、Kaya分解模型和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测算未来各地市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进而识别影响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资源环境要素对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的约束作用呈现显著差异,水资源对国土开发的承载水平总体稍高于环境承载水平,而碳峰值承载水平为三者最低;(2)“不适宜”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湖泊湿地和沿海滩涂地区,“适宜”开发区则以苏锡常环太湖一线、宁镇扬盐沿长江一线和滨海沿线为轴带集聚分布;(3)各地市未来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呈现地域性、时间性和结构性差异,苏南地区主要面临环境和碳排放的双重约束,苏中和苏北则受水、环境和碳排放的交替约束。国土开发强度承载水平预测可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用地规模调控与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和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引发的湿地退化压力日益凸显,熵理论为城市扩张、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城市湿地退化压力建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已有研究表明,城市湿地损失、湿地区域建设用地的增加会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空间熵的数值不断下降,但仅依靠空间熵理论难以定量湿地退化压力。因此依据城市地理学中的重力递减理论,引入距离因素,从湿地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熵、湿地本身面积、距湿地中心的距离、距商业中心的距离4个要素构建重力空间熵的城市湿地压力模型。研究以1988年武汉南湖湿地遥感影像为基础,制作矢量图,从南湖湿地周边众多湖泊湿地中,随机选取40个样本湿地,分别计算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5个时期的样本湿地压力值,并利用Kriging空间插值对南湖湿地所受的压力值分布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1)湿地所在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熵越小,湿地所承受压力越大;距中心湿地越远越靠近城市商业中心且面积越小的城市湿地更容易发生消亡;(2)根据城市湿地压力模型计算的压力值大的湿地更容易在下一阶段发生显著的损失或消亡;(3)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扩张,城市湿地承受的压力值逐年增加,当压力值到达0.7左右,湿地存在极大消亡风险。遥感影像解译的结果与按照重力空间熵的城市湿地压力模型计算结果一致,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城市湿地在城市扩张压力下的演化过程。模型的建成对于城市湿地动态变化和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并把握这一湿地损失过程和趋势,预测城市湿地在城市扩张压力下的演化过程能为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湿地的具体保护提供方向和指导。 关键词: 城市湿地; 重力空间熵; 压力模型; 城市扩张划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并把握这一湿地损失过程和趋势,预测城市湿地在城市扩张压力下的演化过程能为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湿地的具体保护提供方向和指导。 关键词: 城市湿地; 重力空间熵; 压力模型; 城市扩张  相似文献   

6.
就业变动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研究无锡就业人口时空格局演变不仅可以间接揭示区域产业发展和布局状况,也可为引导人口和产业协调布局提供依据。为此,选择无锡为研究区域,应用1985~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与普查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梳理就业人口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并总结特征。结果表明:(1)就业人口总量增长、具有圈层结构和集聚特性,并表现出郊区化趋势;(2)第二产业就业人口郊区化特征明显,由集聚变为分散。轻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污染行业就业人口向城市北部移动,重工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低污染行业就业人口向城市南部变动;(3)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一方面总体表现为集聚态势,另一方面,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逐渐缓慢扩散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都市区物流企业区位分布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企业的空间分布决定城市物流空间格局、影响城市资源和生产空间的合理配置。以上海大都市区1995年以来物流企业属性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区位商、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及协同区位商等测度方法,探究各类物流企业的区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及发展定位不同的影响,上海大都市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区域各类物流企业的时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2)上海大都市区物流企业正由“中心布局”转变为多“核心-边缘”模式,在中心区集聚极化的同时,郊区外围也集聚分布了大量物流企业,城市物流空间不断向外围扩张;(3)货代类和综合物流类企业通过信息共享、服务零库存等因素,促进企业间的共位选择;其他类型物流企业由于地域分工、企业选址分散,则出现了区位互斥现象。研究揭示了上海大都市区物流空间区位特征,既补充了城市物流的理论研究,也为今后城市物流业和物流设施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揭示区域交通区位变化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差异特征,是探索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提升区域建设用地管控成效,推进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长江中游地区1990~2015年遥感和交通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区域交通区位和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分异特征,并从时序和空间两个层面探索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交通通达度呈快速增长过程,县域平均交通通达度从1990的0.76增长到2015年的1.14,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52%,其中1990~1995年增长速度最快,而2005~2010年增长较慢,且较高水平通达度区域呈由零星点状分布向沿长江及其支流的线性分布转变的态势。(2)1990~201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总增加量达7 851.24 km2,扩张强度变化趋势为先减后增,其高值区也表现出类似的由零星点状转变为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的空间变化趋势。(3)区域建设用地扩张不仅与其自身交通区位有关,受其邻域交通区位的影响也较大。各时段(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扩张强度取对数后与交通通达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0.567、0.470、0.591、0.501,扩张强度与交通通达度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235、0.278、0.251、0.298、0.278。(4)不同时段交通通达度与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的空间聚集特征存在相似性:省会城市及其近邻地区因其区位优势,呈高-高聚集状态,而丘陵山地区因其经济活跃程度较低,地形条件所限,呈现低-低聚集状态。明确区域交通区位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时空耦合关系,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区域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大、综合承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面临着省域内部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压力,选择适宜的国土空间战略对河南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运用GIS空间分析等手段,通过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通过河南省和广东省不同时段经济和人口的空间集聚规律对比分析,通过对省内区域间及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经济和人口集聚水平比较低,且并未朝着集聚的方向发展;河南省两种收入差距均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后,提出在不平衡增长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新思路,提出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应继续向着经济、社会和人口集聚的方向发展,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经济空间距离,调整省域福利格局,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旅游产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对旅游产业发展基本要素进行调控,进而找到最优的产业要素配置方案,释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潜力。依据中心地理论、Gunn的旅游目的地地带理论以及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采集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数据,基于交通网络数据集,利用GIS网络分析法提取旅游节点与旅游通道,构建各级旅游区,优化旅游产业空间组织格局。结果显示:优化得到5个一级旅游节点,12个二级旅游节点,10条一级旅游通道、12条二级旅游通道,在此基础上构建5个一级旅游区、17个二级旅游区总共22个域面,旅游节点、旅游通道与旅游域面有机结合构成大连市旅游产业空间组织网络,重铸大连市旅游发展轴线,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优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实现旅游活动温冷区产业要素的高效利用。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代表地区,也是最主要的人口聚集区。随着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经济环境在空间上的均衡发展,长三角在产业和人口方面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明显。从生态景观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入手,开展了人口承载力和人口集聚的研究,大胆提出未来长三角人口集聚的规模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同时提出建设六大都市圈和六大国际门户,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空间布局,有效承接大量流入的人口和支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以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数据库(基于1995、2000和2005TM影像)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技术,提取建设用地变化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运用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强度指数对江汉平原1995~2005年10 a来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的社会经济等信息,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总体上江汉平原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呈现增大趋势,但各县市之间扩张差异显著;各县市建设用地扩张分布上呈现组团状特点;沿交通线扩张的特征较为突出,尤其是后一阶段增幅高于前一阶段,沿江扩张增幅明显;总人口的增长是江汉平原建设用地扩张最主要的驱动力;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发展与区域建设用地扩张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探究制度性网络空间与功能性地理空间的交互关系有利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对区域合作与城市要素集聚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岭回归等方法刻画城市要素集聚与区域合作的交互作用特征,主要结论有:(1)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网络渐趋复杂,合作节点以港深两地为偏好依附对象,表现出珠江两岸“东密西疏”、西岸合作领域同质化、肇惠边缘化等特征。(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要素集聚水平高,已形成人口集聚区、经济增长极和产业高峰地,表现出珠江两岸“东强西弱”、相邻城市互联、行政边界模糊化等特征。(3)区域合作与城市要素集聚存在双向交互作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合作对城市要素集聚具有局地“溢出效应”;岭回归结果揭示城市要素集聚对区域合作的驱动作用,人口、资本要素集聚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主要动力,公共要素集聚对区域合作产生负效应。(4)城市要素集聚将促成共享型网络治理下的网络式结构;要素分散形成领导型网络治理下的“核心—边缘”极核式结构。在区域要素集聚且非均衡发展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关系面临重构。随着港珠澳大桥以及要素流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一是务实人口、资本、土地...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5~2014年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集聚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总体上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为重要创新节点,由沿海向内陆发散的空间集聚格局。(2)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产出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城市创新产出的提高,将促进本城市创新能力的增强。(3)空间效应对城市群城市创新产出的作用显著,忽视空间要素对城市群创新产出的影响,将使估计结果产生偏差。(4)各创新要素对城市群城市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人力资本、资金投入水平和创新平台不仅能提高本城市和邻近城市的创新水平,而且对城市群的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交流学习能力对本城市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显著,对邻近城市具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而对城市群创新产出的作用并不显著;政府支持力度对本城市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对邻近城市创新产出作用不显著,对城市群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弱。最后提出了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整后的产业集聚EG指标,结合产业集中度指数,对武汉城市圈2000~2007年制造业19个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的测度,并分别从制造业集聚度变动趋势、产业集聚度特征、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增长集聚弹性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的区域集聚度较高,而且中高技术行业集聚特征十分明显,资源性和低技术行业较为分散;从行业的区域集聚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产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武汉、黄石、孝感和黄冈4市,其它5个城市产业集中度较低,城市上榜次数较少,且上榜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性和低技术行业,形成了以武汉等4市为中心,其它5市为外围的“中心 外围”结构;构建的产业集聚弹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整体上城市圈制造业集聚弹性较大,但不同行业间的弹性值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6.
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是现代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基于2005、2010、2015年的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空间可视化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结构模型、动态度模型、景观模型,研究杭州湾南岸地区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是杭州湾南岸所有用地类型中面积增加最多且增长比例最快的土地类型,但增速有减缓趋势。(2)建制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最快,水利公共设施和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有减少趋势;建制镇建设用地与交通用地土地动态度最大,村庄和水利公共设施动态度最低。(3)建设用地构成表现为建制镇>村庄>城市>交通用地>水利及公共设施>独立工矿用地,其整体均衡性下降,建制镇的主导性逐渐显现。(4)建设用地空间分布呈一极核一带状,分布零散,并逐渐向北扩张。(5)2010年以前建设用地呈现出细粒分散发展特征,2010年以后则向粗粒发展,景观异质性减弱。 关键词: 建设用地;时空特征;景观格局;杭州湾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分析建设用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01、2006、2011、2017年四期MODIS Land Cover(MCD12Q1)产品数据,结合经济数据和地貌类型数据,研究中国不同经济区和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建设用地在2001~2006、2006~2011、2011~2017年3时期扩张强度逐渐变弱,扩张速度逐渐变慢。(2)2001~2017年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该地区扩张强度最强、扩张速度最快。3时期内东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逐渐变弱,扩张速度逐渐变慢;中部地区扩张强度逐渐变强,扩张速度逐渐变快;西部地区扩张强度先变弱后趋于稳定,扩张速度逐渐变慢;东北地区扩张强度先变弱后趋于稳定,扩张速度先变快后变慢。(3)2001~2017年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扩张强度最强,丘陵地区扩张速度最快;平原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逐渐变弱,扩张速度逐渐变慢;丘陵地区扩张强度先变弱后变强,扩张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山地地区扩张强度逐渐变强,扩张速度先变快后变慢;高原地区扩张强度逐渐变强,扩张速度逐渐变快。从研究结果可知,不同经济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和速度具有差异性,主要受不同时期国家相应的区域政策影响;不同地貌类型对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0~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武汉城市圈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格局分异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圈域人口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可划分为1990~1999年剧增阶段、1999~2006年滞涨阶段和2006~2010年稳步增长3个阶段;(2)圈域人口格局表现为东西向的交通廊道(宜黄 黄黄 黄小高速)指向且不断得到强化;(3)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异系数先升后降,圈域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但空间差异的绝对水平即空间异质性特征仍较为突出;(4)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格局表现为“圈层式”空间分异,圈域人口分布的主要方向为西北 东南向,且在进一步的往东南方向集聚;(5)圈域人口格局是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公共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演变特征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揭示城市群内在空间联系特征是诊断问题与优化对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城市综合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和可达性分析基础上,基于空间相互联系、对外服务扩散能力、对内集聚影响力等层面方法集成对2006年以来环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呈现出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的内心圈层结构,交通科技对城市空间联系产生的时间压缩效应明显,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对外服务扩散能力北高南低、东北高西北低,但区域差异程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呈现出以长沙为主核心的圈层模式与常德市为副中心的极核模式并存的局面;长沙是城市群集聚的核心,益阳、娄底、常德处于城市对内集聚影响的低位区,城市群对内集聚影响能力沿高铁线路分布和拓展,长昆客运专线开通后核心地带开始呈现出向西偏移的态势;针对城市群存在极核结构依然明显、内核圈层尚处雏形、区域网络联动效应较差、基础配套有待加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区域产业协作、优化战略政策和完善一体化交通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 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 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格的空间开发管制和和谐的财政转移支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促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要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