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洁发展机制,就是碳排放交易机制(CDM)其实也是一种类似排污权交易的减排形式。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这个要求。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把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的排放量作为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部分义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CO2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碳减排进行合作的重要机制.发展中国家通过CDM可以获得实现节能减排的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新疆CDM项目的发展状况、国际碳市场的前景,以及新疆CDM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提出的三种灵活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允许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使发达国家实现其减排目标的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是CDM开发重点之一。但建筑节能CDM项目在推广力度、缺少具体方法学以及实施方面存在困难。通过对建筑节能CDM的障碍进行分析,认为应加强政策支持、宣传体系以及技术支持,以促进国内建筑行业充分利用CDM,促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水利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水电的天然资源优势。清洁发展机制是建立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合作机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目前水电开发面临的实际形势,并根据我区能源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对水电CDM项目开发活动进行统筹协调,进一步促进新疆水电的快速、有序、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段英涛 《青海环境》2007,17(1):29-30,43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上的一个独特区域。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一个基于市场的灵活机制,其核心内容是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在该地区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同样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简要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操作程序以及国内外CDM项目开发现状,进而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外资利用、技术引进三个方面阐述了清洁发展机制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并对促进四川CDM项目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CDM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一种灵活机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借鉴CDM设计基本原理,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成就与存在问题出发,在现行区域生态补偿方式基础上融入CDM思想,探讨适用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了单边补偿、双边补偿和多边补偿三种生态补偿模式,并对健全与完善广东省生态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人类的发展将因此而受到极大影响。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  相似文献   

9.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中的“排放贸易机制”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是“议定书”所规定的3个“灵活机制”之一。其实质是帮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减轻其承担减排与控排温室气体义务的费用。1996年,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新生事物在欧洲登场了,始作俑者是英国、丹麦等一些欧盟国家。6年光阴转瞬即逝,至今已有5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被“卖”了出去。回首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历程,人们发现:二氧化碳轻飘飘,个中背景沉甸甸。1拒绝议定书,美国少支出了吗美国抛弃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具有关键作用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0.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减排需七大领域强有力行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了它第四份报告的第三部分《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报告从能源供应、建筑、交通等7个领域,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建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指出,减排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2012年到期时,必须有一个新的机制生效,他呼吁各国在今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讨论建立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常纪文 《环境教育》2009,(11):21-23
一、温室气体排放税费出台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2009年12月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这次会议上,世界各国的首脑将对后《京都议定书》阶段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的权利和义务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哥本哈根议定书》。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各国的工业和农业。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第6次气候变化大会从11月13日到24日在海牙举行。这次会议涉及的内容是使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形成框架并付诸实施。《京都议定书》中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全部减少的数量进行了分配。议定书规定,欧盟的排放量必须减少8%、美国减少7%、日本减少6%。现在,与会各国打算就如何履行这些义务采取措施。  阻止全球变暖的行动创造了一种新的商品:污染或无污染正像白糖或股票一样在市场上交易。它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职业:污染交易商。  在加拿大,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用烟囱排放温室气体。在芬兰,一家动力公司从烧煤转向烧生物质,减…  相似文献   

13.
前沿动态     
环保人士呼吁京都议定书后继续减排来自全球165个国家的环保人士日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举行的会议上一致认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有效期结束后,应该继续推进温室气体减排。《京都议定书》于2004年2月生效,要求35个工业化国家在2012年前实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五种温室气体的减排,从而有效控制温室效应。美国拒绝加入这一协议。中俄签署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计划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关于中俄两国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的谅解备忘录》,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专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官方称,俄罗斯将在2003年内批准京都议定书,但官方尚未提出批准的时间表。京都议定书要求工业化国家至2012年其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平均减少5.2%。截至2003年1月24日已有103个国家批准了该条约,约占全球工业排放量的43.3%。一旦俄罗斯批准该议定书,将使签约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例达到55%。由于目前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工业产量持续低于1990年的水平,工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低于1990年水平,所以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持在1990年水平上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世界野生生…  相似文献   

15.
杨通进 《环境教育》2009,(12):10-12
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年~2012年)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将影响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进而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地以及食物。在伦理层面上,温室气体减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杨通进给我们做了解答。  相似文献   

16.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1):4-5
国际动态德班大会取得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南非德班举行,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决议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相似文献   

17.
环境小知识     
《环境教育》2008,(4):83-83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政府对推进CDM项目的要求,对国内外开展CDM项目的现状进行了简述。根据《京都议定书》要求及新疆的具体情况,分析了CDM在新疆的潜力,认为新疆开展CDM项目优先领域为:煤田灭火、提高能源效率、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造林,以减排CO2为主;预计2008—2012年CO2减排量为1 785×104t,可带来8.9亿元~12.5亿元人民币的CERs收益,CDM项目潜力较大。在减排CO2同时,SO2、TSP排放量相应减少,从而促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16,(Z1):18-19
一、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气候协定》2015年12月12日,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代表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历史性协议即《巴黎气候协定》,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协定是继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11月1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基金的出资承诺,称这是本次气候大会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