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施倚 《劳动保护》2003,(7):76-76
编辑同志: 我公司早先一临时工因工负伤,事隔多年,到公司要求经济补偿,协商未果. 该临时工于1972年6月26日在成品库搬糖作业中,不慎被钢板压伤,致左脚后跟骨骨折,当时曾住院治愈.过后继续在糖厂(公司前身)工作并保养治疗.在此期间,工资照发,医疗费用概由厂方负责.……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来北京打工的的农民,今年37岁.1998年4月来到海淀区四季青乡一个乡办企业(四海锅炉安装修理公司)做临时工.2001年2月份,在抬钢管时,一脚踏空,踩在一根铁棍上,铁棍弹起,击中左眼球,当时左眼球就陷了进去.后被送到空军466医院医治,住院将近2个月,厂方支付医疗费、生活费8000余元.后因厂方不愿再支付医疗费,我被迫出院,左眼失明.  相似文献   

3.
临时工因工负伤企业岂能一推了之──一起因工负伤治疗费争议案始末李长青1994年5月25日,北京大兴华新商标印刷厂临时工王芳在车间操作成型机时,不幸轧伤右手,造成右手第二、三、四、五指掌骨骨折,大多角骨脱位。厂方将其送往北京市积水潭医院,以其私人名义医...  相似文献   

4.
68岁的农民赵香贞,生活来源完全依靠其独生子卢志刚。1996年3月,卢志刚被一家具厂招聘,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卢志刚工资每月为450元。1997年9月19日,卢志刚因工负伤,在治疗期间引起并发症,医治无效死亡。赵季贞要求家具厂支付全部医疗费、丧葬补助费和抚恤费。家具厂认为有关抚恤费等问题厂方与卢志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约定,即劳动者一方因工负伤的,厂方可以给予一定期限的医疗期,医疗期间按本企业固定工人的标准发给病假工资,但医疗费用全部由自己负担。如果职工因工负伤而致伤残或死亡,厂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发给…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外地来的打工妹,自1996年来到北京一家工厂打工。入厂时,我们每人向厂方交纳了“入厂抵押金”,但厂方一直没有与我们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只在每年春节前才给付。厂方强迫我frl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不能休息。我们多次向厂方提出异议,但厂方负责人对此置之不理。厂方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吗?(1)(劳动法)第如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你们虽是外地来的打工妹,但已在工厂工作,确立了劳动关系,厂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与你们签订…  相似文献   

6.
案情介绍:甲公司是一家国有养殖和饲料加工销售企业。2008年9月2日,甲公司饲料加工厂(甲公司下属非法人单位,以下简称饲料厂)下发了《关于临时工及聘用人员离厂通知》(以下简称《离厂通知》)。该通知称:由于连续亏损,经集团研究决定,9月份起饲料厂正式停产,临时工及聘用人员(以下简称临聘人员)无工作安排的,  相似文献   

7.
宾们简介某制药厂推销员张新于9月下旬前往三个省、市出差,推销本厂的产品,历时1个月零两天,超额完成了厂方下达的推销任务。厂方除按规定对其支付了一定的补助和正常工资外,还给予了一定的奕励。但张新提出,自己长期在外出差,经常晚上工作很晚才休息,厂方应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报酬。厂方不同意,张新不服,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张新在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诉时提出,要求厂方在自己出差期间按平均每天超过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支付加班工资报酬。同时,对星期天和“十·一”放假两天也应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劳动争议仲…  相似文献   

8.
热线咨询     
工伤者的伤残补助金该如何界定?编辑同志:2004年冬天,我单位有一季节性生产作业项目被一承包户承包。生产作业的过程中,临时工张某不慎将左腿挤伤,伤愈后经劳动部门鉴定为九级伤残。由于这个生产作业项目是短期的,并且按计件支付工资,另外,伤者参加工作时间不足一个半月,请问:1.《工伤保险条例》有关工伤待遇提到“本人工资”能否参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停工留薪期应确定为多长时间?支付工资的标准是什么?敦化林业局生产安全科敦化林业局生产安全科:来函收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  相似文献   

9.
正1995年10月16日,彭泽尔公司(Pennzoil Products Company)在宾夕法尼亚州劳斯维尔镇的炼化厂,因储罐内泄漏的可燃蒸气被引燃,发生连环爆炸。首次爆炸引发的大火,很快吞噬了炼化厂大部分区域,包括工人正在轮休的施工区。随后,火势蔓延至其他储罐,又有压缩气体瓶和密封容器发生爆炸。爆炸碎片四散,工厂附近浓烟密布。炼化厂被严重损毁,工厂、附近居民区及学校被迫疏散。3名员工在大火中直接丧生,另有3人被烧伤,其中2名伤者因伤势过重随后死亡。背景介绍炼化厂  相似文献   

10.
皓月 《劳动保护》2004,(2):60-61
发生在浙江开化县的一起工伤纠纷案件,伤者因“为谁打工”这个简单的问题,历时4年,经历了1次仲裁、4次诉讼,厂方只承担了医疗费。4年后的今天,“为谁打工”中的“谁”终于水落石出,可讨回说法的伤者则无奈地说:“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但这公正来得也太晚了。为了打这场官司,我已  相似文献   

11.
郭某系某液压机械厂职工。1994年6月与厂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1999年6月劳动合同期满时 ,该厂要求郭某续订合同 ,且期限为10年。郭某认为续订合同期限太长 ,又因为有一个体户老板看中了他的技术 ,高薪聘其作技术指导。所以 ,郭某提出终止合同不再续订。而该液压机械厂也因为郭某是技术骨干 ,不想放人 ,坚决要求郭某续订劳动合同 ,否则就向其收取培训费2000元 ,不交此款就不予办理档案转移等有关手续。双方僵持不下 ,于是郭某申请仲裁。郭某诉称 ,他在厂方工作期间 ,厂方并未专门出资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且双方签订的…  相似文献   

12.
清江罐头食品厂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平时用临时工 500人左右,生产旺季则高达1,600人以上。由于临时工文化水平低,不懂安全知识,所以伤亡事故多。据统计,临时工的伤亡事故占全厂事故的60%以上。为了有效地把事故降下来,自1982年以来,厂里狠抓了这个薄弱环节。结果,连续五年杜绝了死亡和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率下降52%,这个厂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对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把住“三关”。 第一是入厂教育关。在季节性大生产前,提前一天招收临时工进厂,专门召开大会,进行安全和法纪教育,指出全厂易发生事故的工序、设备,介…  相似文献   

13.
2000年7月28日 ,租赁宁波市塘溪镇厂房设备的上海珠尔佳现代织造公司发生一起二甲基甲酰胺4人中毒的事故。该公司为无照经营的小企业 ,主要生产维尼龙带 ,在染浆配料中含有二甲基甲酰胺。车间内无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不良。该企业以销定产 ,通常只有4名职工。此次生产任务计划4天完成 ,临时招用了4名湖南籍民工顶染色工种 ,民工上岗前厂方只是简单介绍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毒 ,应戴防毒口罩和橡胶手套操作。7月23日开始生产 ,正值高温季节。该4名民工在操作过程中摘下口罩抽烟、喝水 ,厂方未加劝阻。生产的第4天 ,4名民工全部不…  相似文献   

14.
段克仁 《安全》1996,17(2):43-44
对临时工安全问题的探讨和思考段克仁(山西省运城地区新绛纺织厂)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企业内的临时工越来越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故都发生在临时工身上,给他们本人、家庭以及社会财富带来灾难和损失。据某市统计,1994年占全市职工总数5%...  相似文献   

15.
李某是1994年被某厂招用的女职工,并与该厂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1998年7月31日。1997年7月份李某怀孕,身体反应强烈,请假在家保胎,后流产,又于1998年7月再次怀孕,继续请假保胎。1998年7月厂方通知李某下岗,并于8月1日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关系。据此,李某认为厂方在其怀孕期间终止劳动合同,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多次找厂方,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厂方没有同意,李某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仲裁委受理后,依法进行了调解,调解后厂方同意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延续到1999年12月…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11,(5):58-59
张某2009年以来一直在某机械加工厂工作,2010年12月提出辞职,与厂方结算工资。张某提出企业欠其2010年4、5、6、7、12月其五个月的工资11000元,要求企业补发;企业则提出只欠其12月份工资2200元,另几个月的工资在8月份发放工资时已经一井补发,但无法提供工资发放表等证据。企业称只保留了拖欠工资的工资表,工资支付后,工资表随即销毁,所以无法提供。请问,张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某于1995年7月20日到石家庄某有限公司工作。工作期间,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2009年5月1日,因该公司经常无故拖欠、克扣工资,刘某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于当日离开了公司。此前12个月,刘某的月平均工资为1120元。刘某要求公司给付其拖欠、克扣的工资16500元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6240元。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某化工公司职工陈某一直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参加工伤保险。2011年6月,陈某上夜班时不慎掉入槽钢罐中吸入大量氮气后昏迷不醒。公司将其送医院抢救,用去医药费4万多元,但陈某未能苏醒,公司并不再为其支付抢救费用。陈某家人要求公司继续抢救,但公司称陈某是该公司临时工,除非陈某家属与公司签下"化工公司一次性付陈某家属25000元,无论陈某能否苏醒,均不再与公司有任何关系"的书面协议。因救人要紧,急需巨额医药费,  相似文献   

19.
国民急救知识匮乏 女主人被漏电的水壶击倒,呼吸全无;男主人情急之 下从梯子上摔下,右骨盆骨折;儿子为救父亲,左手被割 破;正在扫地的女儿吓得昏倒在地。几位队员进行现场 迅速分配任务;3位队员分别对地上伤者进行验伤,一位 队员为手部伤者包扎。这是近日"北京市意外灾害事故 多发系统高危岗位急救知识技能师资培训班"的最后一 次模拟现场考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科学》2009,(7):50-53
案情介绍 案例一:陈某系某科技公司员工,2007年5月到该公司工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社会保险,于2008年6月因病死亡。其妻子于7月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科技公司:支付因未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补偿未办理社会保险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