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旨在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平原地区和林区的低、 中、 高海拔地区生长季水热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各地区作物种植调整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地区生长季积温增加和生长季长度延长及初日提前、 终日延后的变化最大,种植策略的调整空间最大;林区中、 高海拔地区的生长季长度和积温变化大于低海拔地区,三个海拔地区生长季长度的变化主要是生长季终日延后贡献的。以玉米种植为例,平原地区可提前播种时间,延后收获时间,改种晚熟品种代替中晚熟品种;为躲避严重的春旱,其西部地区可延后播种时间,仍然种植中晚熟品种。林区低海拔地区玉米种植以中晚熟品种代替中熟品种,林区中海拔地区用中早熟、 中熟品种代替早熟、 中早熟品种,林区高海拔地区可用中早熟品种代替极早、 早熟品种,三个地区主要通过延后收获时间,达到作物成熟所需热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挑选出与大别山地区地震活动关系密切的影响因子。选取前一年11月太阳黑子数、当年12月地球自转相对变化平均值、当年西太平洋季风活动性数值、当年太阳10.7cm射电流量数值、大别山地区年降雨量平均值、大别山地区年气温平均值、大别山地区采掘业电力消耗值7个因子与大别山地区地震活动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大别山地区地震活动关联度最大的因子为地球自转相对变化值,与大别山地区的地震活动与该区域的采矿业关联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二次型DDF函数计算中国30省份的边际减排成本,并分析了东、中、西地区的时空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要素流动角度研究边际减排成本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建筑业边际减排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东、中部地区边际减排成本与碳强度呈U型关系,西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空间效应较弱,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其中,人口、经济与能源要素在中部地区的空间效应均表现为正,技术要素表现为负。但在西部地区,除能源要素外,其他各要素均表现出相反的空间驱动效应。因此,各地区应突破区域界限,打破流动壁垒,促使要素自由流动,以低减排成本助力建筑业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4.
1 引言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约60%,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该地区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人们估计,这个地区是世界上对地球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这个地区也是人们对资料掌握情况最不完备的地区之一。本文总结了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以东的25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耗结构与SO_x、NO_x、CO_2排放量的调查,对排  相似文献   

5.
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核算的中国真实国民储蓄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真实国民储蓄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修正,货币化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变化,从经济学意义上阐明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论文利用边际机会成本法,在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16种主要矿产资源价格的基础上,分析各省真实国民储蓄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山西、贵州、青海3省真实国民储蓄为负值,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可持续性;②西部地区的真实国民储蓄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于东部地区,真实国民储蓄存在着东西差距;③矿产资源消耗对净储蓄的贡献度呈从西部向东部沿海递减的梯度推移,矿产资源价值消耗量大的地区净储蓄较小,而资源稀缺的地区净储蓄较高,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④矿产资源的区际流动导致矿产资源开采在西部地区、附加价值增值在东部地区的局面,削弱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应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向西部地区提供利益补偿,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军用车辆自然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对军用车辆影响和我国自然环境特点,探讨了我国军用车辆自然环境区域的划分方法。通过对各典型严酷自然环境地区的特点、现象及对车辆性能影响研究,分析并确定了各典型严酷自然环境地区的原则和划分标准;利用“主导环境因素”、“地区特征值”和“区划指标”等新概念,将我国军用车辆使用地区划分成严寒、湿热、高原、沙漠、近海5类地区的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后果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掌握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基本数据库,从2000年4月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以及西部地区12省(市、区)和其他有关单位,利用遥感解译和现有数据收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调查,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因篇幅所限,本文仅选编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的第三、四、五节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地处长江下游,横跨南北两岸,地形以丘陵为主,间以长江冲积平原、秦淮河、滁河河谷平原及石臼湖滩涂圩地。沿江平原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及经济诸因素,导致了这一地区农村改水工作有别于其它地区。沿江平原地区地表水充沛,却遭受程度不同的污染;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水中铁、砷含量较高,饮用水不卫生的状况威胁着农民健康。为推动这一地区的改水工作,现就沿江平原地区农村饮水现状及改水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就是用立法、计划、市场等手段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实践。而在中国,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分析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吸取国内外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明确生态补偿的权利义务主体、补偿方式和制度实施等内容,探讨水源地生态补偿制度在中国的构建,为解决水源地生态污染问题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南岭东段钨多金属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南岭东段是世界著名的钨多金属矿集中区,是由独特的地质环境构成多种类型的钨矿集中分布区。本文在探讨南岭东段地区钨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矿床类型、成矿系列及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该区钨矿主攻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石英脉—岩体(蚀变花岗岩型和斑岩型)复合型。主攻找矿靶区为:湘赣相邻的桂东—汝城—遂川—崇义交界地区、湘粤相邻的九峰—西坑地区、赣南崇犹余地区、粤北瑶梅师地区、赣南青塘—银坑地区、赣南崎山地区、赣南三南地区、粤北九连山地区。以期为该区新一轮钨锡多金属矿资源调查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系数法对改建铁路宣杭线增建第二线工程沿线的宣城地区、湖州地区和杭州地区3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受到该项目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评价结果表明修建该铁路建设项目将会对杭州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较大优势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许景权  沈迟 《环境保护》2016,(17):63-67
近年来,"多规合一"的自发实践探索主要出现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体制转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如何认识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多规合一"工作中的差异,把握不同地区的实践工作要求,对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贺州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为例,对比沿海发达地区"多规合一"的特点与做法,从工作组织、规划编制、规划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入手,结合贺州的"七个一"试点经验,探索欠发达地区开展"多规合一"工作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调查研究,本文从生源、师资、社会和经济四个角度概括了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保障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1.生源条件较差。由于历史和经济等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受教育水平相对较  相似文献   

14.
据上海市环境卫生监测站,黄浦·南市区卫生防疫站最近提供的一份联合调查报告表明: 上海市区使用不同燃料结构的居住区大气污染状况有明显差别:燃煤地区(以烧煤球炉为主)大气污染各项监测指标显著高于以使用燃料气(煤气)为主的地区。其中: 一、二氧化硫: 冬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48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浓度为0.13毫克/立方米。夏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33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浓度为0.03毫克/立方米。燃煤地区平均浓度是同期全市大气污染浓度五点六倍,且浓度变化时间分别在上午十时和下午四时出现两个高峰,这与居民烧午、晚饭时间有关,而使用燃料气地区则无此变化,比较平稳。二、飘尘: 冬季:燃煤地区浓度为0.42毫克/立方米,使用燃料气地区为0.29毫克/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异常水汽输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渝地区1960—2006年34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和美国NCEP/NCAR同期逐月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资料,网格距2.5°×2.5°,采用EOF分解、区域降水指数、合成分析等方法,详细讨论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多、少雨年水汽通量的纬向、经向、整层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的差异。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标准化距平EOF分解结果表明把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是合理的。区域降水量指数能很好地揭示出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多寡。合成分析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多、少雨年水汽输送通量的纬向、经向、整层输送及水汽通量散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多雨年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通量显著增强,水汽输送通量辐合比少雨年显著增强,为川渝地区夏季降水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异常偏多;少雨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在世界喀斯特地区中极具代表性。文章依据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功能,借助申报自然遗产机遇,为实现该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保护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环境治理主体的缺失、政府职能的缺陷、资金投入低和环境治理成本高,共同约束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进展。针对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中的财务难题制定适宜的应对策略,通过平衡和优化政府的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污染税费制度、抑制污染转移和促进房产市场开发等策略,诸多因素共同应对财政缺陷导致的欠发达地区环境治理效果差问题,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是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沙尘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沙尘暴发生情况及对北京等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如何改善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青 《环境保护》2016,(16):43-45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京津冀也是全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水量不足导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环境管理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京津冀地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状况、水质、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策略,如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提高水源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建立并完善京津冀地区水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等,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6—2012年广东省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广东省年鉴及实地调查资料,基于COPERT 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2年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 结果表明:研究地区2006─2012年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国Ⅲ、国Ⅳ车辆所占比例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化程度大于非珠三角地区;2006─2012年2个地区污染物(CO、VOC、NOx、PM2.5)排放因子均有降低,降幅在24.54%~57.89%之间.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上升趋势及贡献特征地区性差异明显,2006─2012年非珠三角地区CO、VOC排放量分别上升了37.20%、26.93%,增幅高于珠三角地区,而珠三角地区2012年的NOx、PM2.5排放量增幅(分别为21.65%、14.60%)高于非珠三角地区. 轻型客车是2个地区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均达46.96%以上,并且处于上升状态,但珠三角地区增幅小于非珠三角地区;重型客车和重型货车是2个地区NOx、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均在40.7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