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改革的费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费用效果角度对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进行探讨,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城镇污水治理投资和运行函数的构建,计算不同处理规模和排放标准下的污水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在全国层面上计算提高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所需费用和污染物的减排效果.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增加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增加而递减.以污...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买亚宗  肖婉婷  石磊  马中 《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1):1789-1796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的定量评价是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效率研究将有助于政府制订合理政策以促进污水处理厂的发展. 基于全要素生产框架,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评价模型,以固定资产总额、年运行费用、污水处理人员数和年耗电量为投入变量,以污水年处理量、BOD5和氨氮削减量为产出变量,对2013年我国74座排放标准为一级A且处理工艺相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样本进行效率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运行效率和污水厂处理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对样本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有20个样本的运行效率达到相对最优,可以成为其余效率不足样本今后改进的标杆;有10个样本纯技术效率有效但规模效率无效,需要改进其规模;85.2%的DEA无效样本规模报酬为递增状态,表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整体上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发展阶段;通过KW(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样本污水处理厂具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的运行效率越高;54个DEA无效样本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冗余率或不足率较高的样本是今后进行效率改进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总体规模不足、空间布局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基于效率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原则,从微观效率和宏观布局两个维度进行空间优化配置,为解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空间均衡问题提供思路.以淮安市盱眙县盱城镇为例,利用ArcGIS网络分析工具,构建"目标市场份额"和"最小阻抗"模型,进行镇区污水处理设施的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由于管网配套不足,富春运行负荷低,未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运行效率是重点;在合理运行条件下,已有的污水厂的设计能力仍不满足治理需求,根据排污治污缺口,需新建一座2万t/d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污水厂的最佳位置位于缺口地区的最小费用点.微观效率与宏观布局的协同优化方案可为盱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全国同类地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空间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污水处理效率提升方法,选取覆盖山东省所有地级市的105座污水处理厂2018年污水处理数据为样本,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基础上,通过SBM-Undesirable模型将部分产出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山东省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山东省2018年污水处理效率平均值为0.64,其中技术效率值为0.67,规模效率值为0.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62、0.62、0.96),技术效率是影响山东省污水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②设置非期望产出后的效率值低于传统DEA效率值,说明COD、氨氮与总磷的排放对污水处理产生负面效应.③技术分类中,A2/O处理工艺在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效率最高,达0.8;其他活性污泥技术在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效率为0.7,且在COD及总磷的处理上具有优势;氧化沟处理工艺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5,其对总磷的处理效果差,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企业.研究显示,技术类型、规模大小及主要污染物对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山东省应根据各污水处理厂具体情况,通过规模与技术的协同改进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污水处理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治污减排,确保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总结和评价黑龙江省已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与工艺,有助于科学选择污水处理技术,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畜禽废弃物处理对规模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宁  秦富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6):1901-1910
以蛋鸡为例,利用我国5个鸡蛋主产省份蛋鸡规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蛋鸡粪便处理的角度采用Super-SB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低于技术效率,且环境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非期望产出过剩的现象;机械化、高频率清粪有利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粪便利用方式对蛋鸡养殖环境效率并没有持续的显著影响;我国所推行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利于提升蛋鸡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蛋鸡为例,利用我国5个鸡蛋主产省份蛋鸡规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蛋鸡粪便处理的角度采用Super-SB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低于技术效率,且环境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非期望产出过剩的现象;机械化、高频率清粪有利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粪便利用方式对蛋鸡养殖环境效率并没有持续的显著影响;我国所推行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利于提升蛋鸡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8.
青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多条大江大河发源地,该地区污水处理对下游江河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南地区(玉树、果洛和黄南)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率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并指出制约其效率提升的因素,对推动该地区污水处理产业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青南地区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分析法构建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从技术性能、经济性能、运行管理三个层面选取指标对模型进行量化,评估青南地区各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率.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的只有1座,50—80分的有4座,50分以下的有6座,平均得分只有50.88分,表明该区域污水处理厂综合运行效率并不理想.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分析各污水处理厂表现较差的指标,发现该地区雨水收集率较低、低温冻裂管网等问题是导致污水处理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同时,未进行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未完成提标改造是导致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效果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各污水处理厂应进一步加强设施建设,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防止管网等设备破裂导致污水污染环境,节约药费、电耗、人工费等运行费用,进一步提高青南地区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性能、运行管理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郑琰  蒋雪梅  肖玉杰 《环境科学》2024,45(4):1879-1887
为探索周围邻域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演变的影响,分析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长期演变趋势进行预测.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30个省份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其随时间演变的特征;其次,构建传统与空间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进一步分析了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省份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的平均水平低于0.6,但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区域差异逐渐缩小.(2)各省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至少有71%的概率维持原有状态,且短期内难以实现跨阶段转移.(3)地理空间格局影响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的演变过程,当某省份与碳排放效率高的省份相邻时,转移到高效率的概率增加,而与碳排放效率低的省份相邻时则相反.此外,在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下,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的演变逐渐呈现“俱乐部收敛”的趋势.(4)从长期演变趋势来看,各省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向高水平转移的可能性增大,呈现出由低到高递增的态势,同时“俱乐部收敛”现象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生活的居民越来越多,城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全面提升城镇生活的污水处理水平是当前城镇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以某城镇为例,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入手,研究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技术要点,并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比较分析了中国城市与农村在环境保护上的主要差距,并探讨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对策。结果发现:自1998年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中近52%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与农村环境卫生投资差距平均为6~10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差距平均为35~59倍,生活垃圾处理差距为7~17倍,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差距基本符合东中西部逐渐扩大的趋势;此外,乡镇环境保护机构仅占环保机构总数的4%~15%,乡镇环境保护人员仅占1%~4%,其中东部、西部和中部乡镇环保机构与人员所占比例均依次减小。因此中国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巨大差距,亟需在城乡功能的合理定位、创新城乡环保政策、统筹城乡环境建设与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未来跨世纪的15年,中国乡镇企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它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将成为中国最为突出的问题。预测分析,今后乡镇企业环境污染趋势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污染范围、速度和程度将进一步增大。针对目前乡镇企业的技术、管理和政策弊端,从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加强政策宏观调控力度、加快技术进步进度、加大环境管理强度,促进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ESDA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宇  刘毅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1):1815-1825
提高能源效率是节约能源、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能源效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对能源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通过DEA-ESDA模型对1990、2000 和2010 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并探索其空间集聚状态以及冷热点区域格局的演化,得出结论如下:①我国各省市能源效率的地带性差异显著,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②科技投入低和基本要素配置的不合理是我国部分省市能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能源投入松弛、人力资源投入松弛、资本投入松弛和多种要素投入松弛四类;③能源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空间集聚状态基本一致,而规模效率受制于资源禀赋等原因,集聚状态相对较弱,纯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④能源效率的冷热点格局亦呈现地带性分布,能源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演化过程高度一致,而规模效率呈现出相异的特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配置应重视纯技术效率及其在空间上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使用2004~2015年的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非线性关系、内部影响机理和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两个拐点的位置分别为7.722(2257.47万元)和9.610(14913.17万元);在外部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规模效应3种影响路径中,科技创新投入影响下的外部资本进入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负向效应,科技创新投入与外部资本间效应为0.1363,外部资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效应为-0.0065;科技创新投入能够增强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并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分别为-0.0277和-0.0311;科技创新的投入与高效益增强了市场规模效应,有效促进生产结构的转型进而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为0.0186和0.4346.空间异质性中,外部资本进入与溢出效应带来的污染避难所负效应在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而污染天堂正效应在东部地区存在但不显著;污染创新治理投入的技术正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效应显著,在中部和东北部不显著;科技创新投入与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在空间区域无差异且显著为正.建议依据科技创新投入的不同影响路径来实施空间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大陆31 个省级区域2000—2009 年的面板数据(因资料有限,未计算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为例,运用熵值法对各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构建错位指数,对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错位(诅咒) ”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旅游资源相对效率,对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总体上大陆旅游资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向错位现象,正向错位的地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且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发生负向错位现象的地区主要位于广大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效率的驱动模式各不相同,东部地区旅游资源总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驱动,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总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驱动。效率排名与错位指数排名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结合两者的关系为未来省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使其发挥更大的环境经济效益,本文将生命周期的思想融入到污水厂的综合评价中。采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包含环境释放、资源消耗、经济效益、人体健康和技术性能5个子系统,22个指标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哈尔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生命周期思想的融入使得评价体系不仅强调了污水处理厂的治理效能。还充分体现了其环境影响负荷。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制定污水处理厂的总体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质增效是目前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选用Python爬取技术,对陕西省107个县域的旅游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县域旅游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陕西省旅游效率达到有效的县域数量整体偏低,高旅游效率县域多集中于市辖郊县。(2)县域旅游效率分布不均衡。陕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关中地区呈现“西高东低”的现象,陕南地区高旅游效率县域则集中在地市交界处。(3)影响县域旅游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不同。旅游收入占GDP比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及汽车站数量(反映交通服务水平)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总效率及技术效率的主导因素,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旅游业水平)、人口密度(反映县域发展水平)则是影响陕西省县域旅游规模效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关中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科学模式,对当地自然环境、污水特点进行了调查,结合关中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3种农村污水处理模式:镇带村集中处理、农村集中连片处理和农村分散处理。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污水特点、污水排放回用要求、经济发展水平、运行管理水平、居民的风俗习惯等6个方面相适应,部分村庄应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概念、类型、分布、功能和构建,分析了我国城市污水回用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在污水回用中具有的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说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城市污水回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