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溢油事故等级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合分析影响溢油事故威胁程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使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评定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及等级,为进一步的溢油事故应急决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日本石油协会的重大溢油反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butaka  乐炜 《交通环保》1996,17(4):41-44
为了确保日本安全稳定的石油供给,日本石油协会与日本通商与产业省的支持资助下,于1991年开始实施重大溢油反应计划,日本石油协会的重大溢油反应计划由溢油反应设备的储备,出借和有关溢油及其反应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构成。在每次重大溢油事故中,日本石油协会将根据请求向有关政府机构和有关当事方免费出借储存在油污防治器材基础上的设备,以求使溢油事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1,前 言 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运输的增加,较大的溢油事故不断发生,许多国家对油污染极为关注,它们面对大量随时发生的油污染事故,纷纷采取措施,与油污染作斗争。处理大量的溢油事故必须在确定溢油事故的潜在可能性的同时制订溢油的应急计划。  相似文献   

4.
溢油处理剂     
一、油轮事故溢油及处理技术海上石油运输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油轮事故溢油,如同油罐、输油管破裂以及海上油井事故一样,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石油倾泻在大海中,流出油量集中,危害最大。据估计,每年因航运作业及船舶失事而泻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00~150万吨,其中油轮事故溢油就有50多万吨。1978年3月,“阿莫戈、卡迪兹”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区触礁失  相似文献   

5.
用红外光谱法鉴别海面溢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油开发、船舶运输及石油工业的日益发展,海上排污和溢油事故不断出现。石油已成为当今污染海洋的重要污染物。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美国邻近海域的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可达一万到一万一千起之多,约有35万吨石油因事故溢入海中。美国海岸警备队曾做过估计,1975年由于油轮的正常作业—清舱,排放压舱水而排放的石油约为上述溢油数字的四倍。  相似文献   

6.
一、海洋溢油事故及其危害 在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中,油污染最引人注目,而溢油造成的污染尤其令人担忧。世界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组织起有效的清除体系,以减轻溢油事故造成的后果。 海洋溢油主要是船舶(特别是油船)、海上石油平台、沿海贮油设施、输油管道以及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筛选和分析了海上石油平台溢油风险源,初步建立海上石油平台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集和隶属度,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类设施溢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合SINTEF井喷/井涌数据库和DNV海上平台溢油概率模型,建立了渤海海上石油平台溢油风险概率模型。通过对渤西某一生产平台溢油风险等级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平台评分为41.6,溢油风险等级中等偏低,溢油风险概率模型按平台数量和油处理量分别为F=5.7×10-5Q-0.3和F=4.0×10-4Q-0.988。该评价方法可判断海上石油平台溢油风险等级和溢油风险概率,可为海上石油平台溢油事故应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1971年发生的重大溢油事故,促使日本于1973年和1976年对防止海上污染灾害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要求船主和石油行业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围油栏,吸油材料,消油剂和其它设施,以减小溢油选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埕岛油田事故性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上石油生产过程中,事故性溢油属一种潜在的偶然事件。海上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必然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埕岛油田而言,致海上事故性溢油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因素、未知地层情况突变及人员的误操作。1海上油田事故性溢油的风险分析海上油田溢油事故主要为井喷、输油管线破裂、油轮破裂及碰撞搁浅或沉没、海上流程失控、爆炸等。一旦发生溢油,大量的原油会漂浮在海面上,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1.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埕岛海区属风暴潮的多发区,造成风暴潮灾害主要原因是风暴潮增水。海冰也严重地影响该区。渤海每年…  相似文献   

10.
在石油海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船舶、油罐和装卸作业所造成的事故溢油往往会引起海上大面积油污染,危害极大。近二十年来,国外不断研制各种防治器材,提高溢油事故处理技术。围油栏是一种铺设在海面,形如围堰,可以防止溢油扩散,并配合油回收船、吸油材料、溢油处理剂等处理海面溢油的重要器材。它可以预先铺设在油码头周围,防止油轮装卸作业时发生溢油扩散,也可以铺设在溢油区的周围,以作进一步处理。一般称前者为固定式围油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庞大的能源需求促使了我国海上石油运输业和开采业的井喷式发展,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一次严重的溢油事故往往会给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给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开展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溢油物理扩展模型、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溢油预测模型系统,为未来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83年9月20日清晨,天津石油公司西青油库地下过子牙河输油管纵裂溢油,我们应邀赶赴现场参加了溢油处理工作。在天津市一商局和天津石油公司领导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与天津石油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及时迅速地处理了这次溢油事故。我们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首先用围油栏和稻草龙等将溢油控制起来,用围油栏和绳拖把将河中浮油转移到河边,然后用截集油沟,油拖把和吸油材料等手段回收溢油。现将溢抽处理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我国水域连续发生了几起较大的油轮溢油事故。例如:在1984年9月28日,载运十二万三千一百四十四吨原油的巴西油轮“加翠”号,在青岛附近触礁搁浅,造成溢油事故。严重污染了一千五百亩水产养殖场,五千亩对虾养殖池和十五亩海上养殖架。还污染了几个海水浴场和海滨公园。受污染的海岸线长达四十九公里。随着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活动的发展以及石油海上运输的扩大,在我国水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潜在危险也更大了。因此,我国很有必要制订海上溢油应急计划,以便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迅速地组织人力和物力清理油污染,把油污染危害减到最小的程度。现在,世界上已有近70个国家制订了溢油应急计划。北美洲国家,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一些波斯湾国家还制订了清理海上污染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英国虽尚未制订出完整的应急计划,但已作出许多具体的安排以应付突然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1984年8月,英国运输部的海上污染控制厅发出了十份简报,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英国控制海上油污染的安排。现把这十份简报翻译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优化配置及具体案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对海洋水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溢油成为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治理海洋污染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当今处理溢油使用的物理法、化学法、自然降解法、生物处理法、燃烧法等进行了介绍,详细考察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对各种选择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文章同时对"11.14"重大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用优化组合后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年来渤海溢油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研究发现渤海岸线溢油"黑斑"和海面溢油"黑斑"现象,通过对溢油事故、溢油物理化学性质和渤海流场、风场、水温等特性的分析,阐述了"黑斑"现象的形成机理,主要原因是渤海凝聚态沉积溢油经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积聚与混合后,冬春季节容易受渤海双环流结构和风场影响在长岛和秦皇岛产生岸线溢油"黑斑",夏秋季受水温影响发生解析作用形成海面溢油"黑斑",溢油"黑斑"现象是渤海历年溢油事故二次污染效应的直接表观特征,这种现象在渤海石油烃环境容量超负荷输入的条件下将长期存在并产生严重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钱程 《世界环境》2011,(6):40-41
近来,大连化工事故、康菲漏油等污染事件层出不穷。而中国的海上石油开发与勘探活动主要在渤海和南海,其中渤海由于海上石油勘探活动频繁,海上采油平台和生产油井众多,受溢油污染较为严重。据海洋局统计,渤海现有输油管道溢油概率约为每年0.1次;渤海石油平台由于火灾  相似文献   

17.
每次海上溢油事故的生态影响不尽相同。其不同取决于如下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溢油方面的因素 1.油种。每次溢油事故都离不开某种原油或某种成品油。燃料油的毒性特别大,这是由于燃料油中具有高浓度的芳族化合物,而芳族化合物与许多其他种类的石油相比又更易溶解于水。一经入水,它们便立即扩散。  相似文献   

18.
一项能准确、快速鉴别海上溢油种类的新技术——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最近已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完成,并于1987年4月6日在大连通过鉴定。来自中科院、大专院校、交通部和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由于海上石油开采、运输的不断发展,各种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海洋环保工作的深入以及对海洋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溢油事故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溢油种类、产地、以便进一步确定肇事者,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已成为当务之急。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9.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溢油应急处理子系统。该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具有功能综合、结合GIS和RS、决策支持等特点,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面溢油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运营运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情况下的石油流失,因而使水域和沿岸地带受到污染。消除石油污染是一项艰巨的、代价昂贵的工作。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综合介绍了溢油的扩散、迁移、陈化、消除石汕污染的方法及经验 等。 一、海洋中的石油污染源 由于大型油轮遇难而造成的多次重大海洋石油污染事件,曾引起全世界广泛的注意。尽管这类海损事件在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中只占10-15%左右,但由此而产生的聚油会严重的污染海岸带,使动、植物界受到极大的危害,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由于各种海损事故而进入海洋的石油总量,估计为世界石油年开采量的0.01-0.1%,约为5×109吨,其中有40%是由于油轮排放压舱水造成的。采用“装于上部”法后,可使油轮溢油造成的海洋石油污染有所减少。而采取罚款赔偿损失、对各种海损溢油事故在报纸上进行广泛的报导,以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等,无疑会导致人们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止海损溢油措施及同溢油作斗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