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衡水市环境监测站2005—2007年度大气例行检测的数据,对衡水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体积质量值的逐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衡水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和时间变化规律:(1)污染物体积质量值的月变化曲线呈槽型分布,非取暖期的空气状况明显好于取暖期,取暖期SO^2平均体积质量是非取暖期的2.45倍;(2)污染物体积质量值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为两高两低型,其中取暖期污染指数早晨出现极高值的时间比非取暖期明显偏晚;(3)污染物体积质量值的年变化表明了SO^2的体积质量在降低,而NO^2的体积质量却有了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2.
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参照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指标,选取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透明度(D)等5项指标,对升钟水库2006--2010年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指数,埘排序为3.231_2010〈3.741_2009〈4.042_2007〈4.35_2006〈4.652_2008(指数越大,水质越差);升钟水库近5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2008年的指数最大,富营养化最严重,2006-2008年水质指数呈波动变化,2009年、2010年水质有所改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k随时间t变化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为:I_wq=-0.1372t2+550.8t-552742;升钟水库水体氮、磷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3.
对嘉兴市蔬菜土壤中Cu、Zn、Ph、Cd、Cr、As、Ni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2种不同评价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发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含量;Cu、Zn、Cd、Ni和As的浓度均有个别地方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土壤质量受到各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而Pb、Zn、Cu、Cd的污染是引起嘉兴地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嘉兴地区城镇化空间扩展的推进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新污染区的出现与土壤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山东聊城市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麦收期间以网格布点法采集了聊城市137个土壤表层样品,利用ASE萃取技术,采用GC-ECD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六氯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的检出率和残留量,并对土壤质量状况做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DDTs的检出率高达94.1%,其他6种有机氯农药(OCP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OCPs总残留量平均值为145.35μg/kg,其中DDTs占88.58%,是残留OCPs的主要成分。全部样点中BHC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Pi最大值为0.1,土壤未受BHCs污染;95%的样点中DDTs的Pi值小于1,土壤中DDTs含量未超标,而3%的样点Pi值小于2,土壤属轻度污染,2%的样点Pi值大于2,土壤属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了化州市丽岗镇、林尘镇、新安镇各5个拆旧复垦地块进行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垦地块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农用地污染风险管制值;丽岗镇和林尘镇同一乡镇的不同复垦地块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一致,新安镇差异较大;土壤砷分布具有区域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冶炼厂周边的土壤及稻谷进行重金属(Zn、D、Cu、Pb、Cd和As)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除重金属铅、铬和砷外,其他重金属都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六种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达到2.89;对于稻谷样本中重金属含量,锌和铬含量满足评价标准要求,铜、铅、镉和砷含量超标,其超标倍数范围分别为4.68~6.35、5.45~36.75、0.05~1.5和1.59—5.67。说明冶炼厂周边土壤及稻谷已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上的污染。而重金属污染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冶炼厂周边的土壤中存在多种重金属不同程度、不同组合的复合污染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存在复合污染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原油在土壤中迁移及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原油在土壤中淋滤及降解的规律,剖析了大庆老油田开发区贮油池土壤含油状况,进行了自然植被不同类型土壤的浇油、室内原油淋滤模拟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贮油池土壤原油淋滤深度绝大部分集中在0~30cm,以下原油明显减少(除沙化土壤外);盐碱土集中在0~10cm;草甸黑钙土集中在0~50cm;柱内油水混合渗透试验,80%集中在0~20cm;原油覆盖土壤表面时清水淋渗较弱,在0~20cm内残留94%;加原油的土壤降解试验,平均降解59.92%,范围为53.94%~62.25%,盆栽试验平均降解61.99%,范围为55.12%~70.68%。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6个典型区域和农村主要地区进行调查,共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330个。采用王水体系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砷的含量,结果表明:砷标准样品在10.0-60.0μg·L-1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取0.5g样品消解,方法检出限为0.007mg·kg-1;以20.0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2%;调查的6个典型区域的180个点位和农村主要土壤耕层的150个土样中,砷含量在1.02-32.87mg·kg-1之间,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评价,土壤中砷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2,(6):71-71
开展国家环保标准专题培训 2012年第一期国家环保标准专题培训班近日举办。主要内容是今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环保部科技标准司针对新发布的重大环保标准及时开展专题培训,并要求各地开展专题培训l,形成从国家到地方、从管理到科研、从政府到社会的环保标准宣传培训网络和工作带ll度。  相似文献   

10.
以黄河流域9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差、基尼系数、碎化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2006—2021年黄河流域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并用R/S法探索其时空异质性演进趋势。结果显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前期逐年拉大,后期波动明显,而相对差异前期则逐年缩小,后期有扩大趋势;空间分布前期由集中趋向分散,后期受疫情影响有集中趋势,集聚程度一直很高;上中下游间(区间)差异明显大于上中下游内(区内)差异,两者变化趋势一致;上中下游间(区间)差异对总差异贡献较大且呈下降趋势,上中下游内(区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相对较小且呈上升趋势。在现有条件下流域内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呈逐年缩小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2027年流域内旅游经济差距将会拉大,且复杂多变,极不规则,具有较强的反持久性;2028—2037年流域内旅游经济差距将会逐年缩小,演变趋势比较规则,且具有较强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1.
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4项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干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升钟水库2004~2010年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合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总磷(TP),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2008年水质最差,2010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7年Iwq的平均值Ave(Iwq)=3.393,Ave(Iwq)未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近7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在不同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通过计算2006年N、P污染负荷,TN、TP入库主要源于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升钟水库TN、TP是合理容量的1.97~2.32倍。应严格控制水库网箱肥水养殖。研究结果对指导升钟水库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对湖州地区表层土壤样品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了联合测定。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湖州地区土壤中主要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6种PAEs的总含量在nd(未检出)~1.1009mg·kg^-1之间;与美国土壤中PAEs标准限值相比,有个别区域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超标;湖州地区土壤中PAEs整体污染状况较轻。  相似文献   

13.
选择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农场3种类型农田进行20 cm表层土壤砷(As)含量检测。第1种为新开垦原生地,第2种为20年耕种地,第3种为50年耕种地,检测As含量分别为16.29、14.90、14.04 mg·kg^-1。3种土壤As含量均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25 mg· kg^-1)和绿色食品标准(20 mg·kg^-1)。多年耕种并没有造成农田表层土壤As积累。农田灌溉用河水中未检出As。生产中使用的22种农药、肥料均检测到As,其中15种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植物激素等,每年输入土壤As 4513.59 mg·hm^-2;7种肥料每年输入土壤As 258015.24 mg·hm^-2。施肥是土壤中As输入的重要来源,最主要的输入源是磷酸二铵,占到50%;其次为复合肥、鸡粪和有机肥。每年随作物输出As总量为4380 mg·hm^-2。模拟田间灌溉,进行土壤柱淋漓试验,农田20 cm表层土壤每年随灌溉淋漓输出As为245230.65 mg·hm^-2,这与随着肥料、农药输入量几乎相等。表层土壤As处在一个输入、输出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从土壤中输出的As,随灌溉水输入到水系统中,继而造成水系统As的积累,最终将影响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1989、1994、2000和2005年的4期Landsat/TM,ETM+遥感影像,在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的基础上计算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方程对多时相NDVI进行同化处理,基于二分模型提取植被覆盖度并转换成荒漠化指数(DI),对理塘县城附近约103.1km2范围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分为无沙化、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沙化5级,其中2005年中度、重度和严重沙化面积分别为2.562km2、2.925km2和1.576km2;中度沙化比1989年减少9.69%,重度和严重沙化分别增多35.79%和161.8%;(2)2005年中度以上沙化面积比1989年增加1.470km2,增加了26.3%,年增加率为1.47%;(3)沙化面积呈前期小、中期大幅增加、后期增加减缓的总体趋势;(4)降水量和风速因子的变化趋势有利于缓解沙化,气温变化趋势没有反映出对沙化的促进作用。人类活动是造成沙化趋于恶化的主要因素;(5)沙化增加趋势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徐闻县5个乡镇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镉、汞、砷、铅、铬和铜)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闻县绿色食品原料(菠萝)基地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5个乡镇的土壤环境质量均为一级,达到安全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g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又着手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起草,用以规范和约束世界各国的环境管理,提高各国的环境管理水平。该标准适用于各国的各行各业,其目的是用于各国商业运作的环境管理和评估对环境的影响。ISO14000标准的主要目的和作用为:(1)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畅谈环境保护的讲台;(2)为改善环境管理提供方法;(3)敦促世界各国重视环境管理;(4)宣传环保方面自发性的舆论标准;(5)协调各国环保法规、标志和方法;(6)增进环境的可预测性和连续…  相似文献   

17.
抽取浙西南地区28个茶叶样品及相应茶园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了茶园土壤Pb、Cd、Cu及春茶、秋茶Pb、cd、cu、稀土含量,并结合茶园土壤和茶叶的卫生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茶园土壤和茶叶总体未受到Pb、cd、cu污染,个别茶叶样品受到Pb和稀土的轻度污染;土壤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P均小于0.6,综合污染指数P镕小于0.7,基本符合土壤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天然草地进行围栏(2a、4a、25a)和自由放牧处理,探讨不同干扰类型对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由放牧制度下,由于干扰过于剧烈,草地已呈退化趋势,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均较低;在围栏草地中,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放牧草地<围栏2a草地<围栏4a草地<围栏25a草地.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双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本研究使用生态质量、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发展指标构建协同发展指数,评估我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7年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度,按照评估结果将337个城市分为协同增长、金色污染、绿色贫困和拮抗发展4种类型。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数优于生态环境质量。其中,金色污染类型城市数量最多(122个,占总面积的21.89%);绿色贫困类型城市面积占比最大(76个,占总面积的32.86%);拮抗发展类型城市65个,占总面积的30.26%;协同增长类型城市74个,占总面积的14.99%。通过量化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协同程度,以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苯并(a)芘的方法。样品经加速溶剂提取,逐级减压浓缩,0.25um滤膜过滤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结果表明,标准溶液苯并(a)芘含量在3.125~lOOug/L范围内,苯并(a)芘的线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该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015μg/kg和0.060μg/kg。将该方法用于4个地区土壤样品的测定,苯并(a)芘含量在0.04~6.26ug/kg之间,空白加标回收率为75.2%~96.4%之间,各项指控指标符合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