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清华 《环境》2020,(5):22-23
正广东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现有红树林面积12039.8公顷,分布在沿海12个地市,其中湛江、江门、阳江、珠海等市面积较大,占比分别达到65.66%、8.49%、7.45%和5.31%。近年来广东红树林面积逐年上升,除惠州外其他各市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全省共建立了12个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保护  相似文献   

2.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通过对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01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得到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主要由红树林、基围塘、陆域林地和海域等部分组成,其中红树林面积为82.4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38%,并总结了福田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现状,最后对红树林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雷州市海岸主线有二百四十三公里,其中适宜种植红树林的滩涂有三千九百二十五公项,现有红树林面积二千五百九十一公顷,解放以来,该市十分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自治区北部湾沿岸海域现有连片分布、面积大于0.1公顷的红树林斑块863个,总面积8374.9公顷。在沿海14个海湾中,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茅尾海、铁山港、大风江、珍珠港、廉州湾、防城港东湾和丹兜海,其他港湾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蓝碳指储存在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的碳,约占所有生态系统碳储量的55%。本文基于1988-2018年广西北海的遥感图像,获取了时间间隔为五年的北海红树林面积变化数据,据此估算了蓝碳储量及碳库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变化量。1988-2018年,北海红树林面积由459 ha增长至3320 ha,年度增长率为6.8%。该区红树林总面积保持增加趋势,1998-2003年,毁林挖塘行为导致面积减少150 ha。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算了1988-2018年北海红树林总碳库量,红树林湿地无变化的区域碳储量稳定增加,由1988年的32064 t增长到2018年的214830 t,年度增长率为6.5%。采挖活动导致的土壤碳储量减少最多,其中,1998-2003年的损失量高达82392 t。本文首次计算了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红树林蓝碳损失,并尝试进行了IPCC参数的地方化研究。该研究可为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以及蓝碳捕捉、转移、固定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更好地服务于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何闪闪 《环境》2022,(2):55-56
<正>每年秋冬季节,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上演着候鸟迁徙的精彩大片。根据观测人员记录,近几年保护区连续记录到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遗鸥等多种珍稀鸟类的身影。其中,勺嘴鹬是世界上最为罕见的候鸟之一,全球仅剩300-400只。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湛江新增红树林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下实现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保护红树林     
赖金泉 《环境》1995,(7):13-14
保护森林,大家较为熟悉,保护森林中的红树林可说是鲜为人知了。红树林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分布并不广泛,它属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面积约四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十万分之一。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以及香港的沿海一带有不同大小的群落分布。其中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下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和香港新界《米埔红树林珍奇雀鸟自然保护区》(下称米博红树林保扩  相似文献   

8.
它素有"海岸卫士"之称;它,是众多生物繁衍后代的乐园;它,还是净化空气的有效固碳器.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道婀娜多姿的绿色长城正遭遇生存危机. 近日在北京通过验收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显示,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我国红树林面积丧失了73%,由55万公顷减至15万公顷.广东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将大部分红树林划入自然保护区,并从2000年开始红树林数量保持稳定增长,但与上世纪50年代的鼎盛期相比仍然减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9.
红树林面积的稳定性评估对于保护和利用广西茅尾海红树林的作用很大。本文分析了自2000年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地壳上升、潮滩沉积、潮滩坡度和海堤对茅尾海红树林面积的影响,建立了红树林边界位置的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估算2100年红树林边界的高程数据,确定红树林边界的空间位置。根据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低模式上升时,茅尾海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增加,西北、东南和西南区段红树林面积中量增加。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中模式上升时,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增加,东南区段和西南区段少量增加,西北区段稳定。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时,西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东北区段中量减少,东南区段和西南区段稳定。西北、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减少将降低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务必引起特别关注。(2)茅尾海西北、东北区段红树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引起的红树林向海边界、向陆地方向的移动。(3)当全球平均海平面以高模式上升时,茅尾海西北区段和东北区段应采取适量拆除海堤或后撤海堤的措施,增加向陆边界一侧红树林的面积,以抵消向海边界一侧红树林面积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首先利用Google Earth影像,目视解译出湛江市特呈岛近20年的红树林分布面积,再利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气温、降雨与海岸带社会经济活动对红树林分布面积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1月气温与红树林面积呈正相关,枯水期降雨量与红树林面积呈负相关。1月气温和枯水期降雨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滞后期分别为3年和2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变化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可持续数年。极端低温天气和枯水期降雨量的增加可能不利于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繁殖与迁移扩散,甚至加剧红树林的退化。另外,湛江市区的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农业总产值、水产品总产量、货物吞吐量、旅游人数等均与特呈岛红树林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海岸带社会经济活动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孟加拉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支点国家,海岸带广泛分布有红树林,其西南部的松达班地区尤其典型。本研究基于1990、1996、2000、2005、2010和2016年6个时期Landsat TM/OLI中等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开展了基于SVM方法的孟加拉国海岸带红树林遥感监测,并应用8 m空间分辨率的GF1-PMS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结果检验,给出了6个时期孟加拉国海岸带红树林空间分布状况,分析了红树林30 a间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近30 a孟加拉国海岸带红树林面积整体上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1990年面积为468218.932 hm2,至2016年红树林面积共减少17077.898 hm2;2)海岸带红树林空间上呈东部和西部减少,中部增加的态势,近30 a间东部吉大港专区红树林面积减少了45.7%,西部库尔纳专区红树林减少了2632.007 hm2,但仅占总面积的0.64%,中部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面积增加3108.604 hm2;3)东部吉大港专区红树林面积减少区域主要位于诺阿卡利附近沿岸和佐拉尔甘杰沿岸,主要减少的原因是虾养殖池的建立;西部库尔纳专区红树林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松达班地区河口、沿岸附近,主要减少的原因是虾养殖池的建立和人类活动将红树林转换为其他类用地;中部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面积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戈拉吉博群岛周边,主要增加的原因是人工种植红树林和红树林的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12.
钟德培 《环境》2004,(11):15
近年来,湛江市把建设生态公益林放在林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和管理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全市现有林业用地30多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6万多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近5万公顷。1991年实现绿化达标后,湛江市按照森林分类经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狠抓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以沿海沙岸防护林、泥岸滩涂红树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基地,以桉树为主的短轮伐期商品用材林基地,以龙眼、红橙、芒果等木本水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土地利用变化对红树林潜在生境分布的影响,融合MaxEnt模型和Dyna-CLUE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驱动下红树林生境变化的定量预测方法.以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利用MaxEnt模型模拟红树林在自然条件下的理论适生区,采用Dyna-CLUE模型预测2030年的三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最后将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作为限制条件估算未来可供红树林生境分布的空间.结果表明,2020年广东省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约34531hm2,2030年趋势情景下湿地将减少58.61%,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将退化至24375hm2;可持续发展情景下通过改进土地利用策略并开展一定规模的退塘还湿,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将增加至38125hm2;生态保护情景下,如能开展全面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潜在生境面积可达到47525hm2.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可有效预测不同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下红树林潜在生境的空间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红树林潜在生境分布造成明显影响;通过改进政策,可显著提升红树林潜在生境的面积和完整性.本结论可为区域红树林保护与生境修复的空间规划及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广西红树林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忠华  胡刚  梁士楚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3):275-279,282
广西的红树林现有面积为8374.9 hm2,分布于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红树植物有1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5种,无瓣海桑为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建群种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筋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红树林是广西的优势海洋资源之一,其动植物资源潜力大,生态景观旅游价值高,同时是良好的生态养殖场所.如何合理利用红树林资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红树林分布时空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福建省红树林分布时空变化,应用多种规则相结合的专家系统方法,对福建省沿海地区的3个时相(1989年、1993年和2001年)的TM/ETM+影像进行分类,提取3个时相TM/ETM+影像中的红树林信息,同时,借助2003年SPOT影像以及辅助资料通过分辨率粗化后对影像进行目视判读,提取红树林信息,将两种方法得到的红树林数据用于分析1989年~2003年福建省红树林分布变化。结果表明,从1989年~2003年福建省红树林的整体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长的趋势,从1989年的134.52hm2减少到1993年的128.14hm2,而到2001年增加到199.20hm2,到2003年面积达213.2hm2,但其中增加的面积是人工林,原生的红树林破坏严重,红树林资源质量呈现退化的趋势。通过收集历史资料与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影响福建省红树林分布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福建省红树林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Landsat5、Landsat7、Landsat8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使用支持向量机与专家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红树林信息,统计分析了2010-2020年红树林的面积和形态变化情况,并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对马登红树林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0-2020年,马登红树林的面积呈有增有减的曲折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克拉地峡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应用多时相的Landsat、HJ-1B数据和SRTM高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泰国克拉地峡东西海岸带的红树林变化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克拉地峡地区,西海岸带红树林分布比较广泛,面积较大,东海岸带分布较少并且分布较集中,面积较小;(2)近40a来红树林面积总体上在减少,东海岸总体减少比例较大,西海岸红树林减少比例较小。东西海岸带红树林的大量减少都集中在1989年到2001年间;(3)克拉地峡东西海岸带的红树林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在东海岸,对红树林破坏的最主要因素是养虾池的建立;在西海岸,城市化扩张、海岸带开发是造成红树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过火林面积达 114万公顷,其中直接受害面积就达87万公顷,受灾群众超过5万人。 1998年5月,我国内蒙古境内发生了森林火灾,火势时大时小,复燃率较高。数千名扑火勇士经过9个昼夜的奋力扑救,才将森林明火全部扑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现有面积约1.5万hm^2,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中国红树林湿地直接经济价值不高,而防浪护岩、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环境功能显,属于特别容易被价值低估的海岩生态关键区。1960年代以来的毁林转海造田或盐田,毁林围塘养殖,毁林围海搞城市建设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现已建成各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8个,还需要吸收科学家积极参与,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以尽快扭转退化趋势,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海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抓手。一、海洋自然保护区数量与类别目前我国海洋部门主管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共计80个,面积95.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4个,省、市、县等地方级66个。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这些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即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系统(河口、潮间带、红树林、珊瑚礁、岛屿等10个类型)、海洋生物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