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简单分析了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二次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该模型即能对某环境监测点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又能对所有环境监测点的某一环境污染物的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完善.同时,该模型也能避免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为确切真实地对浴场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有效解决在评价中相冲突项目无法判断的问题,本文采用密切值法,以求评价结果与实际环境质量相吻合.1 评价方法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监测点十个——中直4号浴场、中直5号浴场、中直6号浴场、国务院东浴场、国务院中浴场、北京军区浴场、专家浴场、老虎石浴场、体育基地浴场与东山浴场.监测因子四个——溶解氧、pH值、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与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3.
遗传神经网络在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太湖流域常州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输入变量,并应用MATLAB建立遗传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将遗传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BP算法局部搜索能力相结合,提高了收敛速度和精度。应用模型对2004—2009年常州市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9年风险综合指数总体上处在中级与高级之间,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较大;2008—2009年风险综合指数不断增大,趋于低级;农业和畜禽养殖业等面源风险源、污水处理和风险管理投资等控制机制以及人口和环境敏感目标等风险受体是造成太湖流域常州段累积性水环境风险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生物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甘肃段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在运用指示生物和Shannon等5种生物指数监测评价水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理论,找出Margalef,Simpson等生物指数与水化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使水质生物学评价分级中,生物指数分级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理化分级标准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8  
从太湖流域国控断面常规监测数据出发,利用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对各断面进行评价,系统分析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①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比较保守;②内梅罗指数法将"1"作为清洁与污染的分界点,指数偏小;③灰色关联分析法水质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较模糊综合评判法合理,结果也更接近于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④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其它评价方法结果重合度最高,且模糊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BP-ANN法的评价结果均向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逼近。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以单因子指数法为基础,对劣Ⅴ类水进行细化,将恶臭对水质的不利影响考虑其中,其指数组成合理,且易于操作施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准指数法、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藏地区4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填埋场各评价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各填埋场临近地表水环境综合水质均呈现上游监测点优于下游监测点;综合水质现状为尚清洁—清洁;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为工布江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下游监测点水质为Ⅱ类,其他填埋场各监测点水质均为Ⅰ类。各填埋场临近地表水水质现状满足其水域功能区要求,受填埋场污染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方法对山西省汾河太原段两个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这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灰色局势决策用于水环境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各污染因子对环境质量的不同影响,将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与水质距离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灰色局势决策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除沿用的综合指数法和目前较流行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外,最近又出现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法.灰色聚类基于环境质量系统的灰色性,考虑了多项因子对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因而信息损失少,评价精度较高.为更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使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更加丰富、科学,本文试从灰色系统理论的另一个基本方法——灰色关联分析入手来探讨灰色系统理论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太阳山湿地设置11个采样点,监测水质及生物等17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层次分析法赋权下,经灰色关联法评价得南湖为亚健康,其余湖为不健康;经模糊综合评价法得4个湖为病态。在熵值法赋权下,经灰色关联法评价得南湖为很健康,其余湖为不健康;经模糊综合评价得西湖为不健康,南湖为很健康,其余湖为病态。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的计算过程及研究区实际情况,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较灰色关联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结构和功能指标建立了由物理化学指标体系、生态指标体系2个二级指标体系组成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多级灰关联理论引入系统综合评价之中,采用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博斯腾湖自2001年以来水生态健康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博斯腾湖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总体情况为中等,自2007年以来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并找出了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对徐州市11个国控河流断面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断面处于轻度污染到优秀级别,徐州市河流水生态质量整体良好。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分指数中,水化学指标赋值与大型底栖动物赋值显著相关,着生藻类赋值与生境指标赋值负相关。指出,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弥补了单纯化学指标或单纯生物指标评价水质不够全面的问题,首次加入生境指标,体现了环境管理从指标控制到生态保护思路的转变。提出,对于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分指数化学因子、生物因子的评价指数如何选取,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zoning for coal mining industry which is served as a basis for mak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olicies. Based on the specific impacts of coal mining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the ecological impact, water resources impact, and arable land impact are chose as the zoning indexes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Th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s graded into three levels of low, medium, and high according to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es and gray fixed weight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sensitivity is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of lower, low, medium, high, and higher according to the weighted sum of sub-indexes, while only the arable land sensitive zone was extra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tio of arable land to the county or city. By combining th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zoning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sensitive zoning and then overlapping the arable-sensitive areas, the mainland China is classified into six type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zones for coal mining except to the forbidden exploitation areas.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在指标设置、考核标准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产生了影响。提出在"十二五"城考指标调整中应适当增加环境质量的比重,体现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城市采取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原则,并加强对环保工作的规范化和能力建设的考核,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一步揭示了2020年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并对主要超标因子进行了深度解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2015—2020年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了75.87%。在时间尺度上,各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93.81下降至2020年的22.64,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级由G4转为G2,对应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由中度污染转为较好;在空间尺度上,上游水环境质量优于下游,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较差。此外,评价结果显示,部分水体当前仍存在氨氮超标问题。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黄河呼和浩特段的水环境质量,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中国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实行的一种行政性管理制度。该项制度目前采用20项指标,综合衡量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等级,并进行城市间的相互比较。乌鲁木齐市自1989年参加城考以来,成绩一直不理想,特别是环境空气质量得分不理想。本文采用通常方案和减排方案对2008年城考结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只有采取减排方案,才能改变乌鲁木齐市在全国城考中排名落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国199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1998年度的环境空气质量,酸雨,主要流域水质,近岸域海水水质,地下水水位与水质,城市声环境、射环境质量,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了综述了与分析,指出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城市空气污染,地面水体污染和城市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8.
黄浦江水环境生物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黄浦江进行了全面的生物监测及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的Shnnon-Weaver指数和Coodnight指数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数与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值均>0.9,能较敏感地反映水质变化的生态效应,构成了黄浦江水环境生物监测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包括对水环境质量、水环境健康、水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和对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是监测河流环境安全和支撑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体系。为此,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一套具有法治特色的黄河流域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黄河流域河南段2019年和2020年环境治理工作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提出探索赋予河流合法权利,完善以《黄河保护法》为核心的黄河流域环境风险防控法律体系,将适应性治理融入联合执法,建立和完善“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建立黄河流域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体系等法治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地布设水质监测断面是全面准确获取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前提条件。利用研究区域现有断面2014年的监测数据,结合水资源调度方式和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划分为五大片区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断面优化,通过F检验和t检验表明优化前后断面无显著差异。同时,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区域水环境综合评价考核指标,该指标包括骨干河道、乡村河道两类考核断面,采用综合水质评价与单因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设置适当的权重系数,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对区域水环境质量考核评价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