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2—吡啶)—5.6—二苯—1、2、4三氮嗪与亚铁有灵敏的显色反应,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影响显色反应的诸因素,并将该体系用于地面水中微量铁的测定,可检测出低至0.005μ/ml的铁。水样中常见的阴、阳离子没有干扰。  相似文献   

2.
鲍永和  宋启军 《干旱环境监测》1991,5(4):228-230,233
本文对大气二氧化硫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进行了研究.基于鲁米诺—碘—二氧化硫无机偶合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测定大气二氧化硫的新方法.采用了流动注射气体扩散在线分离技术,使得经典的化学发光测定的选择性大大提高.对鲁米诺—碘这一化学发光体系有很强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及其它酸化后不挥发的物质均不影响本体系的测定.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的特点.已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试验了0.005mol/L B—R溶液—2g/L碘化钾—0.07g/L铜铁试剂底液测定痕量镉的工作条件、干扰情况.本法简便、快速、稳定,线性范围宽,适应于河水、湖水及污水中痕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新技术和ABEI——H_2O_2——CO(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钴.该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11)g/ml——1×10~(-7)g/ml,检出限为1×10~(-11)g/ml.对5×10~(-10)g/mlCO(Ⅲ)的13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2%.分析速度为90样/小时.  相似文献   

5.
杨丽君  林洪  李明  杨艳  李海涛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3):129-130,141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QAMDHB)与锰的显色反应,在pH为10的氯化铵—氨水缓冲介质中,O/W微乳液存在下,QAMDHB与锰反应生成3∶1稳定络合物,λmax=560nm,ε=8.22×104L.mol-1.cm-1。锰含量在40~80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锰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亚硝酸盐与 2 ,3 -二氨基萘的缩合反应在紫外区显色测定亚硝酸盐 ,反应体系加入β-环糊精后 ,吸光度明显增强。该方法测定范围为 0 .0 1~ 2 mg/L,检出限为 9.4μg/L  相似文献   

7.
悬浮物测定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四级站在测定水中的悬浮物时,大部分采用滤纸过滤,105—110℃烘干法.但也有人反应此法测定结果不易平行,误差较大.由于悬浮物的测定实际上是一种条件试验,试样经过滤在105—110℃温度下不易赶尽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另外,在加热状态下,由于某些物质的分解、氧化,吸附水、结晶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α,α′—连吡啶与铁的显色反应,在pH为4 5的盐酸—六次甲基四氨缓冲介质中,α,α′—连吡啶与铁反应生成3∶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小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体系λmax=520nm,ε=8 60×103L·mol-1·cm-1。铁含量在0—5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饮用水中铁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碘酸钾—三溴偶氮氯膦催化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氨三乙酸(NTA)作活化剂,在pH=4.74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Mn(Ⅱ)催化碘酸钾氧化三溴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通过实验,确定了该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由此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是2.3×10^-9g/ml,测定范围为0.0-100.0 mg/L。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环境水体试样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弱碱性介质中 ,5— (4—磺酸基苯偶氮 ) 8— (2 ,4—二硝基苯氨基 )喹啉 (SPDNPAQ)与铜反应生成 2∶ 1紫红色络合物 ,体系 λmax=56 0 nm,ε=1.2 3× 10 5L· mol-1· cm-1。铜含量在 0~ 0 .4 mg/ L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一些生物样品和水样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水样中痕量汞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 Triton X-1 0 0存在下 ,2 ,6—二溴— 4—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与 Hg2 +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简便快速测定水样中痕量汞的方法。在 p H为 9.1 0~ 1 0 .2 0时 ,试剂与 Hg2 +形成的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51 0 nm,Δλ =1 1 0 nm。当汞量在 0~ 1 .0 mg/ L时 ,吸光度与汞量呈线性关系 ,摩尔吸光系数ε=1 .50× 1 0 5 L·mol- 1 · cm- 1 ,并将该法成功地运用于环境水样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氨氮与纳氏试剂进行显色反应的原理,建立反应体系为1 mL的小体系淡水中氨氮的测定方法。新方法的显色剂用量为20μL、显色时间为10~30 min、盐度<0.5%、pH值为3~11,纳氏试剂以6 000 r/min、5 min进行离心处理,采用酶标仪96孔板在420 nm波长下测定显色反应溶液的吸光度。将该方法与《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国标法)测定氨氮的吸光度进行正交验证,结果表明2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新方法的检测范围从国标法的0~2.0 mg/L提升到0~4.8 mg/L。方法测定淡水中氨氮的质量浓度具有简便、连续、快速、高批量的优点,适用于实地、实时地测定淡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13.
水和降水中硫酸根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验部分 1.方法原理:在弱酸介质中,硫酸根与铬酸钡反应,释放出铬酸根: SO_4~(2-)+BaCrO_4=BaSO_4↓+CrO_4~(2-)在氨性—乙醇溶液介质中分离除去过量的铬酸钡,通过测定反应中释放出的铬酸根而间接求算硫酸根的含量。降水中硫酸根的测定,可取少量滤液,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加以测定。 2.干扰及消除  相似文献   

14.
秦云  姚文华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4):209-211,240
研究了8-羟基喹哪啶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为8.0的氯化铵—氨水缓冲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8-羟基喹哪啶与钴反应生成3∶1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被Waters Plus-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小柱上富集的配合物用乙醇为洗脱剂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乙醇介质中,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595 nm,ε为7.82×103L.mol-1.cm-1。钴含量在0.1~5.0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靛红褪色光度法测定废水中苯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KH2PO4-Na2HPO4缓冲介质中,痕量苯酚对高碘酸钾氧化靛红反应有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废水中苯酚的催化动力学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讨论了缓冲溶液酸度、试剂体积、加热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试验的影响.方法在0.08 mg/L~2.0 mg/L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5.3×10-3 mg/L,加标回收率为97.6%~103%,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4-氨基安替比林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海水总磷(TP)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监测指标,传统的海水TP测定方法为国标法——《海洋调查规范 海水总磷测定 过硫酸钾法》(GB/T 12763.4—2007),目前许多海域水体TP质量浓度均超出国标法的检测范围,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稀释,过程烦琐且易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常用的其他方法也存在不适用于TP的快速连续测定且测定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过硫酸根离子氧化磷化合物生成磷酸根离子的原理,探究海水TP测定的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硫酸钾质量浓度为40 g/L,抗坏血酸质量浓度为54 g/L,钼酸铵质量浓度为37.5 g/L,酒石酸氧锑钾质量浓度为1.75 g/L,消解时间为30 min,为小体系海水TP测定新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正交验证及F与t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海水TP测定新方法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此外,TP测定新方法的浓度上限为28.8 μmol/L,与国标法相比,提高了4.5倍。新方法反应体系小,检测浓度范围广,能够减少检测过程中因梯度稀释步骤带来的误差,方法准确性高,为海水TP的测定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和三氯乙醛反应,生成棕红色化合物的原理,适用于测定地面水。水样中若带有颜色或有悬浮物质,可于水样中加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过滤,取清液测定,但该方法不适用于成分复杂的废水分析。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 现在广泛应用过氧化氢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Ti(Ⅳ)。然而,在测定环境试样中微量Ti(Ⅳ)时,必须开发灵敏度更高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苯甲酰苯基羟胺(BPHA)及其衍生物是V(Ⅴ)的特效分光光度试剂,已众所周知。但是,BPHA在强盐酸酸性条件下也与Ti(Ⅳ)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而被有机溶剂萃取。利用这一反应,用BPHA及其衍生物分光光度测定Ti(Ⅳ)的报导较多。为了提高灵敏度,又进一步研究了Ti(Ⅳ)—BPHA—硫氰离子三元络合物的萃  相似文献   

19.
对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氨氮方法进行了改进,水样取样量和所加入试剂的用量均同步缩小10倍,并于美国Hach公司COD消解管中进行显色反应,另在与之配套的分光光度计上直接比色测定.改进后最低检出限为0.05 mg/L,同时将测定上限扩大到10 mg/L,精密度和准确度与标准法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药物活性物质在5家污水厂的含量水平和去除率,并探讨其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17种药物活性物质均能在污水厂进水中检出,测定值为—~21. 58μg/L,在脱水污泥中的测定值为—~30. 81μg/g。分析其在污水厂中迁移转化特征,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磺胺类药物的主要去除机制是污泥吸附作用,而β-内酰胺类、卡马西平和降压降脂类等药物的主要去除机制为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