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山东威海沿海滩涂菊芋生长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20株,经过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活力较高的一株细菌F1,其发酵液酶活达到1.73U/mL。通过形态学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研究,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2.
本方法有两种:①沙蒿籽→筛分清理去杂→粉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分离→沙蒿油,分离剩余的沙蒿油渣经研磨、筛分得沙蒿粉;②沙蒿籽→筛分清理去杂→榨油机冷榨→沙蒿油,冷榨后得的沙蒿油饼经研磨、筛分得沙蒿粉。本方法提取的沙蒿油和沙蒿粉无污染,且工艺简单、能耗小、成本低从沙蒿籽中提取沙蒿油及沙蒿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脱盐反冲洗废水污染组成复杂,废水乳化带油严重,破乳分离困难。文章对比分析了电脱盐反冲洗废水与正常排水的水质特性,通过Zeta电位、表面张力和稳定性分析探究了体积稀释比对反冲洗废水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体积稀释比及转速与电脱盐反冲洗废水沉降或上浮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电脱盐反冲洗废水COD为55 785 mg/L,是正常排水的10.8倍,以非溶解性有机物为主;反冲洗废水Zeta电位为-2.5 mV,当体积稀释比为90%时,Zeta电位为-14.8 mV,随着体积稀释比降低,Zeta电位稳定在-14~-18 mV;反冲洗废水表面张力为42.20 mN/m,体积稀释比由100%变化至70%时,表面张力变化不大,但随着体积稀释比降低,表面张力呈增加趋势;反冲洗废水的不稳定性指数约为0.05,当体积稀释比从90%变化至1%时,不稳定性指数升高,而且转速由500 r/min增加至1 000 r/min时,不稳定性指数也有所升高;电脱盐反冲洗废水体积稀释比为80%~90%时,适于上浮处理;体积稀释比为20%~40%时,适于沉降处理。研究成果可为电脱盐废水混凝脱稳与气浮沉淀分离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科  陈正宏  苟克宁  陈静 《四川环境》2009,28(4):102-107
自来水生产过程滤池要定期反冲洗,滤池反冲洗废水最早一般被直接排放,近年来低成本安全回用滤池反冲洗废水逐渐受到重视.其主要处理回用技术从以直接回用或混凝-沉淀后回用为主的传统技术,逐渐转变为高效安全的膜回收技术.评析滤池反冲洗废水回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回收滤池反冲洗废水提出建议.分析表明饮用水系统滤池反冲洗废水采用膜过滤技术可避免自来水厂出水浊度增加、出水消毒副产物增加和致病微生物增加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微塑料作为环境介质中的新型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是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蓄积库,结合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效应、分析方法及污染防治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塑料包装废弃物、农用地膜破碎、大气沉降是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微塑料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危害生态环境健康,并会随着食物链逐渐富集,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土壤中的微塑料可通过筛分干燥后采用密度分离法、加压流体萃取法、石油提取法等进行分离,并通过消解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中微塑料的识别与表征可采用目检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扫描电镜法等。此外,根据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提出污染治理措施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相似文献   

6.
悬浮填料滤池固液分离新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悬浮填料滤池对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新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悬浮填料滤池可直接设置在生化反应池末端,取消原工艺中的二沉池。中试试验对悬浮填料滤池的固液分离效果,滤池的运行周期及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悬浮填料滤池运行稳定,在进水表面负荷高达2.0~3.0 m3/m2.h的情况下出水SS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工作周期可达到5天以上。悬浮填料滤池可采用曝气方法进行冲洗,操作管理简单,冲洗效果良好,便于实现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和GC-MS同时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的方法,对提取条件和净化条件进行了优化。本方法可以实现多环芳烃和有机氯的完全分离,线性范围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范围0.01~0.10 mg/kg,低于标准方法的检出限,适用于土壤中批量样品的快速、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8.
1988年9月至1990年3月间,在重庆市城区用化学洗脱法测定了水体、土壤、建材、草苔和树叶等11种试验下垫面的SO_2和SO_4~(2-)的混合干沉降通量和沉降速度V_d,其结果是草苔的硫混合干沉降速度较大,范围0.53—1.06厘米/秒;水体0.02—1.19厘米/秒;土壤0.01—0.97厘米/秒;建材0.04—0.29厘米/秒;树叶0.01—0.03厘米/秒。  相似文献   

9.
在燃煤锅炉运行期间,锅炉定期排污、水质处理罐反冲洗再生、除尘等工序产生大量污水。文章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的改造,将燃煤锅炉的排污水回收后用于冷却炉渣,炉渣最终用来烧砖,而湿炉渣水分带走的少量污染物最终被固化在砖或砌块中,不会对周边水质或土壤造成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收到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岚县不同人工林地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杨树、杏树、核桃3种不同树种的土壤水含量在垂直剖面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在0~600 cm深度的土壤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3种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呈现迅速减少然后缓慢增加再减少的波动趋势,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具有核桃林地杏树林地杨树林地;杨树林地土壤水分缺失度较大,核桃林地水分缺失度相对最小;干层发育严重程度表现为杨树林地杏树林地核桃林地。从3种植被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和破坏方面来看,核桃树更适宜作为该区商品林地的种植树种。  相似文献   

11.
黑水河干旱河谷沿程土壤物理参数梯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雪菊  孙辉  唐亚 《四川环境》2007,26(6):32-35,39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是具有典型的旱季和雨季的特殊气候特征的区域,本区域土壤退化和荒漠化极大制约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本文研究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支流黑水河从源头到河口未扰动土壤的物理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沿河土壤物理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砾石在中游部分河段和河口段高,而〉5mm团聚体的变化则相反;5~1mm的团聚体变化不大;〈1mm团聚体河口和源头段高于其余地段;土壤容重沿程增大,非饱和导水率源头地段土壤最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干旱河谷土壤不均匀,不同水热条件及其组合可能对退化程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表明横断山区不同的干旱河谷地段土壤和植被退化途径、退化特征和退化过程不同,开发和治理途径与方式也应当不同。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初步阐明该地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采用5种琼脂培养基分离纯化可培养细菌,依据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运用平板法对纯化菌株的胞外酶产生情况进行检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3株细菌分别属于放线菌门(96.97%)和厚壁菌门(3.03%)等2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5个属14个种。其中节杆菌属(48.48%)和假节杆菌属(24.24%)为优势菌属。培养基优势度指数结果显示,高氏1号培养基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菌株分离效果最好。分离菌株产胞外酶结果显示,33株细菌中含有至少1种胞外酶活性的菌株共19株(57.58%)。总体上,塔什库尔干县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较单一,细菌产单一种类胞外酶活性比例较高,分离菌株可为塔什库尔干县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病变部位分离出两株病原真菌DN1和DN2,通过茵丝及孢子形态的观察,初步确定其分别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Altemaria altemata)及轮枝孢属(M.Verticillium)。在pH值4~14之间,两株菌都能正常生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盆栽试验确定大麻对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能修复弱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液萃取土壤中的酚类化合物,提取液经净化、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测定。通过提取方式、提取时间、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间歇式提取2次,效果最佳;酚类化合物含量在1.0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999。以10g土壤样品计,方法检出限为0.01~0.03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0%~10.2%,土壤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构建及其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纤维素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为初筛和复筛培养基,从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得到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20株。选择其中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12个菌株与2株自生固氮菌和EM菌进行正交实验,得到3个组合表现出协同降解纤维素的作用,对滤纸降解效果为组合12〉组合8〉组合5。选用组合12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微晶纤维素+CMC-Na时CMC酶活最高,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最适pH6.5,最适培养温度为30℃。培养第6天CMC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含有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某土壤修复工程项目采用异位直接热脱附技术及设备进行修复。污染土壤经预处理后,再经回转窑进行热脱附,使有机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最后富集气化污染物的尾气经旋风除尘、二燃室高温分解、换热器冷却降温、半干法脱酸塔碱液反应、布袋除尘等环节进行处理,可有效去除尾气中的污染物。该工艺成熟、设备稳定,可满足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有效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二氢钾为浸提剂,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根据硫酸根离子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计算土壤有效硫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某气田工区酸性和中性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3个浓度的同一样品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1%,5.55%,5.25%;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和90%;土壤标准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56%;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优于NY/T 1121.14—2006《土壤检测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硫酸钡比浊法,解决了硫酸钡比浊法存在的标准曲线线性达不到要求、操作复杂、测定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在干化减量过程中伴随产生大量的有机气体,与泄漏进干化系统的空气混合后有产生爆炸的风险,如果氧气含量控制不合理极易产生爆炸。文章通过对含油污泥干化工艺过程特点的分析,从点火源、可燃物、氧含量三方面结合有机气体的爆炸限,分析和探讨在含油污泥干化过程中安全氧浓度值的选择方法。通过分析和计算,认为在大多数含油污泥干化过程中,将最大允许氧含量控制在2.5%以下,安全报警值控制在5%以下时干化操作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筛选原油降解混合菌,采用吸附法将混合菌固定在砾石和草炭土上,探讨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混合菌8-2,菌群结构简单,石油烃降解率可达52.1%。与砾石相比,草炭土所固定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较高,可达1.3×108 cfu/g和0.24A487。草炭土固定的混合菌8-2,修复含油量为30g/kg的污染土壤30d后,石油烃降解率达28.4%,高于游离降解菌的24.3%。固定化载体草炭土在修复过程中起到了微生物缓释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罗伟  黄勇  刘馨越 《四川环境》2012,(Z1):88-92
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以四川省合江县、纳溪区2个区县12个乡镇的竹林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剖面的取样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年份竹浆原料林基地与邻近土地的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特征,探讨竹子生长对土质有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肥力情况看,种植竹林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与旱地相比,种植竹林会降低部分区域的土壤肥力,与多年竹林地相比,竹浆原料林基地土壤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升高。从土壤物理性质看,种植竹林对土壤团粒结构影响不大,对土壤容重有一定正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体结构。建议在生产实际中应结合土壤肥力监测结果,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尽可能做到平衡施肥,防止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