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复杂的成分及高含水率制约污泥的有效利用,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首先调研了污泥产生及成分,从污泥干化的典型工艺及设备、干化过程的环境污染与控制、污泥干化过程的尾气处理和污泥干化经济性分析4个方面对污泥干化技术进行阐述,指出污泥余热干化是污泥实现节能、经济及环保的有效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全面分析了我国污泥的产生现状,对比分析了目前主要的污泥干化处理处置技术。污泥干化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并且不改变污泥热值,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污泥处理工艺。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收集、预处理、深度干化及返混、焚烧发电等步骤,分析了其主要污染物及控制技术。借助示范工程实例中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一体化技术工艺的运行状况,对污泥深度脱水干化/焚烧技术进行经济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结合水和乳化水,其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处置的瓶颈。近年来水热处理技术被引入石油石化工业用于高含水含油污泥的脱水干化和回收油。本文介绍了高含水含油污泥的来源、成分、分类、特点和处理难点,概述了高含水含油污泥调质脱稳技术现状,总结了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水热处理技术的处理机理、技术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沥浸浓缩技术处理污泥改变其特性,导致污泥的pH值下降3-6,菌剂不含有害物质推广隔膜滤板压榨工艺提高污泥的水解效率和挥发性有机酸的生成率,实现污泥内含物的快速释放隔膜滤板压榨压力设置为3.5MPa,压榨后的泥饼含水率降为50%以下。污水的规范处置可灌溉农田和再循环利用,泥饼干化可储存为有机肥料,可以焚烧发电转化为能源利用,为社会带来极大效益的同时,对治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14,(5):409+418+428+437+447+453+469+474+480+492
一种焚烧及污泥干化工艺该专利涉及一种焚烧及污泥干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固体可燃废料送入热解焚烧装置,通过干馏、燃烧形成高温烟气;2)将得到的高温烟气送至装有湿污泥的回转窑内提供热源,使湿污泥在回转窑内充分干化、热解和燃烧,得到干污泥和热解后的废气;3)将热解后的废气送至燃烧室进一步提温灼烧后,送至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后  相似文献   

6.
污泥的处理是"世界难题",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我国污水处理差距甚大,远远落后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及生态文明建设不相符。污泥处理主要是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无论怎么处理,污泥脱水都是必须的处理过程。污泥中的水分主要以孔隙水和毛细水两种形态存在,主要为间隙水、毛细管结合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水。污泥填埋场的污泥经过多年的沉积,污泥干化严重,含水率低,流动性差,不能直接进行板框压滤,需要添加污泥渗滤液增加污泥的含水率和流动性,通过添加污泥炭调理剂,污泥炭调理剂能够作为骨架支撑,提高了污泥的透水性,影响污泥比阻。污泥炭充分研磨后,比表面积增大、质轻,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与吸附质的化学键或离子发生结合,从而产生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出发介绍污泥产生的环节,探究污泥传统处置方法和资源化处置方法,同时对污泥源头减量化方法做了详细论述,最后分析了污泥处置成本的影响因素,对污泥环保处置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从土地利用、回收能源和生产建材等几个方面对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从源头控制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对土地利用的重要性,讨论了利用污泥生产水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三峡库区污泥的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的处置技术及发展趋势,以及污泥处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针对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峡库区污泥的处置方向是:目前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为主,以土地利用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化工环保》2001,21(6):372
美国得克萨斯洲Harlingen市建成第一套超临界水污泥处理装置,现正进行试运行,待第二套装置建成后,污泥总处理能力约为35000加仑/d(污泥固体质量分数为7%~8%),可处理掉2座城市污水处理场和1座工业废水处理场产生的全部污泥. 这是超临界水氧化法首次工业化用于处理污水场污泥.在1100、3400磅/英寸2及有氧存在的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重金属被氧化成不能被滤出的状态. 该装置的投资为300万美元,污泥(干泥)处理费约为180美元/t,而土地施用法和土地填埋法对污泥的处置费用为275美元/t .该装置处理1 t干泥产生的废热及CO2产品可销售120美元,从而使处理费用降至60美元/ t. (以上由陈殿英供稿)  相似文献   

11.
电镀污泥性质复杂、危害性大,然而其中蕴藏的重金属资源丰富。在天然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科学处理电镀污泥成为研究热点。从电镀污泥的危害性和资源性出发,对国内外电镀污泥无害处置和重金属回收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电镀污泥处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周律  武红功 《化工环保》2015,35(3):221-225
采用由预处理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消毒单元和污泥干化单元组成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对采油区生活点污水进行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核心工艺单元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元的优化设计参数为:人工湿地宽20 m、长80 m,采用多段串联布置形式。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实际处理水量为92~136 m3/d,在5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COD,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9%,77.3%,96.0%,96.1%。处理后出水经消毒后的水质优于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绿化用水的水质,可作为绿化灌溉用水回用;干化后的栅渣和污泥可作为绿化肥料使用,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系统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13.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重金属和病菌元,直接排放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成为植物的养分。当前由于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不完善,大量污泥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除污能力,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技术至关重要。阐述了污泥类别、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处理现状以及污泥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解气化等热化学转化方式将污泥转变为液体或气体燃料是极具前景的污泥利用方式之一。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面着手,阐述了污泥热解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污泥热解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湿污泥与生物质混合进行共热解可以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和整个系统的热效率;高效污泥热解气化装置的研发是目前污泥热解气化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一例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污泥进行鉴定,表明该部分污泥不属于危险固废,可以纳入焚烧炉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鉴别结果为促进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及同类企业合理处置渗滤液处理站污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鹏  宋碧玉  舒丽芬 《化工环保》2004,24(Z1):114-116
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带来很大麻烦.许多方法可用于减少剩余污泥量,如消化和脱水.化学药剂可用于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介绍了污泥脱水性能的表达方式及聚电解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原理,讨论了聚电解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复合型污泥脱水调理剂的研发进展,着重讨论了不同类型污泥调理剂的复配使用方法,指出使用复合型调理剂或复配调理剂可提高污泥脱水性能,并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一体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基于其产量大、处置费用高、含有有机物等特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污泥通过发酵将有机物转化为挥发酸(VFAs)作为反硝化碳源或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等进行综合利用。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强化污泥产酸的物理和化学预处理方法,综述了污泥发酵的运行参数以及发挥作用的功能菌群。结合污泥产酸的代谢途径对污泥发酵液中碳源的利用途径进行展望。污泥发酵产酸是实现污泥中有机物开发利用的最有效策略,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污泥处理处置难等问题,分别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种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动态     
美国环保局正在对一种油萃取分离系统进行验证,这种系统用于分离废物中的固体、油(及油基污染物)和水。这种 Carver-Greenfield 工艺是由 Dehydro 工艺公司开发出来的,已经实现工业应用,用于处理城市污泥、纸浆污泥、脂肪提炼与加工废物及制药污泥。泼工艺使用一种拂点为200℃左右的食用级载体油,以萃取油溶性污染物。在流化槽中,石头和金属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然后,载体油与污泥混合,进入蒸发系统,去除水分。油使混合物流体化,并保持低粘度,以保证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