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3,(12):70-70
温室气体达新高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年度报告称,去年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达到新高,加剧了气候变化问题。去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其他吸热气体的含量都达到新高,而温室气体升高八成归因于二氧化碳的升高。2012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工业社会前高出41名。  相似文献   

2.
经常乘坐飞机的人或许不知道,这种交通工具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造成严重的伤害。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以为燃烧煤和天然气时产生的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元凶。英国约克大学斯托格尔摩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航空业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又一罪魁祸首。他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高达15%的成分是由航空旅行造成的。由于飞机在高空飞行,它所排放的污染物比地面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的影响更大,更易导致温室效应的产生和全球气候变化。报告称,飞机每年要在大气层中排放大约3亿吨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大约是地面…  相似文献   

3.
近来,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已作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到了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其中,CO_2等大气中的微量物质引起气候变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大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氯氟碳化物类(或称氟利昂气)以及臭氧等物质,它们具有在地表附近,阻碍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后的热量散发出去的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而这些气体则称为温室气体(GHGS)。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至今仍然非常低,但确有增加的趋势(见表1),造成地表和围绕着地球的大气下部变暖。其结果将给未来的气候变化带来较大影响。有关“温室气体”引起气候变化的科学的最新  相似文献   

4.
宋华琳 《绿叶》2011,(4):120-125
在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处论及"气候变化",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  相似文献   

5.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显著上升。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增加和强度增大,自然生态系统将进一步遭到破坏,进而殃及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饥饿和贫困,威胁全球未来的共同繁荣。然而,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仅仅依靠单个主权国家是无法办到的。世界各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哪些困境,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中的内涵CO2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关注的热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中的内涵CO2排放是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显著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内涵碳排放凸现"国外消费,国内污染"的典型特征;美、日、欧盟等OECD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CO2净排放的主要集中区;非OECD中的亚洲国家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内涵CO2净排放的次集中区.据此提出: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当考虑国际贸易导致的内涵碳排放;②中国出口产品的消费国应对中国的碳排放增长负有一定的责任;③构建消费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更能体现出减排的公平性;④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措施.这一研究为重新界定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和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充分争取公平性提供有利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美国《清洁空气法》没有将温室气体列为空气污染物。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就Massachusetts v EPA案做出判决,认定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之前联邦环保署是否有权力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制存在争议。2009年12月,美国联邦环保署根据该判决将二氧化碳和其他5种温室气体列为大气污染物,为温室气体是否是美国《清洁空气法》中的"空气污染物"画上了句号。在我国,将温室气体作为大气污染物,可以解决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管制不能当然地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青 《环境教育》2011,(2):47-50
伴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攀升,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世界各地因气候异常导致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应对气候危机已经是追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早在1992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了一项公约,规定了各国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希望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面对全球气...  相似文献   

9.
绿色书架     
《绿叶》2005,(2)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第1版,38.00元日前,《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引起媒体、公众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一书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基础知识入手,从科学角度解释了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讨论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着重描述了气候变化对自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清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在清单中统一考虑了油气系统可能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清单中不仅包括了温室气体的逃逸排放(泄漏、排空),还考虑了能源燃烧中的气体排放,所考虑的温室气体种类既包括甲烷,也包括二氧化碳。采用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层次方法(Tier3),即设备清单法、操作时间法和活动水平法三种计算方法,详细地将排放源分类进行估算。该国对数据的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在如何保证数据的持续性方面的作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科技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已经是发达国家过去200年来过度排放温室气体造成今天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也会受到过去及未来几十年我们自己快速发展、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加剧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方面的影响,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12.
近100年来,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全球气温持续增高,这不但引起了全球生态失衡,而且将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60多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公约》缔约国第3次大会上,制定了限制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在京都议定书中建立的一个国际合作机制,通过该机制工业化国家政府以及商业组织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友好项目/技术的投资,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所合作的CDM项目产生的温室…  相似文献   

13.
<正>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人类的发展将因此而受到极大影响。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  相似文献   

14.
由于温室气体(指 CO_2、CH_4、N_2O、O_3、氯氟烃等共约30多种)在大气底层中不断增加,使地表热外流受阻,从而造成温度升高,象在玻璃温室中的情形一样,故称温室效应。监测表明,近十年来,大气中 CO_2浓度增长幅度为25%,达350ppm,照现增长速度到21世纪末可达600ppm。(据统计,人为排放 CO_2量达200亿吨/年,主要是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燃料如薪炭、秸秆、动物粪便的结果)。CO_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导气体,其增长后果是气温升高,这将使两极冰帽融化,海面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农业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低碳农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行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农业的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高效农业。在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方面,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采用其他相应的技术措施相结合。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总量排放的同时,增加耕地、草地和林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农业作为同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应该积极响应气候变暖的“低碳经济”。本文概述了农业生产和气候变化问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并归纳出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主要低碳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碳卫星主要用于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混合比(XCO2)的高精度观测和全球碳排放监测。  相似文献   

18.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1,(5):62-63
国际资讯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近日在纽约举行,主题为"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论坛交流分享了世界各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先进理念、创新技术和最佳范例,发布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测定城市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和"可持续建筑指数"等标准体系的最新成果以及《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纽约宣言》。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气候与森林大会上,50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签署了《消减森林砍伐与森林退化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REDD)协定,承诺拟在今后3年内共投入40亿美元以用于减少森林砍伐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的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家华 《绿叶》2008,(4):77-82
由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由技术、经济问题演变为重大的国际地缘政治问题。中美欧,是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博弈的主角。欧美均希望联盟中国,获取全球气候问题主导权,中国是决定走向的砝码。相比在欧美间不偏不倚、倾向美国或自立山头,选择倾向欧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空间,更可行、更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