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必然途径。垃圾分类制度的正式实行,使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得到了优化,节约了填埋场库容,降低了填埋场失稳风险和焚烧烟气中的重金属含量。我国于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面推进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分类收集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所产生的影响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及分类收集对生活垃圾不同处理处置方式的影响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我国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卫生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以及蚯蚓堆肥法、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高温高压湿解法、垃圾衍生燃料和气化熔融处理技术等几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在概述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参素及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生活垃圾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威胁了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采取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热解技术由于具有资源回收率高、二次污染小、综合效益好等优点,越来越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垃圾处理。垃圾气化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此外,我国对垃圾衍生燃料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为促进城市持续、稳定的发展,提出了垃圾分类收集、分拣、综合利用垃圾处理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对上海市某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4个不同可选处理方案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该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GHG排放总量为776.42 t CO2eq.,其中填埋、焚烧和堆肥分别占33%、39%和20%,其他处理单元仅占8%。通过4个可选方案的对比表明,采取垃圾分类收...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概况和吉林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做出了利弊分析。根据对吉林市越山路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评估,对吉林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提出了建议,即“不要盲目采用焚烧法,慎重开发利用城市垃圾填埋场,努力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积极推广堆肥处理法,认真开展热解法,实现卫生填埋”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构想。  相似文献   

6.
一、垃圾处理标准备受关注目前,与垃圾从收集到处理过程中的各环节技术要求相对应的工程技术标准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与评价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技术规范》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这些标准作为通用技术标准,在转运站的选址,规模、建设和环境、分选设备、中转设备和设施;在堆肥原料、堆肥工艺、环境保护、堆肥厂的设计、施工验收;在焚烧厂的总体工艺,生活垃圾产量与特性分析,垃圾接收、储存、运输、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垃圾热能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王璐 《绿色视野》2014,(8):26-30
随着农村日产生活垃圾量的增长,一些垃圾填埋场不堪负重,部分偏远山区、海岛的村庄受地域限制,日常生活垃圾处理成本较高,导致村庄垃圾收集外运处理状况不佳,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为实现农村从“末端处理”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转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创新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处置经验,本文运用制度分析、统计分析等手段探究我国即将经历的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处置阶段转换问题。研究发现:①以政府公共投资和无害化处理处置为主要特征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I阶段解决垃圾围城的方式行将结束,减量化程度逐渐提高和社会资本的进入是II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②从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发展脉络看,促使I阶段向II阶段转化的主导因素包括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源头减量和公共财政投入向市场投入转化等。③考虑到我国各地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和经济发展实际,应改变现有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管理体系,确立企业的源头减量主体地位;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比例,改善中端减量化效率;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推进生活垃圾全域减量;重塑经济与发展的联系,借助市场化力量推进资源与经济增长联系从数量关系向强价格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活垃圾是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的农村环境污染源,我国虽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出台了某些政策,但总体而言,相关体制机制及政策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急需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改善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落后的现状。本文从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及法规建设、产业化运营、技术研发等5个方面介绍了瑞典生活垃圾处理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及排放特点,提出了分类收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垃圾经济运营模式、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体制机制及加大技术研发等7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厨余垃圾堆肥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处置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厨余垃圾好氧堆肥和堆肥精筛工程化工艺,分析了厨余垃圾堆肥的减量化效果,评价了厨余垃圾堆肥产品的质量性质。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具有良好的减量化效果,平均减量化率为69.2%;堆肥产品(<6 mm)的有机质质量分数、总养分质量分数和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47.8%,7.9%和71.2%,均优于NY/T 525—2021《有机肥料》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处理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宣城市近些年不断完善固废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已建成8个工业固废渣场,有10家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企业,自2014年以来,平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达到100%,成为安徽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的城市。2017年6月21日,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首站到达宣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位为重要民生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并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示范城市明确提出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绩效考核目标。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不同来源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统计数据未有效整合,目前还缺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指标测算的相关研究。本文界定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科学内涵,并以城市建设、再生资源利用等统计资料和物质流分析文献为基础,初步测算了全国尺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研究表明,我国2006—2015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12.1%上升至17.0%,然后又缓慢下降至15.6%,由于数据缺乏,该数值可能在-28%~+32%波动。生活垃圾中回收利用量较大的可再生资源分别为废纸、废塑料、废钢铁、废玻璃等。本文还分析了目前测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数据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提出了面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际评价的统计数据收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顾润南 《青海环境》2001,11(4):152-155
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文章阐述了各国垃圾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并针对目前国内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难点和解决关键。根据我国垃圾组成特点,提出了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产业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综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的资源化再利用是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可行思路,但分类处置在哪种环节操作更具有合理性困惑着管理者的实际选择。为此,本文以上海为例,基于浦东新区"十二五"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专项规划,对小区生化处理机源头消纳与分类收集集中生化处置模式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指出当前适于居民有机垃圾分类减量的最佳模式仍是分类收集集中生化处置模式。只有当居民按量计征垃圾收费等对群体激励的制度出台后才有望驱动小区生化处理机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绿色江河 《绿叶》2014,(3):23-26
正通过长江源沱沱河区域的垃圾收集和处置示范项目,江河水源地及高原牧区可以通过段线性垃圾收集、分类、处置体系,参考铁路及公路养护模式,打破行政管理界限,使垃圾处理设施和配置发挥最大作用,同时探索利用社会资源转运可回收垃圾模式,有效控制面源污染。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镇。近年来,因垃圾污染严重,唐古拉山镇被媒体冠以"长江第一污染源"的名号。高原的蓝天、白云、阳光、雪山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实,不仅仅是唐古拉山镇,每当走进长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与利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除了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外,同时推动垃圾分类及生化处理技术,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鼓励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文章比较了欧洲、日本和中国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的差异,并探讨了生活垃圾对水泥窑运行及水泥熟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秦侠  刘伟 《四川环境》2010,29(4):115-119,130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运费用占垃圾处理处置费用的40%~50%,为降低收运系统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与社会影响,需对垃圾车的收运路线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路线的优化模型与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通过各种模型与方法的对比,指出它们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引出作者对优化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路线的思路并给出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官家发 《四川环境》2000,19(3):21-22
本文描述了高温堆肥发酵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过程中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多种微生物分别在不同阶段参与了垃圾堆肥的发酵腐熟过程。论述了垃圾发酵期间 ,人工接种功能微生物菌剂可以加速堆肥材料的发酵腐熟作用 ,缩短发酵周期 ,节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浅论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庆龙 《四川环境》2001,20(1):43-45
现在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组份越来越复杂的生活垃圾,已成为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垃圾成份和数量的分析,结果国内外垃圾处理的发展现状,针对四川省省情,提出了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分选回收,以堆肥、焚烧、再生等手段实现垃圾的资源化系统。并且,对目前的垃圾处理所涉及到的政府职能和社会意识等软环境作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阐述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无机物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为目标,兼顾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利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