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暴露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充分,对谣言回应不及时等不足。此外,谣言的广泛存在与传播,使得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效果难以实现最大化。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信息公开法律规定与实践不足、信息传播不对称与集体行为等。对此,体系化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突发环境事件中因信息公开不足及谣言产生的危害,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信息公开主体范围、明确信息公开程序、对象等措施强化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开展谣言与集体行为方面的研究,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以安全生产事故次生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为设计背景,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环境应急资源现状,从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送、应急监测、现场处置、信息公开及舆情应对等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应以分场景-多任务的思路构建及开展,并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第二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大比武,为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信息公开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它不仅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也是推进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全方位提升的重要手段。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但仍存在关键性环境信息严重缺失等现象,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及政府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本文从政府、企业、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法规、组织监管和沟通协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1加强组织领导,任命副部级官员主管环境信息公开工作;2推动国务院出台《环境信息公开条例》,推动各类环境政策法规纳入信息公开条款;3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4建立主要污染源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刺激企业改进环境表现;5加强对地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督查、考核、评价及表现公开;6加强各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能力建设;7实现环保部及环保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协调共享;8全面改善环境数据质量;9细化环境信息公开政策,包括环境风险及健康信息公开政策;10加强与其他部委关于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与政府监管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真实的企业环境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必要前提,所以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愿意公开真实的环境信息,但同时也会使不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有动机公开虚假的环境信息以谋取额外收益,进而导致企业环境信息的信号传递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考虑了相关主体的有限理性特征,构建了企业是否真实公开环境信息与政府监管行为交互的演化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实验模拟了不同初始状态和参数设置下的系统演化过程,得出了一定的结论。研究表明:初始状态时的政府监管概率、政府的监管成本、对企业公开虚假环境信息的惩罚、政府选择监管策略的收益、企业真实公开环境信息的收益和企业的伪装效果系数对系统的演化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政策手段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控可以引导系统向良好模式演化,使企业公开真实的环境信息,达到环境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5.
  霁於方 《绿叶》2013,(9):32-36
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环境公共事件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利益诉求更为复杂等特点。有此,在环境公共事件处理中,政府需要转变传统的环境管理思维,以社会公众利益责任者的身份.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环境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6.
傅毅明  宋国君 《绿叶》2013,(9):13-20
中国环境信息行业发展历经三部曲:自给自足、信息公开与公共服务。当前正处于环境信息公开向环境信息公共服务的转型与变革期。相较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共服务强调以公众为本位的“信息流再造”.要按照公众需求来重塑环境信息流,安排环境信息的生产、公开,服务与反馈等信息活动;强调制度构建,重点包括建立政府统筹协调下的干系人参与网络、以公众环境权益保障为中心的信息体系、信息质量和信息标准、信息流的全过程管理及价值显现与补偿机制等。发展环境信息公共服务,顺应服务型政府建设与改革需要,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申进忠 《绿叶》2012,(9):45-50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以公众环境知情权为理论基础,是欧盟等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所普遍采取的基本模式。我国有必要建立政府主导的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以改变目前企业环境排放信息无法为公众充分、及时、有效获取的状况。而此过程需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2010~2019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范龙  王彬洁  石锦  胡鑫 《四川环境》2021,(2):204-207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但环境风险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对2010~2019年四川省10年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浅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律特点,以期为四川省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6~8月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是主要事件类型;成都市和广元市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区域;油类污染物和酸碱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类型;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应从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环境应急物质储备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9.
曹明德  毛苑入 《绿叶》2013,(9):27-31
通过对开展网络环保的必要性分析,环保部门应当重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网络环保.满足公开信息的特征要求、完善公开途径,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应急值守处认真履行职责,在任务重、要求高、人员少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及时接报和调度事故信息,保障信息畅通,最大程度地预防、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事故危害。2004年至2008年年底,应急值守处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共544起,2008年接报135起,妥善指导处理卜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发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11.
肖莆 《绿色视野》2008,(9):36-3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掀起行政改革的浪潮,不少国家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律,以顺应社会各界对更公开、更透明的公共管理的呼吁。推行环境信息公开战略,大大降低了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信息成本。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明德 《绿叶》2012,(9):8-12
环境信息公开是公民环境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环境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公众参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当下,唯有充分发挥和实现政府的环境责任,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获得行政司法救济,才能避免环境群体事件的发生,有效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金玲 《环境教育》2010,(6):43-45
<正>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环境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或者企业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的申请或者其他原因,向申请人或者社会公众公开有关环境信息的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环境信息公开一般包括政府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常成 《绿叶》2011,(4):21-26
环境信息公开不单单是信息的普及,它还能通过压力促进环境执法、动员公众对环境议题的支持等。新时代的经济社会条件对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信息公开也还面临着公开范围不足,例外情况过多等局限。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长期高强度的开发活动,长江经济带面临突发环境事件频发、诱因复杂等突出环境风险问题。近年来,尽管各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严峻的环境风险防控形势相比,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存在源头防控体系不健全、能力不足、协调联动欠缺等问题。本文在对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形势和防控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要求及地方实践经验,从环境风险源头防控、环境应急协调联动以及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的对策,以期为有效防控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绿色思想     
《绿叶》2012,(9):116
程洁通过公开环评报告,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环评,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审批寻租,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与社会的和谐。周训芳走出目前的环境信息公开困局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主动适应公民环境权的发展趋势,尽早实现环境管理模式的生态化,使环境信息成为福音,而不是负累。申进忠政府作为义务主体来推动企业环境排放信息公开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也是欧盟等国外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所采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4):49-5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08,(4):30-33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国务院颁发《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政府部门发布的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也是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彭伟步 《绿叶》2013,(10):21-28
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引发的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已成为社会热点,并造成政府管治危机。政府在事件媒介化过程中的种种不当反应,是造成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改变管洽思维,尊重传播规律,以更坦诚、开放的态度面对媒体民意,科学、妥善地处置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并赢得民意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环境资源应属全人类公有,政府与民众均有责任。信息透明可将环境风险降到最小,一为公众知情权的诉求推动,二为早日研究出应对之策。环境形势逼人,政府只有积极主动的信息公开,才能真正实现为民众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