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使用地铁安检仪进行检测,掌握地铁站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放射防护现状,为改进加强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放置30cm×20cm×10cm的工具包模拟行李安检状态,1.先在行李安检仪处于关闭状态(没有出X射线)测量其表面的X辐射剂量率作为本底;2.再在地铁安检仪正常运营,分别在行李出入口的屏蔽帘处于关闭、完全打开和半开的状态下,测量行李安检仪5cm处的X辐射剂量率,分别测量该设备表面5个面的X辐射附加剂量率。行李安检仪正常运行并屏蔽帘全关闭时,5cm最大附加X辐射剂量率为873 n Sv/h;行李安检仪正常运行并屏蔽帘半开时,5号面的最大附加X辐射剂量率为3201n Sv/h,行李安检仪正常运行并屏蔽帘完全打开时,2号面表面最大X辐射附加剂量率为9170n Sv/h。结论安检仪在屏蔽帘处于完全关闭状态,能够达到1000 n Sv/h的水平,但是安检仪大部分时间处于半开甚至全开状态,达不到1000 n Sv/h以内的水平。因此,应该使用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改进辐射防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X591 9501021辽宁省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基本估计/张文志…(辽宁省放射卫生防护所)//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国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一1”4,14(3)一166~168·环信R一101 报告了辽宁省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剂量的综合结果,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各种主要电离辐射对公众所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宇宙辐射电离成分251拌Sv;地表7辐射537拌Sv;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310拌Sv;空气中氛及其子体1260拌Sv;医用X射线91.1产Sv;核医学16产Sv,职业照射0.39林sv;放射性落下灰46卜Sv;燃煤放射性排出物及灰份10即Sv,总计2511拜Sv。各类辐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981—1987年沈阳地区环境介质中总β、~(90)Sr、~(137)Cs、~(131)I、U、Th、~(226)Ra、~(40)K的放射性水平。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于5月13日放射性沉降物中有大量的总β和~(131)I,其值分别为131.0Bq/m~2·d和281.2Bq/m~2·d。牛奶和蔬菜中~(131)I最高值分别为5.1Bq/L和48.1Bq/kg.这就说明,环境已被污染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放射性沉降物所污染。估算了沈阳居民甲状腺的剂量,成人甲状腺有效剂量当量小于2μSv,婴儿小于11pSv,均低于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测量骨科专用手术室内外X射线的辐射剂量,并将测得数据与国家相关规范比较,说明C臂X射线机在具备放射防护的手术间中造成对病人以及周围工作人员产生辐射可控、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252Cf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进行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中子剂量当量率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估算职业人员年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该仪表周围辐射剂量率满足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限值,个人受照剂量满足职业人员年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6.
对锦州地区20种食品,2种饮用水、温泉水和海水中总α、总β、134U、238U、232Th226Ra、90Sr、137Cs含量进行了测量。估算了该地区居民对6种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和有效剂量当量。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总年摄入量,城市居民为417.8Bq,a-1,农村居民为12.57×102Bq·a-1;居民总有效剂量当量,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为26.5和37.9μSv,这与居民膳食组成有关。此外,讨论了各类食品或放射性核素对总剂量的相对贡献份额。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新疆核试验场周围地区9个调查区17种主要食品中~(90)Sr、~(137)Cs含量分别为1.1~72.3,0.3~40.7×10~(-2)B_q·Kg~(-1);3个对照区分别为1.6~68.4,0.6~27.4×10~(-2)B_q·K_g~(-1)。两地区同类食品中~(90)Sr、~(137)Cs平均含量基本一致。调查区~(90)Sr、~(137)Cs所致成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值分别为2μSV(集体剂量当量为30.0人· SV);0.3μSV(4.5人· SV)。对照区分别为2.2μSV(集体剂量当量为20.9人·SV);0.4μSV(3.0人·SV)。可见我国核试验产生的~(90)Sr、~(137)Cs对核试验场周围地区食品没有造成明显的局部污染,所致居民剂量当量负担仅为我国天然外照射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952μSV)的0.2%和0.03%。对该地区的广大居民健康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环境辐射剂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大亚湾核电站正常工况下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80km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公众所致辐射剂量。根据大亚湾核电站2001年气载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量,逐时观测气象数据及相关参数,选用修正的高斯烟羽模型和美国核管会导则1.109的食物链模型,运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编制的AIRDOS-EPA程序,程序经修改后适合于中国核设施的计算。计算得到2001年大亚湾核电站气态放射性流出物对周边80km范围内的公众所致的年均集体剂量为4.722E-3人·希,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1.362E-8希。结果表明,2001年大亚湾核电站正常工况下,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周围公众造成的剂量当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对周边地区居民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活化分析法不同于化学分析法及物理仪器分析法,它是一种核分析技术。当被分析元素的原子核用加速的中子,作为“炮弹”进行轰击,就发生原子核反应。中子被原子核俘获就放出一个光子,该原子核就变成一个质量数比原先大一的核素~AX+n→~(A+1)X+r,这种核素如果是放射性的就要进行衰变,放出β或Υ射线。用Υ闪烁谱仪等放射性探测仪器测量它的特定的Υ能量及半衰期就可以知道它是哪一种放射核进行定性分析,测量它的放射性强度就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千万吨炼化企业应用的核料住计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与检测,将获取的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该企业应用核料住计的辐射防护措施、辐射监测结果、应急准备与响应、辐射防护管理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的要求。结论该企业应用核料位计建设项目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措施)基本可以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某锌厂周围表层土壤及典型剖面镉污染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某锌厂周围表层土壤和典型剖面中的镉含量(w(Cd)),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了表层土壤中镉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距锌厂较近或在主导风向上的采样点w(Cd)较高,最大值为248.72 mg/kg,最小值出现在距锌厂10 km处的非主导风向上,为0.52 mg/kg.距锌厂1 km处的剖面最上层(0~2 cm)w(Cd)为593.23 mg/kg,下层(60~110 cm)仍达到55.16 mg/kg,距锌厂10 km处的剖面上层w(Cd)为0.3~3.14 mg/kg,下层接近背景值或未检出.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评价,除一个采样点为中度污染外,其余都达到重度污染水平.据分析,污染主要来源于锌厂烟囱的排放、废气废液的不规则排放和未被覆盖的原料堆.表层土壤镉含量分布规律显示,镉的污染程度与距锌厂的距离和当地的风向有关;镉在土壤中能到达的深度与镉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有关,表层土壤含量越大,向下迁移越容易.   相似文献   

12.
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作为添加剂,采用共沉积方式制备新型Ti/PbO_2电极,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扫描、交流阻抗、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强化寿命等手段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以酸性红G(ARG)作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添加剂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DTAC改性,电极表层晶相仍为β-PbO_2,但电极表面颗粒细化,比表面积增加,析氧过电位由1.845V提升至1.886V,膜阻抗由102.1?/cm2下降至55.7?/cm2.此外,通过ARG电催化降解及强化寿命测试表明,改性后电极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能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对于最优改性电极(PbO_2-DTAC(0.5)),电解60min后ARG的脱色率高达86.8%,强化寿命可达到232.5h,是改性前电极寿命的2倍多(96h).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针对某医院直线加速器应用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阐述辐射防护设计及关注点的位置,通过对直线加速器在正常情况下对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员产生的附加年有效剂量进行计算,评价其机房的防护设计是否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为同类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防护计算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公众辐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电动力学作用对污染土壤中HCHs迁移的影响及不同HCHs异构体间的迁移特征,以我国西南地区已停产的某HCHs(六六六)生产企业厂区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反应时间、电压梯度、w(电解质)和pH等因素对HCHs迁移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HCHs可以在电场力条件下进行有效迁移,其迁移效果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并在192 h后达到稳定;增加电压梯度可以促进HCHs的迁移,最佳电压梯度为3.0 V/cm;最佳w(电解质)为2%;HCHs的迁移效果在pH为5.07时达到最佳. HCHs由阴极向阳极迁移,不同HCHs异构体在阳极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其中α-HCH富集率最高,为210.5%~226.3%;而β-HCH、γ-HCH、δ-HCH富集率分别为72.5%~265.3%、38.5%~79.3%、57.3%~62.6%. 电动试验结束后,阴极处电导率最高,为1.2~324.4 mS/cm. P(0.6)(距阴极的标准化距离为0.6的采样点)处最低,为0.1~70.1 mS/cm;土壤pH由阴极向阳极逐渐减小,其中阴极pH为10.31~12.05,而阳极pH为0.98~4.56. 研究显示,电动因素会对污染土壤中HCHs的迁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不同HCHs异构体中,α-HCH迁移能力最强,β-HCH次之,γ-HCH和δ-HCH迁移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微塑料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该文采用批量实验研究了3种粒径(13、48、150μm)聚乙烯微塑料(PE-MPs)存在时土壤对Cd的吸附解吸行为,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探究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PE-MPs对土壤吸附Cd2+的影响表现为:抑制Cd2+的吸附,促进Cd2+的解吸,且当PE-MPs剂量较高或粒径较大时,这种影响更明显。无论是否存在PE-MPs,土壤对Cd2+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说明其过程均为受化学吸附控制的多层吸附。土壤对Cd2+的吸附机制主要为表面络合和沉淀作用,PE-MPs能覆盖土壤表面的活性位点,干扰Cd2+与土壤中含氧官能团相互作用,进而减弱土壤对Cd2+的化学吸附。PE-MPs能增强土壤中Cd的流动性,增加Cd对土壤生态系统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氧化聚合型技术(OTC)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对高强螺栓的防护效果。方法 在三亚大气腐蚀试验站开展OTC包覆和未保护的高强螺栓6 a的大气曝晒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开展腐蚀形貌和成分分析,通过质量损失试验考察OTC包覆和未保护的高强螺栓的腐蚀行为。结果 未经保护的螺栓表面生成大量棕红色的腐蚀产物,XRD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α-Fe OOH、β-Fe OOH、γ-Fe OOH、Fe3O4和Fe2O3等,其中β-Fe OOH晶体结构中含有Cl–,会加速基体腐蚀。经LSCM分析,螺栓垫片整体呈全面腐蚀状态,但同时发生局部腐蚀,最深的点蚀坑达120μm以上。经OTC技术保护的高强螺栓,仅在底部出现少量棕色物质,大部分仍呈现原有的黑色基体表面,OTC包覆螺栓6 a的腐蚀速率约为未保护螺栓的腐蚀速率1/15,OTC包覆垫片表面未出现明显腐蚀。结论 氧化聚合型包覆技术显著降低了高强螺栓的腐蚀速率,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对高强螺栓起到良好的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拟类比计算,对柳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B)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该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围居民及值班工作人员构成电磁辐射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疆核试验场周围9个地区和3个对照区近23种主要食品中的钚含量进行了分折测定。结果表明,调查区和对照区同类食品中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由食入钚所致调查区和对照区居民的有效待积剂量当量分别为7.65μSV和7.22μSV,此附加剂量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在相对应的耕作土壤中钚向植物的转移系数在0.2%~5%之间,转移系数是叶菜类>根茎类>果实类。由积分沉积密度和该地区居民膳食中钚的摄入量估箅出P23值,调查区为0.70Bq/m2,对照区为0.72Bq/m2,这一数值与UNSCEAR 1982年报告书给出的P23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吴娟  徐可欣  迟颖  周刚  王玮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617-5625
为评价导流锥式同时采样-测量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以分步采样-测量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采样分析作为参比方法,使用2类构型的仪器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进行长期平行比对监测.本文依据EN 16450标准对比对数据线性关系进行有效性评价,建立了修正的线性方程,导出了方法间不确定度评价式,结果表明导流锥式同时采样-测量结构和分步采样-测量结构的β射线颗粒物分析仪之间存在有效的线性关系.通过仪器内置修正参数浓度斜率、浓度截距修正后,在较宽浓度跨度范围(0~250μg/m3)内和足够多的比对数据(n>100)条件下,两种不同结构的仪器监测PM10和PM2.5的比对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参比方法作为X轴)均能满足EPA CFR 40part53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3个PCBs污染物封存点周边土壤为对象,详尽研究了典型电力电容器污染土壤中209种PCBs同系物含量水平、分布特性及毒性当量,了解污染土壤中PCBs的污染水平和环境风险,为PCBs污染土壤的场地修复提供支撑.对来自于3个污染场地的12个污染土样分析表明,Soil A总PCBs含量为1 705.0μg·g-1±424.3μg·g-1(n=4),高于Soil B(233.0μg·g-1±80.0μg·g-1,n=4)和Soil C(225.7μg·g-1±90.2μg·g-1,n=4),显示3种土壤均受到PCBs严重污染.不同氯代数的PCBs分子中,三氯联苯及四氯联苯含量最高.Soil A、Soil B及Soil C中PCBs的氯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3.7%±1.0%、45.5%±0.5%和44.9%±0.3%,这一比例接近Aroclor1242以及国产1号PCB绝缘油.指示性PCBs与总PCBs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线性拟合方程R2=0.998.应用指示性PCBs可有效估算总PCBs含量,简化样品分析过程.类二英多氯联苯以PCB77、PCB105及PCB118为主,三者之和占dl-PCBs的89.5%±4.0%.污染土样的毒性当量(以WHO-TEQ计)介于3.56~63.55 ng·g-1之间,显示该区域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PCB28/31、PCB33/20、PCB66/80、PCB70、PCB32及PCB18等是含量最高的PCB单体.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相比,该封存点土壤受到了高浓度PCBs污染,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