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P政策似乎与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紧密相关,它是以市场机制、持续改进、综合决策、生命周期理念和相关方参与等概念为基础.这些内容也是这两个领域的核心。而且,强调了材料的闭路循环以及与涉及产品链、污染、废弃物防治、生态设计相关方的合作、共享信息和工业生态学的特别之处。所以在本书写作时,我们认为IPP是与生态经济学、特别是工业生态学联系最紧密的一个政策。  相似文献   

2.
最终意见     
IPP不是决策者易于实施的政策.也不是不需要付出成本的事情。潜在收益,以改进环境和福利的重要增加还有经济发展而言.取决于政策实施认真和负责的程度。这自然需要作出一些重大改变.以便IPP与生态经济学与工业生态学的理论相一致.以便能产生最重大的结果。然而.结果也并不会立竿见影.因为研究产品体系需要时间,并被全部利益相关方所应用这种改变.并涉及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3.
概述和结论     
IPP政策的目标是处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处理消费问题更是令人期望.因为它至今都很少在政策制定中得到体现。此外。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不仅消费更加环境友好型的产品,而且还改变着消费的模式。在多数的政策文件中后者实际上往往被忽视.但在本书中已经为其做出了大量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政策意义     
正如在文献中所讨论的(IPP政策底线),在7.2.1小节,我们提出了环境政策的一般特征。然后。正如第3章到第6章所评议的.根据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所表现的含意.我们会讨论IPP政策和形态。这一节所给出的政策含意被组织为下面三条目标.这也是IPP政策所应承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1简介 在这一章里,我所呈现的是已经在欧盟中发展相当成熟的综合产品政策(IPP)。欧洲委员会采用IPP作为过去的产品导向环境政策(POEP),或环境产品政策(EPP)的规范术语。Jackson(1999)建议应该为相同的政策创造另一个名称,然后试着去调查各种相关概念中的不同,也应该去避免那些已经养成的坏习惯。然而,问题可能出现在:“除了已经被介绍的用于各种出版物上的相关缩写以外,IPP真正引入了那些新的东西到以前的POEP和EPP概念里?”我认为,  相似文献   

6.
3.1引言 在这个章里.我们提出生态经济学和可能对IPP政策的潜在意义。虽然生态经济学表面上与产品无关.但它为研究环境——经济问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大体上综合的框架。就这点而论.能发现洞察各种环境政策是有价值的。这对于IPP政策的例子可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政策发展期间.正如在本章的前部分所看见的。这一背景似乎已经被忽略了。这一章也为这一内容的剩余部分设定了背景。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涉及更加具体的问题,譬如工业生态学.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和在其它地方.就环境友好型的产品而言.产品导向环境政策已经有了相当成就的记录。但是.他们主要讨论了出现在前一个部分中的目标2和3.此处我们将用乘用车的案例加以说明。专题研究由四个小节组成,其中我们给出了选择汽车的一般动机为例子:一个面向产品导向政策与汽车相关问题的概述:迄今为止欧洲所有的这样的尝试的回顾:一张案例研究对IPP政策意义的列表。  相似文献   

8.
结合本章的主题.生命周期评估(LCA)和生态设计是工业生态学在微观经济领域上一个最典型的应用。这对于那些在介绍工业生态学时仅将他们所关注的焦点放在这两个部分的作者是十分重要的(例如,Graedel和Allenby1995;Anastas和Breen1997)。LCA和生态设计来自这一领域的中心.就如它们表现IPP的中心一样。它们有很紧密的关联性.如生态设计由于LCA的帮助.通过设计产品使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9.
在本书中,我们打算实现下面两个目的: 1.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作为一致的知识体用于IPP政策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最后.本书涉及的四个问题会更受益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此类研究将有益于IPP政策。  相似文献   

11.
前期研究表明,新型透水铺装通过在结构层引入毛细柱,不仅可有效提高设施在高地下水位地区应用的水文控制效果从而缓解城市内涝风险,还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从而调节城市热环境。为了探讨新型透水铺装对于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实验构建了新型透水铺装(IPP)、传统混凝土砖缝隙透水铺装(PICP)和不透水混凝土路面(CP)3种不同的停车场现场设施,基于全年实际降雨条件下监测数据,分析对比了IPP和PICP对于雨水径流水质净化的效果差异,评估了2种设施全年所排放的城市面源污染负荷。实验结果表明:与PICP设施相比,IPP对NO-3-N、TN的总污染负荷控制率分别从14.4%、37.3%提高至45.6%、58.8%,对TSS和COD总污染负荷控制率分别从81.9%、84.2%提高至97.5%和96.7%;PICP和IPP 2种设施对于TP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其总污染负荷控制率分别为82.5%、86.2%。统计结果显示,新型透水铺装IPP可明显减少NO-3-N、TN、TSS、COD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有效缓解雨水径流导...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引言     
1.1背景 每一件产品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只有很少的消费者意识到这样一个故事。而且还常常被戏剧性的曲解,但这更引发了人们对此开展调查的兴趣。这些真相详细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影响。各国的决策者已经作出了努力并向一般公众揭示这些原由。而最综合性的计划就是欧盟的综合产品政策(IPP)。IPP是面向产品的环境政策的一个实例。该政策试图减少社会通过最终产品施加给环境的压力。这一方法的创新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应用IPP图像分析软件对数码相机采集的霉菌试验样品长霉面积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测量单位标定、AOI的参数选取和使用、面积测量和计数等。结果表明,利用IPP可便捷、准确地测量长霉面积,测量结果可靠。该方法有助于对长霉等级和霉菌试验结果做出正确评定。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一小节里.我们给出了荷兰的环境政策案例.包括关于产品的概括性的和具体的两方面的内容。当荷兰产品导向环境政策被认为是最先进的政策的时候.它就已经对有限范围内‘合理的’消费的目标进行了讨论.集中针对于产品报废后的管理和产品的持续的改善。我们以选择荷兰的动机开始这一部分的讨论.然后继续对荷兰环境政策的概述。接着我们又回顾了最初提到的有关产品的政策.在最后.提出了对IPP政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向珉 《世界环境》2014,(1):32-33
<正>环境责任是负责的上市公司应履行的重要责任,环境因素也影响着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和监管部门、投资者、信息数据服务商和民间组织,以及企业自身。不同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信息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上市公司目前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情况不佳,并不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方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利益相关方的环境信息需求◆政府和监管部门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  相似文献   

16.
ISO14001标准4.4.3条款规定:“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件和回应。”又规定“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件。如决定进行外部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2.3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重要性马云主张"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根据您自己的看法,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以下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应该是(1为最重要者,2为次重要者,为每一项选择排序)(图2-2-3)●超过70%被调查者认为消费者(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约15%被调查者认为股东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其比例远低于  相似文献   

18.
日本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维彤  王一 《环境保护》2014,(20):34-38
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我国环保领域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相关的政策正处于研究制定阶段。认真研究和学习环保领域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日本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在其治污实践过程中第三方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归纳了日本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主要特征,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先进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建核电站风险信息沟通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桂珍  吕永龙 《环境科学》2013,34(3):1218-1224
随着我国近年核电产业的迅速扩张,核风险管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甚至争议的热点.核风险沟通是核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及恢复的关键要素,对核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对如何与核电站周边风险群体进行有效沟通还知之甚少.为弥补这个缺憾,作者走访了山东海阳在建核电站相关管理人员并对周边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核电发展的态度.文章描述了风险沟通的基本框架,意识到公众信任和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结果发现我国核能发展决策是由政府部门、核能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铁三角"主导的,受访者获取核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媒体,相对于其它渠道,超过51%的公众更相信政府发布的信息,更多受访者不愿意接受核风险和反对在当地建设核电站.最后提出了有效风险沟通的基本原则.研究结论对未来核电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对利益相关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监督审核(以下简称“监审”)中,如何贯彻CNAS对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和认证机构审核方案中的相关规定.是把握监审中应关注的重要证据;形成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促进受审核方EMS的持续改进。是有效监审的关键,现就相关方面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