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何理  史聪灵  马东  胥旋  刘晶晶 《安全》2018,39(8):8-11
为了提升国内地铁运营风险管理水平,本文采用事故案例统计、问卷调查、类比分析、专家研讨等方法,从人、物、环境、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地铁运营危险源辨识及评估分级优化方法,提出地铁运营危险源分类、辨识时机、辨识内容及危险源分级评估的优化改进方法,强化了评估方法中指标体系的量化值,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观性。在国内C市地铁应用中发现,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569项、637类危险源,其中人的因素占41.60%,物的因素占38.61%,环境因素占17.58%,管理因素占2.20%。99.30%的危险源属于R3和R4级,其运营风险在可接受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点和行业经验,对部分城市地铁运营系统安全风险的现状以及各类事故案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应结合本地区城市地铁运营系统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并建立科学的安全风险分类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此外,辨识事故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时,要对事故中所有相关的作业链进行全方位分析、研判,并制定相应措施,从而控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地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将BIM技术与本体技术相结合,研究其在地铁施工项目危险源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首先明确了BIM环境下地铁基坑施工危险源辨识的流程;然后根据地铁基坑本体模型及规范约束模型,构建了地铁基坑施工的安全本体,最后选取基坑临边为例,将建立的基坑临边安全本体知识导入到BIM模型中,实现危险源的自动辨识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可视化。结果表明,结合BIM技术和本体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地铁基坑施工安全知识的储存、共享,还能实现危险源的自动识别与分析,促进安全知识与施工过程的集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事故连锁风险的区域危险源辨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风险评价中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设备选择数法以及基于事故连锁效应的定量风险评价装置初选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区域性事故风险的特点,提出基于事故连锁风险的区域危险源辨识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其进行了研究.针对具体的危险源区域,通过危险源的事件树分析,事故后果模拟以及事故连锁效应破坏概率计算,获得区域内各个危险源的事故连锁风险值,根据风险值大小,在了解区域实际情况并采纳专家建议的同时,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该法反映了区域性风险的特点,对于区域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清 《安全》2024,(1):51-58
为明确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理论,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构建方法与程序,采用文献分析、定性分析、思辨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辨析双重预防机制的关键概念(风险点、危险源、风险、事故隐患),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并构建逻辑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通用的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方法与程序。分析结果显示:危险源分为根源危险源与状态危险源,险兆事件是潜在状态危险源的现实表现,风险管控的核心是防止潜在的状态危险源演变为现实的险兆事件;危险源辨识过程中根源与状态危险源分别细分为2种类型、5种表现形式,且事故隐患与控制措施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程序分为5个构建阶段,包含16项工作内容、13项输出成果。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预防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对航空安全事件进行关联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FP-Growth算法实现航空安全事件多层关联规则挖掘。首先,采用Pawlak属性重要度约简算法对航空安全事件属性进行约简,结合航空安全领域本体中事件属性的概念层次结构对属性编码;通过引入跨层次频繁项和修补项改进FP-Growth算法,每层设置不同的支持度自底向上对编码后的多层次属性进行挖掘,最后得到事件原因、事件结果、运行阶段、事件类型等多种事件属性之间的多层关联规则。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航空安全事件的关联分析,为减少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提供语义服务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化工企业中通过系统科学辨识危险源,针对危险源安全控制数据,采用OPC通讯接口标准,利用网关机和防火墙隔离技术,实现安全的与生产系统数据链接,建成危险源实时监控与应急预警信息系统的有效链接;通过Web实时画面对现场危险源数据进行监控,数据出现波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中的应急措施,利用移动公司的企信通服务,利用面向对象语言采用Socket接口编程,自主开发短信模块接口程序;通过系统调用预警模块实现短信监报功能,应用短信瞬间发布应急预警指令,为应急处理赢得时间,有效地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钻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和安全因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首先对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及客观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第二,评价危险源危害因素主次;第三,采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对车辆伤害、登高作业、防雷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安全及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表明,福建省121地质大队采用该方法对钻探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实现了钻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吴爱香 《安全》2014,35(4):51-52,55
正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是企业预防重大事故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政府主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分级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目前,危险化学品企业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的标准是《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则是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附件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尽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都有各自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0.
孙爱冬  周艳 《安全》2021,42(1):62-68
为优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本文根据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和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采用危险源辨识、事故因果连锁论、安全风险分级和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阶段子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性的危险源辨识、辨析临界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事件、各事件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和安全管理资源分配等问题。结果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理论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形成企业自查自改自治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对风险管控的效果;并且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方法对管理资源的利用更为科学,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危险源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一步。为提高煤矿危险源辨识的准 确性和效率,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能够及时处理,提出了基于三维可视化 危险源和危险源反馈闭环处理的解决思路,应用Java 技术,MySQL 数据库和Android Studio开发工具,构建了基于C/S架构的三维可视化危险源风险预控智能手机管理系统 。通过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实施,能够使煤矿危险源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减 少或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这种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为提高风险预控管理工作的效率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向科学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挖掘管制运行风险信息和隐藏规律,实现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以某管制单位2004—2019年共269条管制原因不安全事件数据为挖掘语料,在考虑上下文语义的基础上,运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挖掘管制运行风险主题及关键词,使用Word2Vec挖掘主题之间、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可视化工具NETDRAW构建语义网络将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表明:LDA主题模型可以通过运行数据实现对管制运行风险的高效提取和深层挖掘,挖掘到管制人为因素、特情处置、地空配合、班组资源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环境、管制指挥共7个主题,其中管制人为因素主题是核心主题,与其他主题都具有较强的相互关联;Word2Vec和语义网络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挖掘风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题的重要度排序,识别关键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煤矿企业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能力,以典型煤矿企业为例,深入分析企业重大灾害的孕灾环境与类型,确定诱发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构建以“安全文化理念”为1个核心,涵盖“组织”“制度”“人员”“技术”“信息”“装备”“资金”7个要素以及“危险源预控”和“灾害应急救援”2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最后,利用事故树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评价某典型煤矿企业历年来的灾害事故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保障体系的持续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煤炭行业企业开展重大灾害预防与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煤自燃过程的精细分级与自燃隐患的精确预警,保障井下煤自燃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和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以甘肃王家山矿202工作面煤样为测试对象,采用煤自然发火试验与程序升温试验手段模拟煤体自然发火过程.测定煤自燃指标气体等特性参数数据,分析相关指标气体特征,将煤自燃过程划分为稳定、波动和剧烈反应3大区间.通过处理指标数据以...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施工情境中危险识别注意资源动态投入分配规律,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挖掘危险识别注视轨迹序列,以表征注意资源投入分配变化,并采用k-means聚类、注视熵、Needleman-Wunsch全局序列对齐算法和统计等方法,深入挖掘注意资源在危险目标中投入和分配等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事人危险识别各阶段注意资源呈现从显著目标到高危目标的投入变化趋势,危险识别注意资源分配随情境复杂因素呈现零散、均匀的空间特征,分配无序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改良企业既有隐患排查治理方法,提高辨识效率,提升整改效果,应用并优化数据流滑动窗口模型、等价类变化算法、变化挖掘算法等数据挖掘技术,构建1种关联隐患预警方法,该方法以企业历史隐患数据为基础,通过挖掘实时隐患数据的关联规则,发布关联隐患的类型、存在可能性和变化模式等预警信息,指导企业进行针对性排查和整改。最后,以72家安全管理性质相似企业的28 957项隐患数据为例,验证该方法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挖掘关联隐患类型及其变化模式,而且预警准确率随置信度水平提升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杨伟利      魏全德    曲效成    刘维信  张假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12):107-113
针对目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类型复杂且治理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提出了“分类防治”的思路,围绕导致孤岛工作面冲击的高应力这一本质原因,并综合考虑覆岩运动、地质构造、开采、空间等因素,基于防冲对孤岛工作面进行分类;将孤岛工作面分为充分采动、非充分采动、充分-非充分采动、立体、“隐性”和复合型6种类型;将该分类方法应用于孤岛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实施分类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可有效控制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18.
特种设备监管机构在监督检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为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增强监管针对性,提高检验效率,应用并优化关联规则挖掘、社区发现、可视化等数据挖掘技术,构建1种宏观安全风险预警方法。该方法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挖掘单台设备微观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整类特种设备宏观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以2008—2016年全国长管拖车检验数据为例,进行应用实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区域范围、缺陷类别等多种宏观指标进行预警,指导针对性监管与检验。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气化行业职业健康风险影响因素不确定及模糊的特点,建立了职业健康风险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模糊数学与贝叶斯网络相耦合,模拟事件概率,找出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煤气化行业中存在的多种风险因素,应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集理论模拟了根节点的发生概率,得出职业健康风险概率的预测值;应用贝叶斯网络反向推理的功能计算根节点后验概率并排序,确定了薄弱环节。该模型不仅能解决概率缺失情况下的风险量化推算问题,定量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还可以实现关键因素的识别,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为职业健康风险预防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煤矿防治水管理水平,预防和消除矿井水害,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中性值作为参照对象对矿井水害风险进行实时评判的方法。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建立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涌水量标准分数、突水预兆、采掘面位置、探水结果为准则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评价指标赋权。依据制定的水害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和监测监控数据并结合其权重得到水害评价总得分。通过总得分与中性参照分数比较得出预测结果:水害评价总得分大于中性参照分数,证明水害的威胁小,分数越高越安全;反之则水害的威胁较大,分数越低越危险,这时需要加强防治水的力度,令评价分数管控大于中性参照分数。这种方法依赖于井下监测监控数据进行量化评价,能实时、客观、全面且准确地反映煤矿水害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