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2006~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对升钟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累积概率密度模型对升钟水库富营养化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升钟水库水质呈上升趋势,水质状态为Ⅱ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富营养逐步向中营养转变,水体中的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分析表明总磷是升钟湖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因子,未来5年内升钟水库的大坝断面有富营养化的中度风险(58.78%)。为控制环境风险,针对性提出防治升钟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参照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指标,选取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透明度(D)等5项指标,对升钟水库2006--2010年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指数,埘排序为3.231_2010〈3.741_2009〈4.042_2007〈4.35_2006〈4.652_2008(指数越大,水质越差);升钟水库近5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2008年的指数最大,富营养化最严重,2006-2008年水质指数呈波动变化,2009年、2010年水质有所改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k随时间t变化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为:I_wq=-0.1372t2+550.8t-552742;升钟水库水体氮、磷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3.
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4项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干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升钟水库2004~2010年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合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总磷(TP),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2008年水质最差,2010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7年Iwq的平均值Ave(Iwq)=3.393,Ave(Iwq)未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近7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在不同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通过计算2006年N、P污染负荷,TN、TP入库主要源于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升钟水库TN、TP是合理容量的1.97~2.32倍。应严格控制水库网箱肥水养殖。研究结果对指导升钟水库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升钟水库近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探讨了库区的水质现状和营养盐变化趋势及污染治理措施成效。数据显示,与2006年相比,升钟水库营养状况由轻度富营养向中营养发展,2014~2018年稳定在中营养状态。2014年起,TP、TN快速下降,受上游输入污染、旅游污染等影响,TP2016年开始上升,TN2017年开始上升;受农业面源污染、地表径流等因素影响,CODMn2015年起呈持续上升趋势。升钟水库的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仍需采取有力控制措施,防止水体向富营养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历效应是旅游活动在年内变化的时间节律,主要体现在季节效应、节日效应和周末效应。基于景区级别—旅游客流量模型,收集新疆吐鲁番4景区连续3年的逐日客流量数据,通过构建3个指数模型测算效应值,以分析景区级别与日历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吐鲁番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景区级别越高,淡旺季差异越大;五一和国庆节日效应最高,景区级别越低,节日效应越显著,长假期有明显的节前和节后效应;周末效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景区级别越低,周末效应越高。最后,从气候变化、节假日制度和作息制度探讨了旅游日历效应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桓仁水库是辽宁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定期了解桓仁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保护水源地水质有重要意义.利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十三五"期间桓仁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南丹县天生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多样性指数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库水体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和营养化变化趋势均呈现坝址下游库尾上游库区内。针对水库水质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库区底泥治理、生活面源治理、农业面源治理等方面,提出保证水源水质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涪江流域遂宁段生态环境监测与水质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涪江遂宁段河流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对水体中基本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粪大肠茵群数、浮游藻类组成等生物指标进行了监测和综合分析,并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境内香山和郭江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污染指标总氮、总磷和BOD;超标倍数分别为0.76、0.26、0.02和0.39、0.24、0.03;跑马滩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总氮和BOD,超标倍数为0.08、0.13;米家桥和老池属于Ⅲ类轻度污染;总氮、总磷和BOD,断面超标率分别为60%、40%、60%。此外,各监测断面水体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及藻类组成均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与水质理化指标基本吻合。细菌总数变化趋势为郭江〉跑马滩〉香山〉米家桥〉老池,郭江细菌总数2.36×10^7cfu/mL,比跑马滩、香山高、米家桥和老池分别高23.7%和41.5%.56.25倍和65.5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2年4月~2013年3月九寨沟白水河不同断面水样分析,研究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的含量变化,并对铬、镉、硒、铜、汞、锌、铅、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显示:镉、铜、汞、锌、铅均未检出;对铬、砷、硒、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有检出项目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水样中铬、砷、硒、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全年监测平均浓度分别为0.294μg/L、0.024μg/L、0.084μg/L、0.187mg/L、0.695mg/L,用国家水质环境标准的一级标准,所有监测点位(PN〈1)未超标。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高锰酸盐指数在4月、7月、10月P,〉1,属于轻度污染,初步推断人为活动所致。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九寨沟水质依然较好,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现状,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5种,其中原生动物27种,轮虫32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以秋季密度最大,冬季最小,水平变化以6#点密度最大,2#点最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老鹰水库水质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评价老鹰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三台鲁班水库属于大型湖库,多年来除具有特色景观作为旅游景点外,主要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业。随着时间的延续,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库的自净能力越来越差,使有机物污染不断加重,水质越来越差,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对水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近年来,为了改变湖库水环境质量,调整转化湖库功能,恢复水环境质量,加强了对其水质的监测,其中的营养状态指标是湖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结果,除秋季和冬季个别月份外,其余各月均有测点达到轻度富营养化及中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3.
高原 《四川环境》2012,(4):87-89
本文通过多年滇池底泥的采样监测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对数衰减模型评估滇池的底泥质量状况,希望摸清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评价其对水生生物的风险,为底泥疏浚、截污护岸的滇池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以地积累指数法评价,(1)滇池监测断面底泥质量呈现轻度污染,镉出现一定程度富集,汞在个别监测断面也出现富集情况;(2)6种重金属污染排序为镉>汞>铅>铜>铬>砷;(3)从监测断面来看,海口西污染程度较重,滇池南底泥质量较好。采用对数衰减模型评价,(1)滇池监测断面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生物风险,应引起重视;(2)从产生可以观察到毒性效果的可能性大小看,6种重金属潜在危害可能性排序为砷>铅>铜>铬>镉>汞;(3)从监测断面来看,白鱼口和观音山中潜在危害可能性大。从富集污染程度分析,海口西监测断面的底泥污染最重,可考虑在海口西监测断面附近进行一定的底泥疏浚工程。从而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滇池监测断面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生物风险,应引起重视,但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杨蓉 《四川环境》2010,29(1):34-42
本文主要研究升钟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对策问题。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评价升钟水库的环境质量现状;接着,对库区的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污染物消减计划;最后,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A priori assessments of a site's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capacity for accommodating tourism are less common than tourism impact studies. A priori evaluations can provide a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of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o-cultural forces, which shape the prospect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t the host destination, and can avert adverse impacts of tourism. We conduct an a priori assessment of the biophysical environment of Pulau Banggi, in the Malaysian state of Sabah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We characterise baseline conditions of the island's marine biodiversity, seasonality, and infrastructure. We then evaluate how existing biophysical conditions will influence options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we suggest conditions, if there are any, which constitute a limit to fu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compatibility for recreation and resilience to visitor impacts. We find that the biggest constraint is the lack of adequate water and sanitation infrastructure. Blast fishing, although occurring less than once per hour, can potentially destroy the major attraction for tourists. We conclude that while Pulau Banggi possesses natural qualities that are attractive for ecotourism, financial and institutional support must be made available to provide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that will enable local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 prospects for future sustainable tourism.  相似文献   

16.
中水回用是提高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的主要形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人工湿地既具有景观价值,又有污水处理功能。可以为市政绿化、农田灌溉景观提供水资源。经人工湿地处理的中水水质,出水水质符合我国的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相似文献   

17.
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来自于游客的满意度,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深刻影响着旅游景区的发展潜力与能力.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是当前旅游景区管理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旅游景观、价格感知、餐饮服务、交通状况、住宿、娱乐、购物、游览、经营管理9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急需改进因素、次要改进因素、锦上添花因素和竞争优势因素,针对急需改进因素提出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8~2009年对升钟水库的逐月监测结果,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湖泊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和密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目前处于中营养状态,但在初夏和秋季由于温度和降水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可达到轻度富营养,其程度随季节变化明显:初夏和初秋形成高峰,冬、春季为低谷。从生物群落分析,浮游植物种类及密度在不同季节差别较大,初春及夏季的较其他季节多、冬季最低,优势种为蓝绿藻和硅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