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大气中卤代烃含量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大气中多种卤代烃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方法.选择的色谱分离柱有气液色谱柱25%DC-200 Chromosorb WAW DCMS(60—80目)和气固色谱柱carbopack CHT(80—100目).在等温条件下,以直接采样和直接进样方式分别测定了大气中多种卤代烃成份,并且比较了两根色谱柱的分析结果间的差异.在北京地区初步测定了主要的卤代烃如CFC-11,CFC-12,CHCl_3,CH_3CCl_3,CCl_4,CHCl=CCl_2和CCl_2=CCl_2的含量,其各自相应的浓度分别是127±24,275±12,49±32,80±27,60±18,8±2和30±17ppt(V/V).  相似文献   

2.
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于2016年7月4—16日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6种常见的挥发性卤代烃(CFC-11、CFC-12、CH2Cl2、CCl_4、C_2Cl_4、CHBr3)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同时,测定了大气中的CCl_4、CFC-11、CFC-12和C_2Cl_4浓度.结果表明,受陆源输入、水团及生物作用因素的影响,海水中6种VHCs的浓度分布总体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受地理位置和水文等条件影响,不同的VHCs垂直分布有所差别,但浓度的高值区出现在0~20 m水体中.相关性分析表明,CHBr3与Chl-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CHBr3分布受到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CCl_4、C_2Cl_4与CFC-11显著正相关,推测三者拥有相似的来源.另外,分析结果显示,CHBr3与pH之间没有相关性.大气中除CFC-11外,CCl_4、CFC-12和C_2Cl_4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全球平均值.大气中4种VHCs浓度分布表现出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近岸的陆源污染及大气的扩散输送是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上方大气VHCs的重要来源.采用双膜模型估算了卤代烃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大气中CCl_4、C_2Cl_4、CHBr3、CH2Cl2的源.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工业废水中的油、苯酚、芳香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铝、银、汞等金属离子时,首先要萃取分离,再用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萃取分离中普遍采用CCl_4或CHCl_3萃取剂。这两种试剂是大部分有机物及金属离子(萃取剂中还需加入双硫腙)的最佳萃取分离剂。但是CCl_4和CHCl3_都是有毒溶剂。因此,将使用后的废溶剂直接排放掉会造成二次污染。如何处理废CCl_4和CHCl_3溶剂的问题已成为很多实验室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体遭受挥发性有机污染事故,设计"喷淋-曝气吹脱"组合处理工艺,并建设岩溶地下水CCl_4污染治理示范工程,进行效能评估。运行结果表明:随着气水比的增大,水体中CCl_4的去除率逐步增大,尾气中CCl_4的质量浓度逐渐减小。在原水ρ(CCl_4)为11.30μg/L条件下,气水比为5.75时,出水可稳定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要求(2μg/L),此时尾气中ρ(CCl_4)为0.672 mg/m~3,远低于GB 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CCl_4排放限值(20 mg/m~3);CCl_4去除率与气水比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当CCl_4出水ρ(CCl_4)为2μg/L时,气水比为5.48。罗茨风机压缩空气做功,曝气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岩溶地下水体发生脱碳酸作用,产生结垢;在保证出水达标的条件下,系统新增直接运行成本为0.058元/m~3。针对现有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Halong为何物,它的命名和用途。 Halong是什么?Halong(哈龙)是消防灭火剂的代名词,就如Freon(氟里昂)是工业致冷剂的代名词一样。Halong是英语Halongenated hydrocarbor(卤代烃)的简写。美国消防词典上说:Halong,是一个人为编出来的普通代号,它代表几种卤代烃,其中这三种CCl_4(四氯化碳),CH_2CIBr(一氯溴甲烷,Halong1011),CF_3Br(三氯溴甲烷,Halong 1301)作为灭火剂效果最好。Halong1211(CF_2CIBr三氟氯溴甲烷),1202  相似文献   

6.
环境空气中卤代烃作为挥发性有机物的子类,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危害人体健康,为了解典型工业城市环境空气中卤代烃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于2021年夏季和冬季使用5800-GM型挥发性有机物气质联用在线分析仪(GC-MS/FID)对淄博市环境空气卤代烃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①夏季和冬季卤代烃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9.0×10?9和7.6×10?9,其中,限制卤代烃(《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长期管控且淘汰物种)占比分别为16.2%和19.2%,且限制卤代烃体积分数基本不存在昼夜差异;非限制卤代烃(《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未列入管控的物种)占比分别为83.8%和80.8%,其体积分数呈早晚高、中午低的双峰结构. 夏季和冬季体积分数较高的物种均为二氯甲烷、一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三者占比之和在夏季和冬季分别为68.7%和63.4%. ②环境空气卤代烃的主要来源包括溶剂使用源、氟氯烃储库泄漏源、化学原料药源和工业排放源,其在夏季贡献率分别为40.3%、30.0%、16.0%和13.7%,在冬季贡献率分别为31.3%、30.6%、24.5%和13.7%. ③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甲烷是具有致癌风险的主要卤代烃物种;工业排放源是造成致癌风险的最主要来源,在夏季和冬季贡献率分别为32.7%和46.6%. 研究显示,淄博市夏季和冬季环境空气体积分数较高的卤代烃为二氯甲烷、一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溶剂使用源和工业排放源分别为卤代烃和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开封市冬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基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在线监测站获取的大气VOCs组分数据,阐述其VOCs污染特征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利用PMF模型解析出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冬季开封市ρ(VOCs)平均值为(104.71±48.56)μg·m-3,其质量分数最高为烷烃(37.7%),其次为卤代烃(23.5%)、芳香烃(16.8%)、 OVOCs(12.6%)、烯烃(6.9%)和炔烃(2.6%).VOCs对SOA的贡献平均值为3.18μg·m-3,其中芳香烃贡献率高达83.8%,其次为烷烃(11.5%);开封市冬季VOCs的最大人为排放来源为溶剂使用(17.9%),其次为燃料燃烧(15.9%)、工业卤代烃排放(15.8%)、机动车排放(14.7%)、有机化学工业(14.5%)和LPG排放(13.3%);溶剂使用源对SOAP的贡献率达到32.2%,其次是机动车排放(22.8%)和工业卤代烃排放(18.9%).可见,降低溶剂使用、机动车排放和工业卤代烃排放的...  相似文献   

8.
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卤代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水中卤代烃的测定方法,大致有3种:液上空间法、气体吹脱法和溶剂萃取法。这些方法各有长短。溶剂萃取法简单,富集效果较好,但对溶剂纯度要求颇高;气体吹脱法的实验装置颇为复杂,难以推广。根据实际情况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2017年8月4—7日在上海市及周边城市发生的臭氧污染过程,结合30个采样点连续4 d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苏玛罐样品分析数据及O_3和NO_2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此次污染过程的O_3和NO_2的时间变化特征、VOCs组分及臭氧生成潜势(OFP)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VOCs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期间,上海市的O_3和NO_2平均浓度水平总体均高于周边的5个城市.VOCs均值浓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为西北部高于东南部,上海市VOCs均值浓度为48×10~(-9),相较周边城市处于中间水平.上海市各类VOCs浓度为OVOCs烷烃卤代烃芳香烃烯炔烃,OFP贡献为芳香烃烯炔烃烷烃OVOCs和卤代烃.VOCs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溶剂使用、化工和石化工艺过程是上海市VOCs的3个主要来源.结合VOCs来源解析与OFP的贡献分析,控制上海市臭氧污染需重点削减溶剂使用和化工工艺过程中的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等芳香烃的排放,同时加强机动车和石化工艺过程中丙烯、乙烯和乙炔的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城镇-常州市武进区地表水和5类排放源(市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分散式工业废水和水产养殖废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水平,通过密集采样点设置的全年采样,揭示了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特征,探讨了排放源对地表水的影响,初步识别了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地表水中目标卤代烃的含量在相似文献   

11.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mbient temperature injection and frozen-trapped technique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halocarbons over Beij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such as CFC-11, CFC-12, CHCl_3, CCl_4, CH_3CCl_3, CHCl =CCl_2, and CCl_2=CCl_2 were measured and their concentrations are 109±8, 234±13, 47±22, 97±24, 88±29, 11±1 and 17±3 (pptv),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文献[1]报道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银也是一种致癌物。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处(USPHS)和环保局(EPA)规定饮用水中银含量应低于50μg/L。因此银的环境监测愈来愈为人们所关心。研究一个适用于监测环境中痕量银的灵敏快速分析方法,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水体中痕量银的测定,目前主要沿用双硫腙萃取比色法和无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前者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差,需用CCl_4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操作繁琐。后者方法虽然灵敏、快速,但仪器设备昂贵,一般实验室不易办到。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并改善饮用水质,在1991年第4季度至1993年第1季度,于某市水源水和水厂出厂水中采水样,每季度采集1次,每站位同时取两份,一份测定卤代烃的含量,一份用于处理蚕豆根尖并计数根尖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水厂出厂水中卤代烃含量比水源水的高,尤其是四氯化碳,各水厂出厂水中卤代烃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发现水源水、水厂出厂水中四氯化碳含量与致突变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抚顺页岩油轻柴油进行了化学法精制研究,经过上千次实验室实验,确定用极性复合溶剂和醇类复合溶剂联合精制法为最佳生产方案,油品各项理化性质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卤代烃活性概述 活性特点: 1.烃分子中的氢被卤素取代后的化合物称卤代烃,一般用(R-X)表示.X表示卤素(F、Cl、Br、I).按卤素所连接的烃基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与卤代芳香烃;按卤代烃分子中所含卤素的数目,又可分为一卤、二卤、多卤代烃;按卤素所连接的碳原子不同,又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卤代烃.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卤代烃的形成和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卤代烃形成的各种条件及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加氯量多时卤代烃形成多、水温高时卤代烃生成快、加凝聚剂后因pH值下降能控制卤代烃形成、加氨氮后生成氯胺可进一步降低饮用水中的卤代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VOCs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丹  解强  张鑫  王海林  闫志勇  杨宏伟  郝郑平 《环境科学》2016,37(10):3693-3701
采用低温固体吸附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对以雾霾期为标志划分的4个阶段的VOCs浓度水平与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正矩阵因数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对VOCs的可能来源进行解析,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VOCs的日均浓度为332.34μg·m~(-3),苯系物和卤代烃在研究区域大气环境的VOCs中含量占主导地位;冬季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为溶剂/涂料使用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区域所检出的致癌性VOCs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EPA给出的风险限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饮用水消毒过程 卤代烃形成的各种条件及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加氯量多时卤代烃形成多、水温高时卤代烃生成快、加凝聚剂后因pH值下降能控制卤代烃形成、加氢氮后生成氯胺可进一步降低饮用水中的卤代烃。  相似文献   

19.
卤代烃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卤代烃已有报道,但对八种卤代烃混合物的分析方法报道尚少。本文介绍八种卤代烃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实验方法一、仪器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卤代烃己有报道,但对八种卤代烃混合物的分析方法报道尚少。本文介绍八种卤代烃混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日本JGC20K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二、固定液的选择实验方法仪器在色谱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某市自来水公司所属各水厂及部分补压井进行了卤代烃含量的调查。出厂水中均能检出氯仿、四氯化碳、一溴二氯仿、二溴一氯仿,总量在ppb水平。 饮水中卤代烃主要来自天然水中的腐殖酸,如黄腐酸(fulvic acid)、棕腐酸(hum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