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紫外为光源,O3和H2O2作氧化剂分别对含酚废水进行光氧化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光氧化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苯酚,在适宜条件下90min内苯酚去除率达到90%以上。试验表明,光氧化法是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牛骨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牛骨基炭,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牛骨炭对水中Hg(Ⅱ)的吸附效果并确定了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骨炭对Hg(Ⅱ)的最佳吸附时间约为2h、吸附温度为25℃、pH值为1、投加量为0.1g、吸附溶液的最大初始浓度为600mg/L,其最大吸附容量Q^0为43.1mg/g,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通过BET分析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了牛骨炭的孔结构参数及形貌特征,经分析,所制备牛骨炭的孔径分布为中孔。  相似文献   

3.
以改性亚麻为吸附剂,含有染料甲基紫的溶液为模拟废水,考察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利用响应面设计实验,分析改性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吸附剂吸附量和去除率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温度55℃、吸附时间120 min,吸附剂用量为0.1 g条件下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39.65 mg/g和99.26%。  相似文献   

4.
水中苯、笨酚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共同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中苯和苯酚在系列有机膨润土上的共同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有机膨润土对混合溶质水溶液中极性有机物苯酚的吸附能力强于对单一溶质水溶液中2种有机物的吸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吸附能力。协同吸附作用主要由吸附态的有机物进一步增强了有机物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分配作用所致。溶液中高浓义苯酚的存在使有机膨润土对苯的吸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硝酸镧改性聚丙烯酸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为原料,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得聚丙烯酸树脂(PAA),用于制备表面粗糙、介孔丰富的镧(Ⅲ)改性聚丙烯酸复合树脂(La-PAA)。试验表明,当500 mg/L氟离子溶液pH值为5、吸附时间为300 min时,La-PAA对氟离子的去除率在90%以上。Langmuir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氟离子在La-PAA上的吸附等温线,最大吸附量为159.24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6.
苯酚-次氯酸钠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硝基铁氰化钾存在下,氨在氢氧化钠介质中与苯酚、次氯酸钠反应,其产物靛酚在滴汞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NH3-N在0.003~0.22mg/L范围内,导数峰电流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环境水中NH3-N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在97%~105%之间,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改性沸石吸附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HDTMA)制备改性沸石,研究了改性沸石吸附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2,4-二氯苯酚(2,4-DCP)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绘制了改性沸石吸附2,4-DCP的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8.
沸石在净水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活化沸石去除水中大肠杆菌、苯酚、氯仿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果表明:沸石去除大肠杆菌效果显著,去除率高达99.9%,滤速对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对是否采用活化剂进行预处理及活化剂种类对沸石吸附容量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污泥、磷尾矿和赤泥为原料制备陶粒,用盐酸、硝酸和柠檬酸进行改性,研究陶粒对水中Pb2+的吸附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表面基团、零电荷点(pHPZ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陶粒对Pb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或硝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更好,柠檬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低于未改性陶粒。酸改性陶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酸性基团含量多、等电点低等特点,对Pb2+的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可用作含Pb2+废水的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几种大孔树脂的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MC效果的比较,发现BS树脂对MC-RR和MC-LR的去除效果都很好,优于其他型号的树脂,静态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适当减小溶液的pH有利于树脂吸附MC,在pH:5,BS树脂对MC-RR和MC-LR均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活化沸石去除大肠杆菌、苯酚、氯仿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结果表明:沸石去除水中大肠杆菌效果显著,去除率高达99.9%,滤速对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对是否采用活化剂进行预处理及活化剂种类对沸石吸附容量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零价铁(nZVI)做形态表征,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nZVI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评价nZVI处理含铬污染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溶液中H+会促进nZVI对Cr(Ⅵ)的去除,去除过程符合拉格尔格伦二级动力学模型,前10 min nZVI对Cr(Ⅵ)的去除率在96%以上,1 h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nZVI对Cr(Ⅵ)的去除是先吸附后还原,并在nZVI颗粒表面形成Cr-Fe膜结构。实际电镀废水中nZVI投加量为20 g/L,反应1 h后水溶液中大部分重金属被去除。  相似文献   

13.
基于Berthollet反应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硝基铁氰化钾存在下,氨在氢氧化钠介质中与苯酚、次氯酸钠反应,其产物靛酚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的吸附波,NH3-N在0.003~0.22mg/L内,导数峰电流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环境水中NH3-N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105%,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聚合硫酸铁处理终端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聚合硫酸铁处理终端焦化废水的最佳投药量和 p H值 ,讨论了影响其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处理后出水 COD、浊度的去除率达 80 %以上 ,对酚、氰的去除率可达到 40 %、5 0 %。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液液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固相萃取膜法、动态活性炭吸附法和固相萃取小柱法的试验效能,最终选择固相萃取小柱法作为测定水中7大类27种SVOCs的前处理方法,并对其进一步优化。试验表明,该方法在10.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3 1μg/L~0.03μg/L,空白加标样的回收率为70.9%~93.8%,RSD≤11.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可控合成了磁性Fe 3O 4@SiO 2和Fe 3O 4@SiO 2@Cu^2+球状核壳介孔材料,研究了模板剂的种类及去除方式对形貌的影响,并将材料用作固相萃取剂选择性吸附水中微囊藻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来研究其对MC-LR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模板剂更有利于壳层的形成,3次乙醇振荡萃取的方式对于两种材料均可达到很好的模板剂去除效果,对MC-LR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而马弗炉煅烧方式则适用于Fe 3O 4@SiO 2@Cu^2+介孔材料的制备。太湖水样中MC-LR的去除实验表明,两种材料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水样处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并考察了p H和磷酸根2个因素对Cu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对Cu2+的吸附反应速率可明显分为快、慢2个阶段,快速阶段主要是Cu2+结合在高亲和力位点,而慢速阶段则是结合在低亲和力位点。提高溶液p H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降低溶液p H则将抑制Cu2+的吸附,这主要是因为p H可通过改变水稻土表面电荷的性质以及溶液Cu2+的形态来影响吸附反应。提高离子强度,将降低低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而对高p H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这表明水稻土对Cu2+存在很大比例的专性吸附。溶液中磷酸根的存在,可促进水稻土对Cu2+的吸附。本文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认识Cu2+在水稻土中的土壤环境行为及其污染控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氯化苄的方法。选用GDX502大孔树脂或C18小预处理柱吸附浓缩地下水中氯化苄,用苯洗脱,洗脱液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方法回收率为864981%,变异系数<8%。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苯胺-邻氨基酚共聚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该材料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水中Cr(Ⅵ)有良好的去除效果,25°C时其吸附容量可达200.6 mg/g;该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pH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大,pH 2.0~5.0范围内吸附效果较好。利用1mol/L HNO_3洗脱液对吸附之后的共聚物进行脱附,脱附效率可达94.2%。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法表征炼油厂外排废水中的有机组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水中的有机组分划分为悬浮性有机物(SOC)、溶解性可吸附有机物(EOC)及溶解性不可吸附有机物(NEOC)三类.分别用G3型耐酸滤过漏斗及GDX-502树脂分离和富集了某炼油厂生化处理外排废水中的SOC及EOC,漏斗滤出的和GDX-502树脂富集的有机物分别用二氯甲烷洗脱和Soxhlet提取,提取物经干燥、浓缩后,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废水TOC为27.4mg/L,SOC、EOC及NEOC分别占44.5%、28.1%及27.4%.SOC中共鉴定出有机组分44种,包括正构烷烃21种、异构烷烃15种、烯烃6种及环烷烃2种,其中Ci5-C28正构烷烃的含量相对较高;EOC中共鉴定出有机组分78种,包括脂肪烃18种、芳烃12种、苯酚类10种、吡啶类7种、醇6种、酮10种、醛2种、酞酸酯3种及其它化合物10种,其中苯酚类、邻苯二甲酸正丁酯及1-甲基环己醇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