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提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 ,探讨各方案的适应性及选择最佳方案 ,以期对自动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MnSO 4 作催化剂快速测定水中C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酸性条件下,以MnSO4代替Ag2SO4作催化剂快速测定水中COD的方法.考察了K2Cr2O7用量、MnSO4用量、H2SO4浓度、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和最佳测定范围.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与重铬酸钾法作对比试验,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由于BOD_5的测定受多种因素(如pH、菌种及其活性、温度、毒性物质浓度及溶解氧浓度等)的影响,测定者很难把握自己是否采用了最佳测定条件,因此,通常将质控样品(或叫标准样品)与未知样一起测定,以检查系统误差的大小。实际应用中,如果所测得的质控样的值与其保证值有较大差距(一般偏低),而又无失误发生,就有理由认为此次测定未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弃去该次所得的BOD_5值并检查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条件实验确定烘箱加热法的恒重条件,确定微波加热法、红外加热法和烘箱加热法测定固体废物水分含量的最佳样品称取量。采用3种方法的最佳条件分别测定了10余种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的水分含量,比较了3种方法的测定时间、精密度和测定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烘箱加热法的最佳恒重条件为前后2次测定差值不超过最终测定质量的±0.1%。烘箱加热法最优称样量范围为25~45 g,红外加热法和微波加热法的最优称样量分别为3.0 g和2.5 g。烘箱加热法所需测定时间最长,约8~28 h,红外加热法和微波加热法所需测定时间分别为4~65 min和1~2 min。3种方法中烘箱加热法精密度最好,且样品水分含量越高精密度越好,烘箱加热法、红外加热法和微波加热法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0.31%~12%、4.6%~18%和1.1%~22%。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3种方法测定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用对氨基苯甲酸和8—羟基喹啉作为重氮化和偶联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亚硝酸根。试验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确定了测定亚硝酸根的最佳条件。该方法可以测定浓度在0.01—2.5μg/ml的NO_2~-,测定结果变异系数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元素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元素磷时盐析剂、振荡次数(幅度)、振荡时间和干扰物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及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总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选出水体中含氮化合物转化成硝酸盐氮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测定了多种含氮化合物转化成硝酸盐氮的百分率、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0.1N HNO3抗坏血酸-NaI作基体改进剂测定海水中Pb的方法,讨论并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仪器最佳条件下,以0.1N HNO3抗坏血酸-NaI作基体改进剂可有效消除海水基体干扰,检出限为1.2μg/L,实际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加标回收率为95%~104%.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饮用水源地中苦味酸分析测定的新方法,将10 ml水样中的苦味酸氯化后,以二氯甲烷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D)测定水中苦味酸的含量,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时间为4 min,最佳萃取剂用量为1.5 ml,该法能快速而有效的提取并测定水中苦味酸,检出限低(0.4μg/L)、精密度(RSD=1.8%)和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93.16%)、标准曲线线性(r=0.999)较好,能满足饮用水源地水中苦味酸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找到含砷试样保存的最佳条件,我们设计了不同试样、不同浓度、不同酸度、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容器等条件的贮存方案,对24种含砷试样进行了近半年的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对室温保存的含酸试样等做了大约贮存一年的稳定性考察。此研究不仅对研究方法和准确精密的测定是必要的,而且为大量样品的监测和大规模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40K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用此方法测定水溶液中^40K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所得结果最接近标准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用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废水中镍的最佳条件,并与不用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不用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测定灵敏度高,其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氨,对实验中的干扰因素,最佳试剂组合,测定下降,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就膜分离紫外法快速测定二氧化氯作了一些探索。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 ,当分离装置长度为 1 m时 ,选用合适的分析程序 ,测定环境样品中二氧化氯所需的时间为 5 5~ 70 mi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无水乙醇代替N-N二甲基甲酰胺,比较了2种试剂对测定的影响,并就实验条件对测定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此法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废水的可生化性,选用废水的K值,算出生化需氧量近似值找出生化需氧量的最佳测定量程,直接投样测定,操作简便,准确可靠,读数直观,并可连续测定,在工业废水中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中铬的测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测定方法,以铵盐作基体改进剂,可以有效地抑制铁与镍对水中铬的干扰。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对混合标准样进行了对比测定,获得了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水温、显色剂的用量及pH对游离性余氯测定的影响,优化选择最佳测定条件为控制水样pH<8,水温25℃,显色剂用量2.5 ml,加入显色剂后立即比色测定游离性余氯。在此条件下,测定3种生活饮用水游离性余氯,回收率为96.7%~99.8%,测定结果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 5750-85)中37.3滴定法颇为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较强的盐酸介质中,用硼氢化钠直接还原水样中总汞进行冷原子吸收测定。探讨了测汞的稳定性和最佳测定条件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发现了乙醇对测汞的增感作用,测定的绝对灵敏度0.24ng,相对标准偏差为0.65%,加标回收率在97~103%之间,适用于某些废水中总汞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0.
连续紫外扫描光谱法快速测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紫外扫描光谱最佳吸收波段内的吸光度集合所组成的峰面积与被测定废水的COD含量的相关性,同时进行了精密度和标准方法的比对实验,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适用于多成分有机混合物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