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人文社会因素在生态建设中的角色、地位、作用和特征,分析人文社会因素在生态建设各个阶段、各个侧面的作用规律和时空动态;为系统改善人文环境,消除不良社会因素,减少生态建设的摩擦、阻力和困难指明了方向;为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氛围、条件,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反进行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干旱是全球性普遍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喀斯特流域水文干旱不能简单归因于“气候异常、降水量减少”。论文将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土壤类型、土壤相对覆盖度、土壤相对粗糙度、土壤相对湿度的遥感信息;从土壤系统结构与土壤系统功能的关系角度,分析土壤单因素单因子、单因素双因子耦合以及多因素耦合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研究表明:①土壤单因素单因子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即是土壤通道对降雨的土壤径流影响的体现;②土壤单因素双因子耦合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取决于其单因子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的程度;③土壤多因素耦合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即是土壤通道耦合对降雨的土壤径流影响的综合体现。因此,通过论文的研究,从土壤系统结构的角度,揭示了流域水文干旱的驱动机制,为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朔露天煤矿位于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区,经过15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建成比原有生态系统结构更合理,功能更有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形成了一套以水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比较良好的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水分调控技术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针对矿区生态建设的目标而产生的。本文从矿区可持续发展角度,依据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作用和内容,将水分调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水环境安全调控阶段,二是水土保持阶段;三是水分的资源化利用阶段。水资源化利用是今后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此着重探讨了其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4.
生态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建设本质和能力核心就是生产要素筹集配置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因而生态建设受人力资源素质状态影响极大.揭示了生态建设人力资源规律和时空动态,对人力资源在生态建设角色、地位、作用、特点、人力资源的属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难点、重点、策略和措施等予以剖析.可为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生态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培养高素质生态建设活动组织者、指挥者、经营者和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详细论述了我国海岛的生态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指出海岛生态建设主要内容和特点,在海岛的生态建设中必须做好环岛浅海滩涂渔业生态建设、海岛陆域农业生态建设和建立海岛自然保护区等几项工作,并就上述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对策,使海岛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也为海岛的资源综合调查和环境管理提出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内涵,从环境与经济复合系统的角度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内涵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在综合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环境问题诱导孕育机制、形成机制、动力机制、强化机制、发展机制、防护机制、扩散机制等,以揭示环境问题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规律、特征、过程、动态;对环境问题来龙去脉、变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系统而深刻研究。以环境行为为主线,综合应用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环境伦理学等有关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探讨环境问题诱导、形成、发生、发展、扩散、作用、衰退等各个阶段的数量动态、空间格局、演变态势等,同时也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综合集成,提供一个范式。为环境政策调控奠定微观基础,为环境政策综合调控提供微观分析技术和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江苏省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了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沿海地区需根据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构建合理的生态空间新格局;实施保护式开发,明确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建立保护区与开发区之间的协调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开发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而在开发的同时有效保护区域内的人居环境、重要的陆地生态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生态建设的政策保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生态建设保障的实质是政策需求动态与政策供给动态匹配一致,政策需求能及时得到有效满足;生态建设政策保障不力的原因和核心是政策需求与政策供给脱节,政策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因而建立强大的生态建设政策保障,必须深刻剖析政策需求规律、政策供给规律、政策供给—需求相互作用规律等。本文根据这个精神和思路,剖析生态建设政策供给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规律,例如政策的功能和作用、政策的价值和伦理的追求等,深化对政策作用规律的认识,提高政策供给的意识能力和制订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质不达标、对水源地保护空间认识不足、水源地流域经济机制不完善等。针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水源地流域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空间、结构、功能、作用机制方面的成因,探讨了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水源地保护战略要求。在水源地流域框架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水源地格局、实施水源地生态空间管控、建立水源地生态经济机制、开展水源地生态建设四个方面的战略,为新时代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收集和分析对生态工业发展研究的文献基础上,将影响生态化工产业发展的因素归纳为3大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6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产业因素、社会因素、政策法规,同时针对全国第一化工大省山东省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11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基于SPSS软件的克朗巴哈α系数的信度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并按各二级指标中所含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了影响生态化工产业发展的12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建议,为化工产业生态化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郑涛  陈爽  张童  徐丽婷  马丽雅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2):2980-2994
从中微观尺度对城市滨江地区生态用地流失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尤其将政策规划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可为生态用地开发与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综合考虑导致生态用地流失的邻域因子、自然因子和政策规划因子,以良好的图形描述方法较为清晰地展示出生态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之间的过程关系。以南京滨江地区作为典型案例区,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间,南京滨江地区约11.0%的生态用地发生流失,维持稳定的生态用地占比89.0%;(2)政策规划保护力是影响南京滨江地区生态用地流失的主要驱动因素,城镇扩张惯性力次之,二者对生态用地流失的敏感性分别为9.37%和2.53%,而开发阻力的敏感性仅为0.21%;(3)在政策规划因子中,沿江岸线规划对维持生态用地稳定性的作用效果高于土地利用规划,表明要使生态空间得以长期存在,应制定基于生态用地功能目标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3.
张颖  李晓格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0):2399-2411
公众的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支付意愿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根据甘肃省迭部县居民的291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对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认知、对生态环境补偿的认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预期收益、居民个人资金技术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与居民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显著,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外部环境因素,标准相关系数为0.830,解释效果良好,影响程度最小的是资金技术因素,相关系数仅为0.283.②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居民的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主要受对森林生态环境认知程度的影响,女性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认知、资金技术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性.不同教育程度居民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价值的认知和对森林生态环境补偿的认知上.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生态环境服务价值认知、预期收益等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显示,对森林生态环境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反映了环境支付意愿的普适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资源和环境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RS和GIS有关理论和技术,选择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AHP和Delphi法确定其权重系数,构造了区域数字环境模型,对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五个级别,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移民的空间位移引致了迁入区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及长期演化,成为多学科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闽宁镇生态移民社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法,对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与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活基础设施、经济收入增长、移民社区环境、邻里关系、政府政策、民族生活六个主成分对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可以起到解释作用。(2)影响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的因子解释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X1生活基础设施>X2经济收入增长>X3邻里关系>X4政府政策>X5民族生活>X6移民社区环境;交互探测结果表明社区各要素因子交互后因子解释力呈双线性增强,即任意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强度都大于单个因子的独自作用强度。(3)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影响,共同促进生态移民社区固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社会交往关系的演化,进而形成了生活空间的融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山区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带,其生态功能受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罗甸县为研究区,选取水土流失、石漠化、生境以及气象要素四个评价指标,利用栅格数据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提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划分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评价和分析了罗甸县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罗甸县生态环境敏感评价以中度以下敏感为主,中度以下敏感区域占县域总面积的98.12%,高度以上敏感区域极少。地质背景、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是导致罗甸县生态环境敏感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青岛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取生物多样性、旅游资源丰富度等共27个因子,构建区域旅游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和AHP法对各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后建立生态因数模型对青岛市所辖12个区市的旅游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市所辖区市可划分为四级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类型区;在诸多评价因子中,以区域经济环境对旅游生态环境的贡献值最大,其次为生态环境各项因子。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对校园生态改善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经济发展下校园生态环境改善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经济发展对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提出基于多重回归分析和二元整体拟合的经济发展对校园生态改善的促进性模型,以校园生态的外部治理因素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进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构建回归统计分析模型进行经济发展与校园生态环境改善的市场化程度关系分析,根据解释因变量进行整体拟合,定量刻画经济发展指数与校园生态环境改善的控制变量,从而提高校园生态环境的外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基于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利用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5所在校职业学院大学生调查数据,对目前职业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及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缺位现象;生态实践行为有待提高.同时,利用SPSS统计应用软件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意识、生态实践行为与大学生的信息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地区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脆弱性是国际社会面对一系列生态问题时无法回避的重点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SRP模型,以张家口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4项指标构建张家口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把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结合起来,进行张家口地区生态脆弱度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6年间,张家口地区生态脆弱性明显下降,2008年、2012年和2016年轻度脆弱面积占比分别为27.24%、29.54%和35.57%,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研究区域内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与坡度、干旱指数、植被覆盖度和气温等因素的变化有关。基于评价结果,对张家口市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