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姝  董慧峪  任南琪 《环境科学》2023,44(1):180-188
为阐明我国东南地区典型饮用水源地农药类微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检测评估了某省7个水库的苯并咪唑类、酰胺类、三唑类和有机磷类等19类共55种常用农药的检出频率、检出浓度以及每种农药对于绿藻、水蚤和鱼类这3种不同营养级生物的风险商.在分析的55种农药中,多菌灵和乙草胺的检出频率为100%,12种农药的检出频率在80%以上.多菌灵的检出浓度最高(77.7 ng·L-1),其次是乙草胺(51.6 ng·L-1).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农药在目标区域都处于低风险状态.对于3种生物来说,乙草胺是绿藻的风险主导型农药,而多菌灵是鱼类和水蚤的风险主导型农药.  相似文献   

2.
白杰  刘和  殷波  马惠君  刘宏波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303-3309
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ADM1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估计,经敏感性分析,确定了Monod最大比吸收速率、半饱和值、产物对底物的产率等3种参数对产酸速率具有较大影响.应用修正后的动力学参数对ADM1模型在不同C/N比调控下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结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产酸数据和实测数据误差较小,说明修正后的ADM1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污泥厌氧发酵中C/N比条件对产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前,河南省环保厅核算排污费和环保电费均采用"小时均值",运行人员只能根据DCS显示的瞬时数据进行调整,经常因无法正确估计小时均值造成环保超标的事件发生。且瞬时数据波动较大,运行人员无法对喷氨大小、电除尘参数、浆液循环泵启停等做到及时调整。通过对各环保因子小时均值逻辑进行组态,使运行人员在线监控小时均值,提前进行调整控制,有效防止排放数据超标,同时利于对各环保设备进行精细化操作,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配备火焰热离子检测器(FTD)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海水中对硫磷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本方法各实验参数验证及与其他方法的简单比较,表明本方法可以适用于海水中对硫磷的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1.95 μg/L.同时,于2005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大亚湾生态监控区采集海水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5.
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sucralose,SU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因其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且具有高极性、持久性等特点,被US EPA(美国环境保护局)列为新兴污染物(emerging contaminant,EC),相关检测、降解及毒理学研究逐渐增多.在比较了水环境中微量三氯蔗糖检测方法,总结了其在各地水环境中检出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水处理工艺中三氯蔗糖的控制及转化.研究表明:固相萃取-液质联用(SPE-LC/MS)是检测水环境中人工甜味剂最常用的方法,可实现痕量三氯蔗糖的准确定性和定量,检测限低至几ng/L.以生物处理为主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三氯蔗糖降解效果甚微,大部分三氯蔗糖随排放进入水环境,继而进入饮用水处理及供水系统.欧美地区污水及地表水环境中三氯蔗糖检出浓度约为几至几十μg/L,饮用水中约为几百ng/L,国内水环境中检出水平与之相当,但资料数据相对匮乏.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对三氯蔗糖几乎没有控制效果,实际处理系统中氯和臭氧等氧化工艺控制效果甚微.试验研究中以产生羟基自由基、硫酸自由基等为主的高级氧化工艺可有效降解三氯蔗糖,但由于成本高,操作条件限制等难以大规模应用,此外三氯蔗糖降解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副产物.我国已经成为三氯蔗糖的第二大产地,人工甜味剂生产及使用规模大,理论上国内存在水环境污染范围广、污染水平高的分布特征,是水源中不容忽视的一类微量有机污染物.目前国内净水厂推广应用以臭氧为主的深度处理工艺,但三氯蔗糖在该工艺中因不完全降解可能导致多种含氯或脱氯产物的产生,对饮用水供水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采集于2013年5月、7月和11月的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水中10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其组成特征及来源,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钱塘江(杭州段)水体中检出5种微量的OCPs,检出频率最高的是β-HCH和δ-HCH.14个采样点均有不同浓度检出,钱塘江干流∑OCPs的浓度范围在1.31~6.68 ng·L-1,属低污染水平,3条主要支流∑OCPs的浓度范围则是1.32~4.23 ng·L-1.钱塘江(杭州段)水体中OCPs污染空间分布各异,上游兰江点位及桐庐县、富阳市境内各点位总体浓度相对较高.通过特征组分比例可确认HCHs污染主要源于农田中使用有机氯类农药的降解残留及新的林丹污染输入,且非固定污染源输入.利用EPA推荐方法对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钱塘江水体中OCP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介于8.56×10-5~1.82×10-3,根据评价标准均未超标;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在3.96×10-8~1.93×10-7,均位于可忽略风险范围内.结果表明钱塘江(杭州段)作为饮用水水源,其水体中OCPs残留引起对人体产生的致癌、非致癌健康危害可忽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药及洗化行业的快速发展,PPCPs(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生产和使用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自然环境中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PPCPs在环境中浓度低、检测难度大、生态风险具有潜伏性,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比较了文献中常用的不同预处理方法〔液液萃取(liquid 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超声波溶剂萃取(ultrasonic solvent extraction,USE)、加压液相萃取(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微波辅助溶剂萃取(microwave assisted solvent extraction,MASE)〕和检测方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GC/MS/MS(气相色谱-双质谱)、HPL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双质谱)〕对地表水、沉积物、饮用水等不同介质中PPCPs检出限和检出浓度的异同,发现水样预处理常采用固相萃取法,其具有高回收和富集倍数、消耗有机溶剂少、省时等优点;固相样品预处理常采用超声溶剂萃取,其具有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HPLC/MS/MS检测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可检测大多数PPCPs,并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PPCPs会在水生生物体富集,并会表现出抑制酶活性、蛋白质及核酸合成、干扰藻类生长、影响动物活动等毒性效应.建议未来应加强环境中超低浓度PPCPs定量、定性分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加强其环境风险研究,为揭示PPCPs的环境归趋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采集于2011年7月和2011年11月的千岛湖(新安江水库)库区及其主要入库河流表层水中10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千岛湖水体中HCHs与DDTs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中检出8种微量的OCPs,检出频率最高的是p,p’-DDT、α-HCH和p,p’-DDE.12个采样点均有不同浓度检出,库区ΣOCPs的浓度范围在1.9~7.6 ng·L-1,属低污染水平,3条主要入库河流ΣOCPs的浓度范围则是1.2~212ng·L-1.千岛湖水体中OCPs污染空间分布各异,主干流新安江为千岛湖OCPs污染的主要输入源;时间上丰水期大于枯水期,显示为面源污染特征.通过特征组分比例可确认HCHs污染主要是长距离传输或工业HCHs的降解,而DDTs则有新源输入.利用EPA推荐方法对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千岛湖水体中OCP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在0.06×10-7~23.2×10-7,均位于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范围内;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介于3.43×10-5~6.01×10-3,根据评价标准均未超标.结果表明千岛湖水体中OCPs对人体产生的致癌、非致癌健康危害可忽略.  相似文献   

9.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要求对含水介质渗透性参数的空间分布数值作出可靠的估计.如何利用已知数据对指定点处的渗透性参数作出令人满意的估计,历来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和应用数学工作者都关心的问题.文章应用能够刻画区域化变量随机性与结构性特征的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能够反映多孔介质非均质特性的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了参数空间变异性局部最优估计模型--普通克里格法.  相似文献   

10.
安琼  董元华  魏峰  王辉  梁潘霞 《环境科学》2007,28(12):2794-2799
在水稻和黑麦草2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新施入土壤中的工业DDT及微量老化残留DDT的降解,以及二级降解物DDMS和DDMU的形成动态.结果表明,DDT在旱地土壤中降解缓慢,其一级降解物DDE和DDD检出量略有增加,二级降解物DDMU和DDMS的形成极为有限,到试验终止时(黑麦草生长128 d)二者检出量仅为20 ng·g-1.DDT在淹水土壤中可迅速降解,84 d后DDT残留量仅为施入量的2%左右,维持在70~80 ng·g-1的水平;随DDT的降解,其一级降解物DDD检出量增加,在第84 d达峰值,DDD检出量的峰值与DDT的谷值时间基本吻合;同时DDMS和DDMU检出量也明显增加,在84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28和115 ng·g-1.未发现不同土壤条件对微量老化残留DDT降解动态或降解物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淹水条件极利于新施入DDT在土壤中的降解并形成DDMS,但不能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条件来促进老化残留DDT降解.  相似文献   

11.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air pollution data obtained from ambient air monitoring stations are studied. Spatial correlation field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long-term averages are subject to yearly and seasonal changes for NO2 and SO2 concentrations. Many previous works for monitoring network design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se changes. Fundamental policies for a rational network design are proposed: (1) optimality should be pursued within the accuracy limits ensured by the model fields, (2) network designs should be based on features of the air pollution fields, especially yearly and seasonal fluctuations evaluated from actual monitoring data, and (3) some redundancy is necessary in a network to examine whether or not the required accuracy representing the air pollution field is attained.  相似文献   

12.
海水中痕量金属的存在形态决定其生物毒性及可利用性,直接影响其迁移及归宿,因此备受关注。然而海水基体复杂、痕量金属浓度极低、采样和分析过程易引入污染,所以针对海水中痕量金属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对采样以及测试分析技术要求较高。在众多的形态分析方法中,溶出伏安法将有效的富集手段和先进的测量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目前被广泛使用。国际上,针对痕量金属存在形态分析的溶出伏安法一直在不断更新发展,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无论在近岸还是大洋,还较为匮乏。本文将介绍目前国际上应用溶出伏安法测定海水中几种痕量金属(Cu,Pb,Zn,Cd)存在形态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推动我国海洋科学界在该领域的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Target Transformation Factor Analysis (TTFA) has been applied to large data sets of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lichens with the aim to resolve sourc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concept of the principal factor model is used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local variances in the data set. Monte Carlo technique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obtained source profil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nte Carlo method offers a new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umber of factors to be used in th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4.
15.
Data uncertainty is a critical issue in 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LCI). Recent work has demonstrated that fuzzy mathematics provides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probabilistic methods for representing data uncertainty. One specific problem is the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and potentially conflicting, LCI data sources such as physical measurements, estimates or database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a valid LCI is that the data must not violate material and energy balance principles; however, data from diverse sources may result in inconsistencies. Normally such inconsistencies in LCI data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the use of data reconciliation methods based on probability theor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data reconciliation method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Two LCI case studies are included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6.
Model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ntraceelementsandthrespeciesofsulfurincoalLuXiaohua,ZengHancaiNationalKeyLaboratoryofCoalCom...  相似文献   

17.
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多以手工监测数据为基础,为研究制定基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我国水泥工业2017年957条生产线排放NOx的CEMS监测数据为基础,根据数据有效性原则筛选出553条生产线的CEMS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我国水泥工业排放NOx的小时浓度(CEMS监测数据)、日均浓度的统计特点,通过变化因子比值法和曲线拟合法建立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限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①筛选出的553条水泥生产线的NOx小时浓度对数值与累积频率正态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6. ②NOx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限值之间存在关联,曲线拟合法和变化因子比值法得出二者之间的倍数关系无显著差异. ③当要求90%的生产线达标时,NO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5倍;当要求95%的生产线达标时,NO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6倍;当要求99%的生产线达标时,NO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7倍. 研究显示,基于水泥生产线排放的NOx小时浓度(CEMS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变化因子比值法和曲线拟合法可以确定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定量比例关系,建立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袁东星  黄勇明  王婷 《环境科学》2022,43(11):4822-4834
海洋现场观测是获取海洋环境研究数据的重要途径.鉴于海洋的现场环境严酷复杂,以及采集、储存和运输海水样品的困难,海洋化学参数的现场和原位检测一直为海洋学家所追求,成为海水分析技术的研究热点.通过综述近年来海水痕量营养盐和重要痕量金属的分子光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灵敏度和测定范围等方面,总结痕量营养盐(活性磷、亚硝氮、硝氮、铵态氮)和痕量金属(铁、锰、铜、铝)的分析技术,侧重于现场和原位测定方法,聚焦于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等适用于海洋现场的光学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同时展示这些方法及相应仪器在岸基实验室、船基实验室、海洋走航分析以及原位长期观测中的应用实例;并对现存的关键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对本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流水污染应急响应过程中污染源排放历史迟知、未知的问题,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利用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和水质监测数据,研究建立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河流水污染定量源反演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源排放历史的识别与重构.将该方法应用于美国特拉基河流的3个不同流量下的示踪剂实验中,对示踪剂排放历史进行定量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IGA算法对高、中、低不同流量下的3次示踪剂实验均可以很好的重构和识别示踪剂排放历史,对于实际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IGA算法在河流水污染源反演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为河流水污染精准溯源与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体油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和水中油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水中油含量测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简述了水体中油污染状况,特别对水中微量油的常用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且展望了测定方法的改善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