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液体菌种,周期短、产量高、菌龄整齐、成本低廉,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新途径。1986年9月,我们开始培养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液体菌种,并进行了转接段木栽培试验,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碳源和氮源是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液体培养中4种碳源和4种氮源对双孢菇菌丝体生物量、胞内多糖、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菌丝生物量而言,可溶性淀粉是最适的碳源,玉米粉是最适的氮源;对产胞外蛋白而言,葡萄糖是最适的碳源,蛋白胨是最适的氮源;对产过氧化物酶、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而言,蔗糖是最适的碳源,酵母粉是最适的氮源.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双孢蘑菇的营养生理奠定了基础,为生产上选择优良的母种培养基及开发利用双孢蘑菇深层培养生产代谢产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等各种因素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泌菊粉酶能力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产酶发酵条件为:菊粉30.0g/L、酵母膏7.0g/L、NaCl 5.0g/L、K2HPO4·3H2O 3.0g/L,初始pH 6.0,250mL发酵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30℃,160r/min振荡培养2d,酶活力达到最高,为2.354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3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菌行业的网络销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为食用菌生产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然而国内需求量严重不足.通过对我国食用菌产量、消费量以及国内传统销售渠道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食用菌B2B和C2C两种业务的网络销售建议,以此来构建食用菌虚拟的销售渠道.这种渠道将增强食用菌农户与最终消费者的直接交流和交易,扩大宣传,且网络销售的价格低于传统的实体店价格,从而增加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食用菌栽培种类、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出口贸易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开发策略:即大力开发种质资源;开发新原料、新配方;建立大型企业,实现标准化,创建特色品牌;加强食用菌保鲜和深加工的开发;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等。此外,还需加强食用菌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创造新品种、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四川食用菌183种,其中属于食、药兼用菌的有84种,我国新记录10种,四川新记录43种。为我省食用菌的开发利用及有关科研、生产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威海近海采得的藻类植物经过破碎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生黄色素的海洋细菌,编号为SS16.通过对SS16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拉塞尔佐贝尔氏菌(Zobellia russellii).为了提高SS16菌株黄色素产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SS1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条件为蛋白胨和牛肉膏作为碳、氮源,pH6.78,盐度低于1%,以占摇瓶1/5的培养量在28℃条件下发酵培养48h,海洋细菌SS16所产黄色素的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正"水果酵素",光鲜亮丽的名字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似乎一喝就能变美变健康。"水果酵素"有没有传说中那般神奇的功能?先来看看这备受追捧的"水果酵素"到底是什么呢?"水果酵素"是指将水果、糖、水等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密封放置并通过水果本身所带的酶充分发酵,最终得到的褐色、粘稠液体。在发酵过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菌丝体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次报道了羊肚菌菌丝在9种琼脂培养基、5种固体培养料种、7种液体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获得了培养羊肚菌菌种的最佳配方和1种静置培养液体菌种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合肥金佳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个仅有6人,在安徽最早专业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小微企业。运行5年多时间,先后在滁州、阜阳、六安、宣城、淮南等地建成近10万平米的发酵床养殖基地,年产值近300万元。发酵床铺上要勤翻做保险出身的老板钱传俐告诉记者,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从日本、台湾引入的一种新型养猪技术,2008年有福建、上海、广东等10多家企业在安徽  相似文献   

11.
麦秸下脚废料是造纸厂丢弃的废物质,其中部分被当地菜农堆沤发酵后用作肥料,其余则任其腐烂而污染周围环境。将麦秸造纸下脚废料配制成6种不同组合的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平菇),结果以70%的麦秸下脚废料、20%棉籽壳、10%的麸皮培养料组合的效果最佳。这种废料比麦秸秆营养成分丰富,不需要加工处理就能达到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桑树上分离到一菌种,鉴定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冬菇属真菌类。经培养,该菌种适宜生长温度为22℃,适宜生长培养基为马铃薯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得到大量菌丝,经冷冻干燥、微波提取后得粗多糖,含量为5.36%左右。  相似文献   

13.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Dc.ex Fr)R.maire]是一种重要的野生食用菌,在欧、美、日本以及我国东北地区都十分著名,被视为野生食用菌中之佳品。该菌主要生长在阔叶树腐术上,间或亦有寄生。目前,国外尚未见栽培报道,国内曾有人做过栽培试验,但未作大面积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食用菌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能源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在杭州千岛湖金溢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该食用菌基地的沼气工程的工艺流程、综合利用以及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浙西南食用菌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食用菌在浙西南山区发展迅猛,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食用菌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者提出了浙西南山区持续发展食用菌的若干建设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酒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紫甘薯酒的主要发酵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紫甘薯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pH和酵母接种量是影响主发酵的主要因素,温度为次要因素;在最优发酵参数发酵液pH 3.8、酵母接种量3%、发酵温度18℃的条件下,可得到澄清透亮、口感较好的紫甘薯酒。  相似文献   

17.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测定淀粉酶的酶活,研究碳源、氮源、各种理化因素等培养条件对细菌产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初始PH值为7.90-8.20,培养温度31℃,在装液量为100mL三角瓶中装液40mL.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酶活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71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日本广岛县富永菌类研究所所长富永保人博士的邀请,前往日本考察食用菌。考察团于1991年9月3日到达日本广岛县,在日期间共参观考察了19个单位,包括研究所、学校、工厂、农场和市场。与日本专家、农场主、工厂经理、市场管理人员和农村个体户进行了座谈和广泛交流。我们的收获和体会是:①高效益的食用菌经济。在广岛我们考察了全日本最大的现代化金针菇生产厂——木梨产业株式会社,从原材料处理、装瓶、接种、培养列出菇、产品收获、包装等全过程,均是电脑控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省科委下达,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承担的重点研究项目“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工业生产技术研究”于5月22日在成都通过专家鉴定。人工瘤胃发酵饲料新工艺是在70年代农业部组织全国联合攻关的研究基础上,又经过3年一系列严格科学实验和中间试验而形成的整套技术。其特点是:采用富纤维培养基试管密封法筛选和保存瘤胃纤维分解菌系,经扩大继代和特制压块机生产瘤胃微生物块曲。在厌氧保温发酵罐中  相似文献   

20.
野生食用菌资源是云南省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加强对当地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云南省小哨生态村承包山林拾菌这种可持续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为云南省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