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黄铜矿作为颗粒电极,考察了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维尼纶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效果,初步探究反应路径及机理,并与三维电极法、普通Fenton法、普通电解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3.0h、初始pH值为4.0、极板间距为3cm、电流密度为30mA/cm~2、黄铜矿投加量10g/L条件下,水样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3.6%,并通过试验证明以黄铜矿为工作电极的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效果优于三维电极法、普通Fenton法、普通电解法.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了电解法作为预处理,降解敌百虫农药废水的效果,详细探讨了电解时间、废水pH值、电解电压、电解电流及加入电解质的质量等因素对电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循环电解池中,废水的pH值=6~8时,保持电压在30 V的条件下,废水中CODCr的降解率为40.00%.同样条件下,加入电解质[ρ(NaCl)=10 g·L-1]100mL时,废水的降解率可达到42.80%.  相似文献   

3.
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邻氯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粉末状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的粒子电极,选择石墨板和不锈钢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组成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文章研究了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邻氯苯胺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效果,探讨了槽电压、溶液初始pH、电解时间、支持电解质浓度、电极极板间距等影响因素对邻氯苯胺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槽电压为15.0 V,溶液初始pH为3.0,支持电解质浓度为0.10 mol/L,极板间距为2 cm,电解时间为30 min时,邻氯苯胺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7.50%。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发现,由于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作用,邻氯苯胺的苯环断裂,生成一些脂肪族物质。谱图在250~350 nm波长范围内并无其他吸收峰出现,说明溶液在降解过程中并没有生成其他大分子物质。从而证实了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邻氯苯胺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电解-电解法处理餐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目前电解法处理餐饮废水中存在的电能消耗高,电极寿命短等问题,研究了微电解—电解法处理技术。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扩大试验表明,电解前的微电解预处理,可有效地去除部分污染物,并提高被处理废水的导电性,使电解设备可在较低的电流密度下运行而达到单一电解较高电流密度时的处理效果,且电能消耗降低40%以上,并有利于减少电极表面污垢的产生,延长电极的寿命,从而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活性炭三维电极电解法对低浓度苯乙烯废气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电化学反应器能够有效去除苯乙烯,降解效果与外加电压、气体停留时间等因素关系密切;反应器使用NaCL为电解质,电压为10V,对150ppm低浓度苯乙烯有机废气的去除率可达57.2%。  相似文献   

6.
三维电极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的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填充粒状活性炭的三维电极处理腈纶聚合废水,考察实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废水处理前后可生化性的变化.阳极为Ti/SnO2-Sb2O3网状极板,阴极为网状钛电极,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 电解电压、 pH值、 曝气量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电压和pH值对废水有机物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在最优实验条件:电解电压为15V,pH值为3,曝气量400 mL/min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腈纶聚合废水的COD、 TOC和丙烯腈的去除率分别为32.59%、 22.17%和89.70%,并且经过电解处理,废水BOD5/COD值从0.02上升至0.42,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生物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运用电解法对人粪尿二级生化高色度出水进行脱色处理实验过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从而论证了电极材料、外加电压、电流强度及电解时间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压、电流强度及电解时间的增加,脱色率呈上升趋势,当达到一定数值之后,脱色率趋于平缓。采用IrO2/Ti(钛基表面涂氧化铱,简称"钛涂铱",阳极)+不锈钢(阴极)电极配置,在20V恒压、1.5 cm极板间距、电解40m in和3.5A恒流、1.5 cm极板间距、电解30m in两种工况下,对500mL处理水进行电解,脱色率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混凝预处理后,再用电解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电解时间、废水pH值和电解电压等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为5mL/L、电解时间为40min、pH值为4.0、电解电压为4.0V时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最好,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6%和93.8%,COD和色度均已达了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中渗滤液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石墨电极为阳极,以不锈钢丝网为阴极,以活性炭和玻璃珠为填充粒子,研究了泡沫洗消废水在固定床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分别考察了pH值、填充粒子比例、电解电压梯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OD和LAS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当填充粒子比例为1:1,电解电压梯度为10 V/cm时,废水可以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电化学法对双甘膦废水除磷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芬顿、芬顿-微电解、三维电催化、微电解工艺对预处理双甘膦废水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有机磷双甘膦废水,采用上述四种工艺处理后的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6.2%、88.1%、87.8%、92.2%。铁碳微电解除磷效果最优,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pH为3,反应时间为2h,铁碳比为1:1时微电解法对双甘膦废水的总磷去除率可达92.2%,微电解联用对废水总磷去除率为96.8%。  相似文献   

11.
电-Fenton法预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电-Fenton法预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阳极采用Ti/SnO2-Sb2O3网状极板,阴极采用网状钛板,对腈纶聚合废水进行电解处理. 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电解电压,FeSO4·7H2O投加量和pH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为pH>电解电压>FeSO4·7H2O投加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电压为15 V,pH为5,FeSO4·7H2O投加量为1.44 mmol/L,电解时间为3 h时,腈纶聚合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1.98%,丙烯腈的去除率为74.10%,出水c(Fe2+)为0.004 mmol/L,废水的ρ(BOD5)/ρ(CODCr)从0.05升至0.47,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复极性三维电极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复极性三维电极技术对焦化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取得了相应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复极性三维电极技术能有效的处理焦化废水,在反应时间为60min,槽电压为10V,气液比为60:1,pH为8,活性碳量为115g/L,液体催化剂用量为150m/L时,复极性三维电极技术能使焦化废水CODCr去除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Ti/RuO2电极电催化脱除罗丹明B色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阳极和阴极均为Ti RuO2 的无隔膜电解槽内 ,对罗丹明B的电化学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外加电压、电解质浓度、反应时间、溶液的初始pH、罗丹明B浓度以及NaCl的投加量对罗丹明B脱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电压、提高电解质浓度、降低溶液pH、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罗丹明B色度的脱除 :相同条件下 ,溶液浓度越低 ,罗丹明B的电化学脱色效果越好。对于含 2 0mg L的罗丹明B溶液 ,当电解质Na2 SO4 浓度为 0 1mol L、溶液pH =2、外加电压为 8V ,电解6 0min ,溶液的脱色率即达到 95 % ;如果溶液中加入 6 0mg LNaCl,只需电解 30min ,罗丹明B溶液的脱色率即达到 96 %。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负载纳米TiO_2电催化氧化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溶胶凝胶—动态吸附法制备颗粒活性炭(GAC)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催化剂,以甲基橙的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研究TiO2/GAC电催化反应体系对甲基橙染料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废水pH为4,TiO2/GAC催化剂用量为0.5g,Fe2+浓度为250mg/L,电解电压为16V时,电催化氧化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脱色率达99.2%,COD去除率达93.1%。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RuO2-Ti板作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研究了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电压、电解时间与通电方式对酸性蒽醌绿2Ж模拟染料废水电催化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处理酸性蒽醌绿2Ж模拟染料废水的最佳电催化氧化条件为槽电压10V、初始pH值为4、NaCl浓度为2.0g/L;在此条件下连续电解50min,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61.46%和83.14%。文章首次提出脉冲电催化氧化方式,研究表明脉冲电催化氧化可以明显提高能量效率和电流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
电解锰高浓度氨氮废水回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解锰废水中氨氮浓度高,最高达13 000 mg/L,现有处理技术存在诸多弊端。从清洁生产的角度提出电解锰废水除铬净化后回用处理电解锰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0 mL/L电解锰除铬废水回用至生产工艺化合工段,电解液净化试剂H2O2、SDD消耗量和电流效率较无回用时无明显变化;电解过程中,无电解锰发黑、返溶等异常现象出现;电解产品符合YB/T 051—2003 DJMnD标准,纯度达99.9%。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稀土、化肥工业中NH4Cl废水难以处理,危害较大的问题,针对广东某厂处理碱性氯化铜蚀刻液废水产生大量NH4Cl的实际废液,提出用电解法处理NH4Cl废液并对最优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发现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隔为两极室可防止Cl2与NH4+接触产生易爆炸的NCl3,保证操作安全,且能有效分离阳极产生的Cl2和阴极产生的H2,便于产物收集。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阳极室电解质种类及浓度、阴极室NH4Cl溶液浓度、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向阳极室加入20 mL浓度为5 g/L的NaCl溶液,向阴极室加入相同体积浓度为100 g/L的NH4Cl溶液,在0.3 A恒电流下电解3 h。在此条件下,反应器中93%的Cl-转化为Cl2和NaClO。该厂每天处理15 t NH4Cl废液,可为企业创收至少1950元。该双室隔膜电解法在有效去除NH4Cl废水中Cl-的同时能够产生NH2·H2O、Cl2和可用于消毒的NaClO,具有装置简单,去除率高的优势,是速率可控、清洁高效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膜电解法在钠碱法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膜电解技术应用于钠碱法净化低浓度SO2 气体的工艺中 ,在此用间歇处理方法研究了电解过程中电解电压、电解液pH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以及酸室温度对电流效率、电解电压等的影响 ,酸、碱室料比对电解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适用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铁促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铁促电解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考察了FeSO4浓度、初始pH值、电流(电压)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电解氧化降解有机物相比,铁促电解显著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FeSO4浓度越大,有机物去除效果越高;电解介质合理的初始pH值为3.0~4.0;铁促电解对渗滤液CODCr与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8.37%,89.07%,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