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二氯化汞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性及硒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紫强  张连珍 《环境科学》1989,10(2):7-9,49,56
环境中的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性。它可与DNA中的不同组分相互作用,引起DNA链断裂和诱发染色体畸变。近来研究表明,硒对汞的毒作用具有防护效应,这对于估价汞的健康损害作用似是一个重要的修饰因子。但是,有关硒对汞化合物引起的DNA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控制的必要性与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汞已经成为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物后又一引人关注的全球性化学污染物,汞污染和控制问题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新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专门对全球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指出"人为活动的汞排放已经明显改变了全球汞的自然循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生物体内汞与硒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硒与汞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综合评述,概括介绍了生物体内汞与硒相互拮抗关系的实验研究基础,汞与硒拮抗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汞与硒拮抗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阈值是促使生态系统属性发生突变的环境变量的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外生态学界掀起研究热潮.通过详细总结国外生态阈值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成果实践应用状况,反映出生态阈值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系统转变过程、制定生态标准以及实施环境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支撑意义;强调生态阈值研究应以正确把握时间和空间尺度、理解系统要素相互作用机制及阈值检测数学模型的生态学意义为前提;由于背景干扰和人为压力增加了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迄今只有少量的带有阈值的标准和制度尝试性应用于国外资源环境管理实践领域.结合当前国内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制定的科技支撑需求,建议谨慎将国内外阈值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内管理实践,同时针对国内重点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生态阈值研究,以夯实"三线一单"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科学基石,提升生态学研究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大气汞污染模拟研究进展及控制策略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评了国内外大气汞污染模拟相关研究情况,指出目前我国大气汞排放模拟及污染控制研究工作非常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汞污染控制策略制定以及"汞环境外交纠纷"的积极应对;并据此建议应该对我国大气汞污染模拟及控制策略优化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汞排放清单的建立、大气汞的长程输送、响应面模型软件(response surfac...  相似文献   

6.
甲基汞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蓄积性环境污染物,它除损害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外,对生物细胞还具有诱变、致畸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硒汞相互作用的研究,相继发表大量有关硒对甲基汞神经毒性拮抗作用的文献资料。但是,硒化合物对甲基汞诱变和致畸作用是否也具有保护效果的研究报道却不多见,迄今国内尚无报道。据此,我们用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遗传毒性指  相似文献   

7.
大气汞的自然来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气汞在全球汞循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大气汞的研究是近15年来汞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热点,其中大气汞的来源又是大气汞循环演化过程研究的关键。大气汞的来源分为人为源和自然源。与人为汞源不同,大气汞的自然来源影响因素较多,对其认识的复杂性更强,进行准确的认识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大气汞自然来源的研究工作,对大气汞的各种自然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尤其是超积累植物的应用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介绍了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作用,详细综述了近年来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富集特征、种质资源、种属及时空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其吸收重金属的生物学机理等,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应用作了简要的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该领域的重视,并为国内在超积累植物的相关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汞与硒在植物体内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式华  于志洁 《环境科学》1987,(6):43-46,77
硒(Se)是生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许多试验表明,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动物免受或少受汞(Hg)的危害。Parizek和Ostadolova曾报道,亚硒酸钠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汞对老鼠的毒害作用。Koeman等用海洋哺乳动物,Ohi等用金枪鱼所做的试验结果,也都说明硒对汞毒性的限制作用。目前,人们正致力于研究这种颉颃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环境生物学属于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物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科学家坦斯利提出的生态系统是该学科的主要理论基础。在大学课程中,环境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提出了关于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实验结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较大部分难以通过传统的市场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进行补偿,吸引全社会参与森林的保护与培育,即如何用经济杠杆解决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公平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展开研究和探讨。对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为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分析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具体实践,得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需要完善的方面。最后,提出我国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以行政命令手段为主的环境管理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环境汞污染,因而有必要引入环境经济手段。本文基于汞在采掘、冶炼和产品生产三个生产环节中的利用、处置与排放特征,构建了经济系统及行业部门的汞物质平衡模型,并发现,单个污染源的汞污染物治理难以保证消除汞的环境危害。因而,采取环境经济手段控制工业汞污染,尽可能少的向环境中排放汞,在涉汞工业系统的层面上提高汞的利用效率和再资源化率。我国工业汞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手段包括环境污染价格、税费以及绿色金融两大类,但仅对生产环节高浓度汞排放发挥作用,对于堆存、再提取和处置环节的汞排放则作用不大。对此,应从扩大环境税(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建立长效的绿色金融机制和推进第三方治理低含量含汞废物,这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氮沉降增加是全球变化最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全球尺度的粮食生产、碳氮循环及环境质量均具有重要影响,如何有效防控氮沉降增加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氮沉降临界负荷作为描述生态系统不受氮沉降损害的特定数值,为氮沉降污染防治提供了有益参考。目前,国内外关于氮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尚缺乏对氮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定量方法的系统总结。因此,本文总结了氮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国内外典型生态系统的应用,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环境中汞传输的最重要通道,大气在汞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传输扩散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大气环境成分复杂,汞在随大气环境传递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化学反应,并导致不同形态之间相互转化,这也成为影响大气汞远距离传输尺度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对大气汞在不同相界面之间的分配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相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外部环境条件等)进行了总结;对大气Hg0主要氧化反应过程(卤族元素氧化和O_3、OH·氧化)进行了阐述;对大气Hg~(2+)还原反应过程,尤其是光致还原反应等进行了梳理.如何综合运用野外监测分析和室内模拟等,利用微观分子表面分析等新技术明确大气汞均相、非均相反应过程,并将反应机理与大气汞传输过程模拟系统融合,将是未来大气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可以有效揭示重金属污染的时间变化序列,近年来,树木年轮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追溯。年轮化学技术也被应用于示踪某地区的汞污染历史,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树木年轮化学对汞污染积累历史进行追溯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含量测定及数据分析,并对木质汞来源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汞年轮化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我国是汞的生产、使用和排放大国,涉汞行业众多,汞污染场地问题突出。发达国家在汞污染场地治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和英国的相关经验,从完善法规标准、健全管理制度、增强科技支撑和完善投融资政策四个方面为我国未来开展汞污染场地修复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Interpret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ManChinSum,PeterHilsTheCentreofUrbanPlanning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TheUniversityofHongK...  相似文献   

18.
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脉络、热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CITESPACE、ORIGN、Data-Driven Documents等软件计量统计核心期刊及核心学者的基础上,系统回顾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研究热点,提出研究展望。结果显示:(1)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遵循“单要素”—“多要素”—“动态集成”评价的轨迹,应用研究沿回答“人口容量”—“区域发展单方面问题”—“区域发展多方面问题”的方向演进;(2)以“科学评价—机理揭示—实际应用”逻辑梳理研究热点,学者们主要运用指标体系法、综合评价法、足迹类等方法测算承载力,并以测算结果为支撑,通过总结承载力时空分布规律、判别影响因子、揭示作用机制,发挥承载力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及监测预警与模拟预测等应用方面的支撑作用;(3)基于以上,提出未来应在学科交叉性、评价指标特异性与先进性、机理揭示深入性、承载力评价动态性等四个研究方向进行优化与深入。  相似文献   

19.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mercury (Hg) found in the atmosphere arising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have been the object of great concer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razil is the seventh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rate of mercury in the atmosphere. The major input of Hg to ecosystems is through atmospheric deposition (wet and dry), being transported in the atmosphere over large distances. The forest biomes are of strong importance in the atmosphere/soil cycling of elemental Hg through foliar uptake and subsequent transference to the soil through litter,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as sink of this element. Soil microarthropods ar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soil ecosystem, and for such purpose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oil fauna of two Units of Forest Conserv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Rio de Janeiro, inwhich one of the areas suffer quite interference from petrochemicals and industrial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other area almost exempts of these perturb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and litter of the Atlantic Forest in Brazil tend to stock high mercury concentrations, which could affect the abundance and richness of soil fauna, endangering its biodiversity and thereby the functioning of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20.
The increasing levels of mercury (Hg) found in the atmosphere arising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s, have been the object of great concer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razil is the seventh country with the highest rate of mercury in the atmosphere. The major input of Hg to ecosystems is through atmospheric deposition (wet and dry), being transported in the atmosphere over large distances. The forest biomes are of strong importance in the atmosphere/soil cycling of elemental Hg through foliar uptake and subsequent transference to the soil through litter,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as sink of this element. Soil microarthropods are keys to understanding the soil ecosystem, and for such purpose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soil fauna of two Units of Forest Conserv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Rio de Janeiro, inwhich one of the areas suffer quite interference from petrochemicals and industrial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other area almost exempts of these perturb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and litter of the Atlantic Forest in Brazil tend to stock high mercury concentrations, which could affect the abundance and richness of soil fauna, endangering its biodiversity and thereby the functioning of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