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调查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兴凯湖中国区域水质及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兴凯湖为Ⅳ类水质,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浓度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穆棱河分洪水是兴凯湖地面水的主要来源,这部分水质远较其他入湖河流水质差,因此穆棱河湖北闸在洪水期的泄洪水是兴凯湖的一个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2.
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额尔齐斯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指出额尔齐斯河水质已轻度污染,管理不善是额尔齐斯河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仪扬河是仪征市东南部具有航运、农业灌溉、排洪泄洪等功能的一条主要河流,目前已受到污染,其不同断面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一重度污染,代表颜色为黄色-红色。交界断面水质污染最严重,主要是受到上游古运河污水污染影响,入江断面水质污染次之。主要是仪征市城市污水管网没有铺设到位,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直排仪扬河泗源沟段,造成该断面水质污染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认博斯腾湖2018年水质变化情况,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区内3个监测站对博斯腾湖开展了本次水质验证监测工作。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博斯腾湖的水质仍然保持在Ⅳ类轻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浓度仍然大于20 mg/L,博斯腾湖水质未得到改善。本次验证监测中各测站均较吻合指标有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矿化度。针对此次水质验证监测活动,提出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监测结果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十三五"时期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好转,2020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十二五"末期上升5.8个百分点;地表水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转为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7.4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下降9.0个百分点;酸雨污染程度减轻,海洋等环境要素质量稳中向好。但与此同时,后续改善难度加大,全国仍有4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超标,4.8%的国土面积发生酸雨,辽河和海河流域仍是轻度污染,部分河流污染较重,地下水以IV类水质为主,农村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近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县域生态质量为较差和差。总体来看,当前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差距。逐年上升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增加了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采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水质总体属轻度污染,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皿沉降法对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真菌和总菌的浓度分别为7448CFU/m^3、782CFU/m^3和9063CFU/m^3,真菌与总菌的浓度比值为8.64%,空气质量处于微污染水平;空气微牛物浓度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微污染和较清洁4个等级;从功能区划看,商业交通混合区污染最重,生活区和工业区空气质量最好;空气污染微生物主要为G^+球菌和交链孢,其次还有少量芽孢杆菌和青霉、曲霉、毛霉等。  相似文献   

8.
基于PCA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十二五"期间环境综合分析的发展方向。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借助SPSS软件,对山东省某市2003—2008年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远优于二级标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对大汶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寨子桥、东周水库和王台大桥3个监测断面水质较好,角峪和大汶口监测断面的水质较差,有机污染物是造成大汶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均与实际拟合度较好,PCA法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生态学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61~1996年对大伙房水库6个站进行了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生态调查.共发现藻类8门,174种,底栖动物34种,分析了水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化和生物演替.水质生态学评价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2级.  相似文献   

10.
以影响太湖入湖河流水质的24个因子值为研究对象,将PSO算法与SVM算法相结合。PSO算法用于优化SVM算法的参数c和g,以利于快速、高效地确定c和g的全局最优值;SVM算法基于最优的c和g,分别以24,21,18,15,12,9和6个因子作为特征向量预测水质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当特征向量为9个影响因子时预测率最高。其参数c=18.56,g=1.35,对应的预测率为:全局预测率92.59%,重度污染水质预测率88.89%,轻度污染水质预测率94.45%。因此,通过PSO和SVM混合算法,可以确定影响太湖入湖河流水质的主要因子,利用这些主要因子对水质进行预测预警,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而且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钱塘江干支流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杭州市钱塘江干支流上26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断面所在河流分为3组,与钱塘江流域污染空间分布现状基本一致。对各组水质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组河流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水体中氮、磷营养盐浓度较高,水体污染程度较轻,污染来源相对单一;第2组河流水体受有机物、重金属、石油类等多个污染指标的影响,水体水质较第1组差,污染来源相对复杂;第3组河流水体既有一般有机污染,也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水体水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2.
选取浏阳河流域为例,根据近十年河流断面监测数据,采用改进的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研究了该红壤丘陵区典型河流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和土壤特征等分析地表水质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改进的综合污染指数法有较好的适用性;从时间特征上看,由于面源污染加剧,使得浏阳河近十年的水质污染呈增长趋势;从空间特征上看,浏阳河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污染呈增长趋势,上游水质较好,中游表现为重金属铅和汞的污染较大,而下游则是氨氮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13.
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厂达标排放废水库水和底泥中的10种重金属做了监测与评价,研究了其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水样的综合污染指数P为0.564,表现为轻度污染,其中Fe和Hg为主要污染分担者,其他重金属处于尚清洁范围。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废水库为Ⅲ类水质。底泥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Hg和Cd为中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Cd的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为133.2,为较重生态风险,Hg的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为225.9,为重度生态风险。除Pb和Cr外,Cu、Zn、Ni、As和Hg都低于全国多数湖泊底泥含量。  相似文献   

14.
选取大河和巴关河流域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2年,大河流域水质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超过了1,为重污染,下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和有机污染物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巴关河流域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未超过1,为中污染,上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有机污染物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等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巴关河流域水质总体优于大河流域。TP、NH3-N、CODMn、CODCr和BOD5是影响大河流域和巴关河流域水质的主要因子,均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指标,主要来自生活源和农业源。建议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开展系统性小流域污染溯源,分河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小流域水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云龙湖水质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DO、COMn、TP、TN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徐州市云龙湖水质给出客观的评价,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云龙湖水质为Ⅲ类,湖水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用模糊概念进行推理,经过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与一般评价方法相比更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16.
以水质综合特征模式作为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山西省桃河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比性好,信息含量大,并能反映出水质污染的类别、污染程度等水质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十三五”期间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十四五”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部分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酸雨pH变化幅度较小,但酸雨量减少,酸雨污染减轻;地表水水质明显好转,Ⅰ~Ⅲ类水质比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劣Ⅴ类水质比例呈下降趋势,成都市级、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交通道路声环境质量均比较稳定;生态质量为良,农村环境质量、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空气中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仍较重,部分地表水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未全部达标,交通噪声与生活噪声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等问题,给“十四五”期间成都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拉萨市垃圾填埋场周边布设4个监测井,于2017—2018年采样分析24项地下水水质指标,并运用单因子指数、综合评价法、污染指数P_(ki)法、等标污染负荷比法等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水质在良好—优良范围内;单项污染指数1的有pH值、铅,相比背景井地下水水质有所下降;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污染程度呈轻污染,主要受到影响的指标为pH值、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铅、氟化物。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并跟踪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水质情况,于2016年1月—2021年12月对杨浦区黄浦江流域的6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探究了杨浦区内黄浦江流域水质的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自2017年杨浦区开展河道整治以来,流域总体水质明显改善,出口水质从重度污染提升到良好水平;居民区密集的虬江断面水质相对较差,后续需加强对虬江流域的污染排放管理;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河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从氨氮(NH3-N)转换为总磷(TP),说明河道整治提升了河道的自净能力,水质改善效果显著;水质在非汛期优于汛期,气温、降雨、泵站放江和污水排放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