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目前环境管理的手段:直接强制性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自愿手段等,分析应用的优缺点,得出几种手段应综合使用,取长补短.举例说明其在中国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管理自愿协议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自愿式协议环境管理的产生、概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自愿协议的法律特征.并就环境管理中订立自愿协议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协议的变更、解除以及违约责任和救济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选择层次分析法时中国和俄罗斯环境管理的手段进行了评估。得出在经济刺激手段、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方面中国比俄罗斯完善一些,而在法律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基于自愿协商的非管制手段方面俄罗斯比中国更完善一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尝试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方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的定义、类型、功能、特点及成功要素,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尝试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有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十分庞大,但因系统的目的性、外适应性和内协调性都存在着许多不足,配套的管理制度滞后,在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和多样的条件下,社会要求对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文章根据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现状,通过对现有法律体系的地位、效力、目的性、适用性和8项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权限、手段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从环境法律和管理的制度、机制、模式和权属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环境管理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可持续发展角度下中国湿地环境管理法律问题,介绍了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具备的高经济性与脆弱性,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系统复杂性的特点和要求,给出了从持续发展的角度下审视湿地管理和使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湿地环境管理问题,是基于中国湿地保护和利用法律的缺失现状之上的.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研究中国湿地环境管理的法律问题,就可以为中国湿地立法提供建议,来规范中国相关部门的管理,共同努力保障中国湿地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自愿协议作为环境管理的必要补充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荆州纺织印染行业践行自愿协议环境管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荆州模式的实施框架和具体内容,调查分析了荆州市部分纺织印染企业履行自愿环境管理协议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初步效果。实践表明,企业采取自愿环境协议,有利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能耗和排污量。为鼓励企业采取自愿环境管理,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企业予以支持,解决企业因超前环境管理行为面临的资金短缺和成本增加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有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十分庞大,但因系统的目的性、外适应性和内协调性都存在着许多不足,配套的管理制度滞后,在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和多样的条件下,社会要求对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文章根据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现状,通过对现有法律体系的地位、效力、目的性、适用性和8项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权限、手段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从环境法律和管理的制度、机制、模式和权属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环境管理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上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强化经济手段、完善环境法体系、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开展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宏 《环境导报》2000,(6):39-40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媒体传播工具的加强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已成为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市场经济手段后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手段,具体包括自愿公开、协商公开与被迫公开三种形式,目的在于公众参与。20多年来,中国制定了多项环境管理制度,起到了良好的环境管理效果。其中一些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与信息公开手段的运用密切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信息公开 1991年我国在亚洲银行提供赠款的环境影响评价培训项目中首次提出公众参与;1993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情况的分析;阐述了该项制度在我国大气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新环境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欧盟水框架指令》是欧盟制定的水环境管理政策,为其成员国的水环境管理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原则、定义和方法.自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该指令致力于让欧洲的水环境能够同时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和动植物群落的需要,其先进的水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的污染管理标准、科学的水生态保护理念和法律效力都在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综述了欧盟水框架指令从关注生活生产到生态保护、从单一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和地表水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欧盟地表水水质评价体系、水质监测和流域综合管理政策及其管理理念先进、标准制定严格和生态保护科学和法律效力优先的特点,并对比分析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生态环境管理现状,以期学习、借鉴和吸收国际水生态环境管理的有益经验,为我国的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纠纷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文章在分析了我国构建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这一制度的设想,并从几方面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est in so-called voluntary approaches to supplement or replace formal environmental, 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 has taken on new importance in bot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approaches fall into two sharp divisions: (1) industry-initiated codes of good practice focusing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or performance goals, and (2) negotiated agreement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 firms or industry sector trade associations focusing on regulation or complianc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latter.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motivations behind negotiated agreements are manifold and sometimes contradictory including desires (1) to facilitate the achievement of legislated or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goals by introducing flexibility and cost-effective compliance measures, (2) to negotiate levels of compliance (standards) fulfilling legislative mandates, (3) to negotiate legal definitions of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and other technology-based requirements, and (4) to weaken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Efforts in furtherance of negotiated agreements have thus been greeted with mixed results by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In the context of an anti-regulatory clim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ct has been amended to allow “negotiated rulemaking” in achieving regulatory agency mandates. However, even before this legal innovation, regulatory agencies have been negotiating regulations. Independent of this legal avenue, negotiated compliance with industry associations is being fostered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EPA's) “Commonsense Initiative” and with individual firms through “EPA's Project XL”, again with mixed reception.The proposed paper describes and analyses negotiated agre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context of (1) EPA efforts to ens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2)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efforts to ensure worker health and safety. These agreements can b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axonomy: (a) Negotiated regulation (either preceding formal regulation or as a substitute for formal regulation); (b) Negotiated compliance (implementing regulation or informal agreements) (i) the means and timetable for coming into compliance with emission, effluent, or concentration requirements (ii) negoti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n enforcement action in which the firm is out of legal compliance (for example, encouraging cleaner production through the leveraging of penalty reductions).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include: environmental or health and safety outcomes, effects on stimulat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time for development (time to completion)/implementation (likelihood of court challenge), stakeholder influence (ability of large firms to dominate outcome, environmentalists–industry, or labour–management balance of power),and administrativ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分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律的体系,试图从环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环境法进行法律属性的分析,得学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实质上就是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结论,环境行政管理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才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indicate that while a variety of factors positively influence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gulatory pressure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However, most research examines samples representing large manufacturers or single industries, essentially assuming a level of regulatory constraint. Using a sample of heterogeneous faciliti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facilities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regulatory constraint, and that group membership impacts th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rategy when assessed within a utility maximization framework. More extensively regulated facilities implement more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but participate in fewer formal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programs (VEPs), compared to other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不健全的环境法律制度对环境保护的推进作用不明显,对环境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较低,健全的法律制度对环境保护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环境产业的组织管理机构起到全面组织和引导环境保护推行的作用;在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国民其它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健全的法律制度可以很好的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创新环境的公共管理。通过《环保法》对环境治理做出了一系列要求,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的力量,促使环保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信息公开——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手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后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方法。该手段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公开来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从而促使污染者重视环境保护,加强污染治理。文中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作用和类型作了简要的阐述,并重点介绍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方案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日本企业实行严格自主环境管理的原因,认为市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严格的法律制度对企业治理污染形成了强大的外部压力;高额的排污收费标准促使企业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公害防治资金支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强污染治理;消费者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促使企业追求严格的自主环境管理:出口型经济迫使日本企业采取严格环境标准以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强我国企业环境管理需要完善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扩展公民环境权益;提高排污收费标准,筹集污染治理资金;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企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借鉴日本企业“公害防治管理员制度”,培养污染治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Pollutant Release and Transfer Register,PRTR)制度是国际上重要的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对推动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虽开展过相关试点工作,但尚未真正建立起PRTR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PRTR制度,对补齐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管理短板以及构建多方共治的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十分必要.该研究选取国际上7个规模较大且相对完善的PRTR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两种特定的化学物质——汞和含汞化合物以及苯,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技术要素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共同点为按照一套工业分类系统界定出需要管理的行业范围,设置分类管控的化学品清单,以及对不同化学品设定具体的报告阈值;不同点为覆盖化学品种类和分类方式不同以及报告阈值表征方式不同,且同一特定化学品的阈值设定不同,甚至差别较大.基于对比研究结果,总结国际经验,提出了建立实施我国PRTR制度的相关建议:①制定完善的PRTR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界定覆盖行业范围,参考加拿大和墨西哥PRTR制度设置分类管控的化学品清单,结合使用释放量阈值、生产加工和以其他方式使用量(MPO)阈值、企业规模阈值等表征方式分类设置化学品报告阈值;②从法律政策、社会认知和试点实践等方面逐步推动建立PRTR制度;③加强与美国、加拿大、欧盟和经合组织(OECD)等国家和组织的沟通合作,强化我国PRTR制度设计的国际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