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美国环境应急管理立法导源于灾害管理立法。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和埃克森瓦尔迪兹号石油泄漏事件后,美国成为"阿佩尔计划"成员国,推动并强化环境应急管理专项立法,建立起紧急状态法与专项法相结合、联邦法与州地方法相结合的法律体系,表现出立法模式的独特性、立法理念的先进性、立法体系的层次性。面对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立法缺陷,美国立法经验启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立法应当尊重立法渐进式发展规律,注重立法专门化、体系化,转变立法理念,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环保工作的必修课和必答题,环境应急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短板所在。从松花江水污染、汶川地震到凤翔血铅超标、龙江镉污染和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近年来,频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将环境应急工作推到了空前位置,更是真刀真枪地考验了各地的环境应急能力,而其背后发生的各种剧情也一次次将环境应急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暴露于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环保工作的必修课和必答题,环境应急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短板所在。从松花江水污染、汶川地震到凤翔血铅超标、龙江镉污染和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近年来,频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将环境应急工作推到了空前位置,更是真刀真枪地考验了各地的环境应急能力,而其背后发生的各种剧情也一次次将环境应急能力不强的现实问题暴露于公众视野,令人深思。具体来说,问题突出体现在五大层面。一是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路远 《环境教育》2008,(6):25-28
汶川大地震自发生到现在,灾区没有因环境污染而发生一例次生灾难事件,也没有因环境污染而使抗震救灾工作拖延或滞缓,更没有出现重大环境事件造成人心慌慌的局面。这都归功于环保部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冷静、科学的处理和与地方环保部门同心协力、克服苦难的中国环保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突发性石油短缺典型案例,结合突发事件演化理论,研究了突发性石油短缺及其应急恢复演化的动力因素与机理。结果表明:突发性石油短缺的演化分为发生、发展、演变和终结四个阶段,短缺范围、短缺程度、短缺影响、应急恢复等演化特征主要受应急干预、致灾因素、承灾体、孕灾环境等动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应急干预贯穿整个演化过程,是突发性石油短缺演化的重要驱动力。结合中国突发性石油短缺应急体系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完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干预效果;加快立法,规范制度,完善石油储备,建立应急准备体系。  相似文献   

6.
丁金光 《环境教育》2010,(12):39-42
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使环境教育法制化、规范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的环境教育提供了借鉴。我们应总结环境教育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的有益做法,尽快制定《中国环境教育法》,推动我国的环境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应急管理,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突发性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各级环保部门一个重要任务。近些年,江苏在提高应急能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江苏省如何加强机构建设,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江苏省环境监察局局长凌静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8.
梁文婷 《绿叶》2013,(7):27-32
近年来,随着环境事件频发,我国的环境立法有了显著推进。但是,总体而言,环境立法严重滞后于环境变迁的现实,是导致应对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始终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需要转变立法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来完善和制定法规。2013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的强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环境的关切。不断出现的污染事件让我们无由不去反思应对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为何一直收效甚微,而其原因之一即在于:我国现行的一系列治理大气污染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一直处于事后立法、应急立法、疲于应对的状态。因此,若要更好地预防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宿迁市正在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大力发展绿色GDP,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地方环境立法缺乏、政府职能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宿迁地方环境法治建设应该在环境立法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内容、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林灿铃 《绿叶》2010,(9):7-12
为摒弃部门本位主义.提高环境立法的质量和协调性,中国的环境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核心地位并使其法典化.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环境立法,加强中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话语权.确立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环境立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绿色视野》2010,(2):63-63
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暨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立大会日前在京召开,成立了由26位专家组成的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强调,要切实把环境应急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防范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立了世界领先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爆发至今,我国的环境应急管理需求迫切,管理水平也在飞速提升。对美国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分析能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首先,美国设立了以宪法为根基,以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为主要枝干,以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专门性立法为具体内容的管理体系。其次,美国建立了包括总统、联邦应急管理署、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州、县和地方政府中的管理机构在内的多层级应急管理系统。再次,美国基于国家应急系统(NRS)及其核心国家应急计划(NCP),为环境应急响应工作制定了清晰的工作流程。此外,美国还设立了超级基金,有助于有效解决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资金来源问题。2014年1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埃尔克河化学品泄漏污染水源事件,通过将该污染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本文详细梳理了美国各层级政府对该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流程,体现出其具有的流程规范、分工清晰、属地处理、联邦支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朝飞 《绿叶》2010,(10):19-28
环境责任保险机制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政策,也是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把这个机制建立起来,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保险机构就会主动介入.承担起污染理陪和降低环境风险的重要角色。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9个省(直辖市)开展试点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这项工作也还存在着立法、政策、技术、工作机制滞后的问题。在国家层面上,应当重点研究解决以下政策.一是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一定的比例补贴企业保费;二是对开展环境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营业税优惠,三是建立国家污染事故应急基金,或者是环境责任保险超限额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14.
莫纪宏 《绿叶》2008,(3):17-22
国内虽有与突发事件有关的零散的立法,各地区各部门也配置了应急办,但分散的立法、多头的管理,难有整体有序之效。从长远眼光和全国一盘棋考虑,统一应急法制比出台《紧急状态法》更重要,而借大部制改革之势将分散于防洪、防震、公共卫生应急、核事故应急、矿难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的体制集中而成立应急部,是值得追求的。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过后,成都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报道灾区环保系统的相关工作,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灾区的环境状况。当灾区开始流传饮用水源被污染等谣言时,宣教中心针对饮用水安全保卫战进行了详细报道,让谣言和恐慌止于真相面前,及时稳定了人心,确保了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6.
环境法制的发展,对中国多年来环境领域取得的成就功不可没。中国当代环境法制不仅存在体制矛盾,还受文化制约。环境法制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立法质量不高,授权立法和部门立法色彩浓厚,监管体制发挥作用有限,环境司法救济滞后,环境外部成本难以内化以及公众参与不足。针对上述矛盾,从文化视角分析和解构,充分认知矛盾本身。  相似文献   

17.
石油石化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容易发生各种环境事件。建立突发事件环境应急体系,对于提高企业综合处置能力,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促进油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给出了油田企业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及注意事项,阐述了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环境风险的识别与评价以及削减环境风险的措施,并对环境应急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船舶漏油事故等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案例推动了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管理和立法的发展。2011年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确立了以下机制:行政主体依民事侵权程序向责任人请求返还应急费用;应急产业经营者依强制缔约合同请求支付应急处置费用;以责任社会化的方式保障应急费用的资金来源。为应对海洋石油开发等其他类型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我国应借鉴船舶污染海洋应急管理中的强制清污协议制度、强制保险制度、油污基金制度等,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依据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受威胁人数、经济损失大小、人为活动强度等因素,采用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法对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进行划分,抚宁县环境地质灾害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级,每级防治区又划分出不同的防治亚区,通过分析环境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工程地质岩类、成因与现状,对每个防治亚区进行评价,并提出加强防灾救灾管理与加强监测、随时做好应急准备等预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巴西、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发达国家早已为环境教育立法的今天,中国亟须为环境教育立法。因为中国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好坏,将决定着中国是否拥有绿色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