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累积影响评价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类型,但目前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仍较缺乏。文章分析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能力,结果表明:地理信息系统能改善对发展行为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跟踪,能较好地分析环境影响的时、空累积特征,是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有效工具;但是,其对环境影响累积过程的本质考虑有限,需要与能反映累积过程的子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国内测定累积剂量的方法多为热释光技术,但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光致发光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能量响应范围较宽。因此,对热释光与光致发光技术测定累积剂量,从原理、方法、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两者各自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涉及多个石油化工项目的选址和多个备选方案的比选,增大了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在传统的环境风险分析框架即事故的发生概率(风险度)与事故的环境后果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影响,对规划布局涉及区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多个备选方案的规划的环境风险,分析结果直观、可行,且可以辅助决策者对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对该方法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响应综合的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影响评价(EIA)的要求,有必要进行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本文介绍了累积环境影响的概念模型、分类和特点,并探讨了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湿地环境累积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累积效应是当一项活动与过去、现在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未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增加影响,各种活动的单独影响不大,但综合起来的影响却很大。人类的开发活动是产生湿地环境累积影响的主要根源,湿地环境累积效应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富集效应、土壤累积效应、水质效应等。由于研究的尺度的不同以及研究内容的差异,累积效应的研究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采用交互矩阵法、网络法、专家判断法、系统流图法、情景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模糊系统分析方法、环境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湿地累积效应研究的方向为:在方法上,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累积效应的主要手段;在内容上,生物富集、富营养化及土壤的累积效应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常规的土壤污染物化学治理技术,如客土换土法、冲洗法、热处理、固化、玻璃化、动电修复法等,由于其技术要求高或经济成本高昂,对土壤结构的扰动破碎较严重,因而,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较大问题。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不断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有可能利用植物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自20世纪90年代起,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金属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近10年来,在超累积植物的找寻培育、植物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忍性、超量吸收及其解毒机制以及植物修复的工艺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并取得长 的进展,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阶段多数城市环境风险形势严峻,环境污染源和风险源多而复杂,导致区域环境突发事件高发,其范围越来越广,引起人们对区域环境风险的高度重视。概述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目的,初步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估程序及评估方法。同时,认为实际应用中,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加快研究制定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港口规划累积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累积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还缺乏通用的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识别港口规划的累积影响源和途径,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数值模型的累积影响评价的量化评估和分析框架.以厦门港嵩屿港区规划为例,通过对海湾纳潮量及各敏感点流速的模拟,计算淤积量及其分布变化,进而推测海域水质和底质变化,并分析了由此引起的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不同岸线方案的累积影响,为港区岸线优选提供了科学判据.实践表明,该方法框架综合运用定量预测和定性分析手段,其结果能为港口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相比,区域环境风险具有多源、多途径和多敏感目标的特点,在未来几十年内,区域环境风险将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导则、规范来指导该章节的编制,《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评价办法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区域层面,因此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在分析开发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开发区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开发区的深入发展,区域环境要求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入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系统地规范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及环境的双赢。文中分析了当前开发区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环保餐具发展现状和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的发展状况和它们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叙述了秸杆、甘蔗渣和淀粉一次性餐具的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指出了这类餐具至今不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高效自动化生产设备,使秸杆、甘蔗渣和淀粉餐具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大学传授学生知识、确立学生观念的特殊地位说明了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环境教育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活和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环境状况和问题,思考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进而确立环境观念。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大学。建议在高校中建立讲座、选修、必修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和措施。同时,结合当前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浙江省规范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Around the globe, human behavior and ecosystem health have been extensively and sometimes severely affected by the unprecedented COVID-19 pandemic. Most efforts to study these complex and heterogenous effects to date have focused on public health and economics. Some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pandemic’s influences on the environment, but often on a single aspect such as air or water pollution. The relate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re relatively rare, and the approaches are unique in multiple aspects and mostly retrospective. Here, we focus on the divers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disease ecology 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related to the (intermittent) lockdowns that drastically reduced human activities. We discuss several key knowledge gaps and questions to address amid the ongoing pandemic. In principle, the common knowledge accumulated from invasion biology could also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COVID-19, and the findings could offer much-needed information for future pandemic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氰化物在民用工业中用途十分广泛,但它是高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环境中的氰化物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环境中氰化物测定的容量法、光度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和安培法)、色谱法、放射化学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及监测效果作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筑企业中的EHS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包存宽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6):468-469,472
目前在外企中实行EHS管理已经较为普遍,重点介绍在建筑行业中如何构建环境、健康和安全的管理体系。由管理承诺、规划、执行、检查改进和管理评审五部分组成,全面融合了环境、健康和安全的理念,并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机地整合到该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山环境监测和预警的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满足矿山实际需要的环境预警信息系统,并阐述了该信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如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子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实现等),还着重探讨了系统应用中的数据模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最小费用规划模型,选取运输费用以及各处理设施(包括垃圾焚烧、制肥、回收利用、 填埋和中转处理)的处理费用为因子,同时把经济收入作为负的费用从中扣除,对选取的三个规划方案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广州市市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处理的最低费用,并给出了市属8个区的垃圾量相应的处理设置。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Farm worker and consumers are vulnerable to the potentially toxic pesticides accumulated in the environment and food. Nonetheless, few studies have...  相似文献   

20.
污水再生处理微滤-反渗透工艺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微滤-反渗透(MF-RO)工艺在污水再生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以提高其经济效益。系统研究了北京市某再生水厂微滤-反渗透(MF-RO)工艺的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等情况。再生水成本主要由设备折旧费和运行成本组成,其中运行成本所占比例较高,而在运行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膜更换费、电费和药剂费。目前该厂再生水销水量约为7 000 m3/d,运行负荷率仅为33.33%,导致再生水成本较高,总成本约达5.29元/m3,其中设备折旧费为0.83元/m3,运行成本约为4.46元/m3。因此提高运行负荷率,即提高销水量,是降低再生水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