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浙江模式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敏 《环境保护》2020,48(14):25-27
浙江省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一直以来致力于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本文总结了浙江省近年来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上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包括注重加强生态建设,建立生态资产长效管护机制;拓宽价值实现路径,构建生态产业化经营机制;建立生态产权体系,完善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机制;加强量化管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考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在未来的发力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健全产权制度和交易体系,规范核算评估和产品认证,强化资金保障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喆儒  张思 《环境保护》2023,(17):32-3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水生态产品作为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界定、价值核算及实现路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四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水资源费转税、生态权属交易、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品牌化发展;分析评述了当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不足:水生态权属边界不清晰,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不完整、核算标准不统一。本文建议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明确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相关主体的责任和权益;进一步发展完善水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体系,建立更准确、全面的指标体系,以更好地衡量和评估水生态产品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创新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1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在林权抵押贷款、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绿色农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初见成效,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然而,受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充分和核算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还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从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能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权制度,从完善财政投入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补偿机制,从健全市场体系建设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格机制,从发展生态产权抵押贷款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机制,从健全基础标准体系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态价值核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於方  杨威杉  马国霞  周颖 《环境保护》2020,48(14):18-24
生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生态价值核算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总结分析,从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标准化、参数本地化、政策决策应用化和生态产品交易等角度,对促进我国生态价值核算从学术研究向实践管理转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是讲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故事"的重要素材。本文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补齐当前认识不统一、转化不完全、通道未打开的短板,又要谋划长远,做好战略设计,加强制度供给,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融合性"、价值实现通道"灵活性"、价值转化能力"有效性"、价值实现渠道"多样性"以及优质生态产品生产供给"广泛性",全面建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以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6.
生态券制度是正在探索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一。生态券是一种表征生态系统质量的指标,可以被量化、核算、收储以及交易等。在研究国内外生态券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山东省邹城市为解决生态修复过程中社会资本参与不足等问题,引入生态券制度,尝试以市场化交易机制促使生态修复更有效率地实施。该制度中,政府搭建以生态券为标的物的生态权属交易平台,鼓励生态保护修复方和开发商等相关主体积极参与。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生态系统零净损失”,即生态保护领域的“占补平衡”。制度实施的难点在于生态券的定价,即保护绩效的核算。对此,邹城市采取了重置成本法进行估值并在实践中应用。本文从参与主体、平台设计、交易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介绍了邹城市生态券制度的探索,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模式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已经开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按照物质供给类产品、文化服务类产品、生态调节服务类产品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三类基本模式,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地的三大瓶颈,聚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交易、生态产业、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生态治理六大重点领域,探索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建华  贾玲  刘欢  胡鹏 《环境保护》2020,48(14):37-41
水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生态产品的界定、价值核算及其保值增值路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水生态产品的基本属性出发,解析了水生态产品的内涵与分类;通过水生态产品的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研究,对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政策建议,即开展水生态产品普查,加快建立面向实践的水生态产品价值理论与核算方法体系,推进建立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审计、保护补偿与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创新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生态产品综合价值实现体系,以期推动我国水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及其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相关学者和科研机构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成果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逐渐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系统梳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识别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的方法,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历程,解读了国家对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与地方实践进展,识别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核算范围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发展历程划分为科学探索、实践推进和深化铺开3个阶段;发现了我国在当前研究中普遍将生态产品价值等同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现象;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在当前无法被精确核算且核算结果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状.针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科目与范围不一致、实物量评估方法不确定性大以及价值量定价机制主观性强等问题,研究指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和近期相结合的过程,应当像GDP一样核算GEP,下一步地方推进工作建议从完善基础理论框架、建立统计核算技术、形成地方业务...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大变革,是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主线,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物质载体和实践抓手.从生态产品使用价值的交换主体、交换载体、交换机制等角度分类总结国内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案例,归纳形成8大类、22小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各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模式相互之间既存在关联性和相似性,又各具特点,对应不同的生态产品类型.公共性生态产品对应政府主导路径,如生态保护补偿、区域协同发展、资源产权流转、生态载体溢价、生态资本收益等;经营性生态产品对应市场机制,如生态产业开发;而准公共生态产品则对应政府市场混合路径,如生态权益交易、资源配额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的复杂工程,我国应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地方通过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实践,汇聚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中国经验”,再由“中国经验”打造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路径等。本文从理论、政策与实践三个维度回顾既有研究,并从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设计、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制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文明建设范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理念及价值支持,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但法律保障体系框架、制度还需要完善,还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应以生态文明相关的基本法律为基础和出发点,依据生态优先、生态民主等相关原则,要从防治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层面,制定完整的法律保证制度,建立防、管、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四个方面工作之一。强调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相关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从侧重理论、理念建设发展到加强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贵在创新、重在实践.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方面,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诸多启示.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应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产业化,找准自身特点定位促进产业生态化,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公共性生态产品补偿机制,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带动土地溢价.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①充分认识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创造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②改变原有补贴式、被动式和义务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将市场机制融入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③转变传统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路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载体,使生态产品与载体整合一体化实现"共生增值",让价值转移到载体中并通过载体交易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类与制度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伯恩 《环境保护》2020,48(13):49-52
只有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本文界定了生态产品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涵,分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理论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产业生态型、生态产业型、产权交易型、生态溢价型、生态补偿型、生态倡议型、绿色金融型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6.
创新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近1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在林权抵押贷款、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绿色农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初见成效,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然而,受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完善、市场发育不充分和核算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还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从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能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权制度,从完善财政投入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补偿机制,从健全市场体系建设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格机制,从发展生态产权抵押贷款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机制,从健全基础标准体系角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价值多元化实现是落实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的经济政策保障。针对当前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不完善与市场活跃度问题,以天目湖流域水质净化服务产品为例,提出一条生态保护市场化与生态产品增值的双向促进道路:基于长序列监测数据与水文水质过程模型,提出流域生态保护基准概念及其约束下生态产品交易边界,精准核算基准年水质净化产品的可交易量为1.37 t,基准价格为1186.71万元/t/年;面向近10年产品实际供需主体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三类五种”生态产品交易机制类型,并选择设计了低端产品退出—高端产品激励的典型交易模式。生态产品交易实施为研究区生态价值实现提供市场化路径,为国内同类地区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保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到生态补偿再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乐山  朱凯宁 《环境保护》2020,48(17):15-18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相互联系在于三者的最终目标相同,都是致力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并且都使用资金作为工具。但是,将它们混为一谈,无助于各自优势的发挥;划出三者的界线,有助于明确各自制度创新的方向和着力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用法律手段处罚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本质上具有法律属性,是生态环境破坏者对既成损害的赔偿,赔偿具有强制性;生态补偿,是用政策手段激励生态环境的保护者,本质上是一种政策方案,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者发展机会受限的补偿,通常需要政府在协商基础上的统一行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用市场手段奖励生态产品的供给者,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交易,是生态产品供给者在市场中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过程。三者对应于不同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应是一个地区最先建立和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生态补偿应是国家主导激励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会更加普遍,规模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开采或废弃矿山治理恢复率仍远低于国际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表明:废弃资源利用、指标权属交易、新型产业导入是价值实现的主要模式,要素整合、区域统筹、产业融合是主要路径. 各地区在实施过程中通常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模式、多路径组合的方式推进,以达到资源的多元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重显化. 总体而言,我国依托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健全成效评价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修复矿山生态产品价值更加有序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的战略措施和任务。论文以湖北省梁子湖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经走访调研,分析发现现阶段若仅靠市场途径来实现其价值是困难的,需由政府引导推动,多方参与协同治理。从务“实”角度,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价值;加强梁子湖流域功能价值的研究宣传工作,促进资源有偿使用,打开市场。从务“虚”角度,构建便于流转的产权制度,促进生态资源资本化;创新生态补偿方法和激励机制,提升软性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