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题,贵在创新、重在实践.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方面,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生动实践,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诸多启示.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应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产业化,找准自身特点定位促进产业生态化,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公共性生态产品补偿机制,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带动土地溢价.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①充分认识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创造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②改变原有补贴式、被动式和义务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将市场机制融入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③转变传统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路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载体,使生态产品与载体整合一体化实现"共生增值",让价值转移到载体中并通过载体交易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在该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开采或废弃矿山治理恢复率仍远低于国际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矿山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基于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表明:废弃资源利用、指标权属交易、新型产业导入是价值实现的主要模式,要素整合、区域统筹、产业融合是主要路径. 各地区在实施过程中通常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模式、多路径组合的方式推进,以达到资源的多元利用与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多重显化. 总体而言,我国依托矿山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健全成效评价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推动修复矿山生态产品价值更加有序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3.
喆儒  张思 《环境保护》2023,(17):32-35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水生态产品作为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界定、价值核算及实现路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四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水资源费转税、生态权属交易、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品牌化发展;分析评述了当前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不足:水生态权属边界不清晰,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不完整、核算标准不统一。本文建议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明确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相关主体的责任和权益;进一步发展完善水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体系,建立更准确、全面的指标体系,以更好地衡量和评估水生态产品的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梳理构建“保障供应,激励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优化逻辑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和标度构造法,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成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五桂山为例,对其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进行评价,其水源和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成功度评价结果分别为成功和部分成功。考虑现有两类生态补偿政策所实现的价值仅占其调节服务产品价值的4.6%,围绕进一步提高五桂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的“保障供应”和可持续性,提出五桂山下一步要侧重发展“生态+”产业,培育荔枝等优质产品生态标签,开展有机、绿色认证等提高生态溢价,开展碳普惠、碳汇交易等生态权益实现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冯俊  崔益斌 《环境保护》2022,50(3):56-59
长江经济带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生态资源存量优势,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更具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和可持续性。长江经济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对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谋划,夯实绿色发展基底,提升绿色发展质效;因地制宜,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产业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渠道;明晰产权,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促进生态产品可量化;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作用,提升绿色金融支撑能力,破解生态产品难变现、难抵押、难交易等难题。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将有效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美丽中国。本文分析了普及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面临的深入普通大众不够、基层基础薄弱、内容供给不足等问题,介绍了四川省探索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的主要做法、形成的初步经验,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在强化统筹、整合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品牌、精准施策等方面,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宣传的参考路径,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模式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已经开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地方实践,按照物质供给类产品、文化服务类产品、生态调节服务类产品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三类基本模式,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地的三大瓶颈,聚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交易、生态产业、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生态治理六大重点领域,探索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相关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与路径等。本文从理论、政策与实践三个维度回顾既有研究,并从优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设计、健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制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9.
张俊帆  王成超 《环境》2023,(1):78-8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论述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指引,为应对生态环境质量与产业持续兴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中国方案。从定位、原则、方向、内容和方式五个方面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佛山市形成了“破解土地制约瓶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产业升级”“构建绿色发展格局,筑牢生态屏障”等实践路径。对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4年,国家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深入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关系和生态文明实现路径,本文以2015年和2019年我国生态文明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出发,通过四象限模型提出了“和谐共生”“绿色贫困”“拮抗发展”“金色污染”4种“两山”关系状态. 研究表明,“和谐共生”和“绿色贫困”是目前长江经济带城市“两山”主导的关系状态,2015—2019年“和谐共生”状态不断增加,“拮抗发展”状态明显减少;从产业发展路径角度看,全面均衡发展型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实现中最有效的路径,绿色创新驱动型、绿色转型升级型和生态价值实现型均发挥着相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相关学者和科研机构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成果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逐渐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系统梳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识别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的方法,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历程,解读了国家对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与地方实践进展,识别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核算范围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发展历程划分为科学探索、实践推进和深化铺开3个阶段;发现了我国在当前研究中普遍将生态产品价值等同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现象;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在当前无法被精确核算且核算结果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状.针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科目与范围不一致、实物量评估方法不确定性大以及价值量定价机制主观性强等问题,研究指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和近期相结合的过程,应当像GDP一样核算GEP,下一步地方推进工作建议从完善基础理论框架、建立统计核算技术、形成地方业务...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产品概念再定义及其内涵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界定生态产品概念定义及其内涵是深入开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该研究深入剖析了生态产品现有概念定义存在的问题,从我国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的战略意图入手,在指明生产者的基础上,将生态产品定义为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和人类社会生产共同作用提供给人类社会使用和消费的终端产品或服务,包括保障人居环境、维系生态安全、提供物质原料和精神文化服务等人类福祉或惠益,是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并列的、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分为公共性生态产品、准公共生态产品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三类.阐明了生态产品与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产品、非生态自然资源之间的边界关系,明确了生态产品不仅反映了自然生态与人类之间的供给消费关系,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供给消费关系.建议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展中长期联合攻关,解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通过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抢占国际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学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提出了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目标。而当前的环境保护制度已无力应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途径进行解读;然后构建了以“环境规划一社会经济类规划一规划环评”为核心的“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框架,明确了各自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与社会经济类规划相适应的环境规划和规划环评的实施形式、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4.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然而过去3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了揭示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论文系统梳理中国资源供给状况,总结中国资源进出口及资源产出率演化特点、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中国近年来进口以金属矿产、石油、部分固体废弃产品构成的自然矿产和城市矿产资源为主,主要出口以工业产品、水海产品等为代表的资源类型,进出口的结构类型随年份变化不大,但进口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资源产出率逐步增长,达到1.6元/kg,但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了应对面临的挑战,未来中国应着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同时国内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  相似文献   

15.
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自然资源管理保持高度重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理念方法不断变革创新,逐步形成了较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系和模式。然而,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矛盾。从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的现状着手,从管理对象、管理主体和管理保障三个方面,阐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的发展困因,总结凝练当前制约管理实践发展的突出现实问题,并从构建国家安全视角下的多维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和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两个方面,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建议,这将有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更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的加剧,具有可持续意义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受到人类的重视。论文采用产量-价格法、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主要研究方法,核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结果表明: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碳库、木材和生物多样性存量价值为44543.5×108元,其中生态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2.24倍;在流量中,年流量价值1738.3×108元,其中年生态价值为1565.9×108元,是直接经济价值172.4×108元的9倍,社会价值只有9.5×108元。论文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为西藏的生态补偿、绿色GDP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政策70年历史变迁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其演进脉络、阶段性变化特征和取得的成效,对于制定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演进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历史变迁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非理性战略探索阶段(1949-1971年);②建立环境保护三大政策和八项管理制度的环境保护基本国策(1972-1991年);③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2000年);④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环境示范创建的环境友好型战略(2001-2012年);⑤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2013年至今).分析表明,我国基本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较为完善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法制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环境市场经济政策体系以及多元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伟大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需求,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改革目标,指出了管理体制、生态法治、空间管控、市场机制、公众参与、责任考核等六大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生态价值多元化实现是落实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的经济政策保障。针对当前生态产品交易制度不完善与市场活跃度问题,以天目湖流域水质净化服务产品为例,提出一条生态保护市场化与生态产品增值的双向促进道路:基于长序列监测数据与水文水质过程模型,提出流域生态保护基准概念及其约束下生态产品交易边界,精准核算基准年水质净化产品的可交易量为1.37 t,基准价格为1186.71万元/t/年;面向近10年产品实际供需主体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三类五种”生态产品交易机制类型,并选择设计了低端产品退出—高端产品激励的典型交易模式。生态产品交易实施为研究区生态价值实现提供市场化路径,为国内同类地区一体化生态保护格局保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