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阿左旗2008年3-5月的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该地区空气中颗粒物含量与沙尘天气状况。结果表明:根据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2008年3-5月大气中TSP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556mg/m3,0.459mg/m3,0.395mg/m3,由3-5月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阿左旗大气中TSP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月期间共发生9次沙尘天气,其中浮尘天气7次、扬沙天气2次。沙尘天气的频率以3月最高,4月其次,5月最低。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二次有机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组分之一,确定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状况及来源是深入了解大气颗粒物污染发生、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前提.基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污染源和气象资料,利用耦合了二次有机气溶胶模块的二维空气质量模式对区域尺度上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状况和来源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具有明显的光化学反应特征,浓度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源排放较大的广州和东莞的部分地区及其下风向的中山、珠海和江门部分地区SOA浓度较高;几类主要污染源对SOA的贡献率分别为:生物源72.6%,流动源30.7%,点源12%,溶剂、油漆源12%,面源不足5%.  相似文献   

3.
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青岛市大气颗粒物定性分析。单个颗粒物分析和多个颗粒物复合分析的结果,为污染源识别和相对重要性的估计提供了重要信息:青岛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土壤扬尘和燃煤飞灰、硫酸钙和其他硫酸盐类的二次颗粒物、有机物质颗粒物、天然海盐、工业钡盐与其他类型的工业排放。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复杂,呈现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对主要污染源进行识别和定量,是制定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总结了2000年以来我国近30个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气颗粒物PM10主要来自六类源:扬尘(土壤尘、道路尘、建筑尘);燃煤;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SO2、NOx、VOCs氧化产生的二次颗粒物。研究还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和相对贡献存在差异。近年来随着大气颗粒物控制措施的实施,城市PM10污染状况已明显改善,大气细颗粒物PM2.5越来越受关注,在制定空气质量达标方案时,各类燃烧源和二次颗粒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5.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涵义及定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概念对防治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不同于颗粒物本底值。本底值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条件下颗粒物的浓度值,而背景值是个相对值,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有可能已经受到了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主要包括城市本地源排放和外来颗粒物,二是颗粒物扩散的天气和气象因素。将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背景值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城市本身的排放,城市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浓度水平。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人们对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采用监测一定高度处大气颗粒物,结合气象因素确定城市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本文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该地区大气颗粒物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不同采样点不同时间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形成和转化与大气化学过程有关。OC中的烷烃和多环芳烃多存在于细粒子中,并且二次OC含量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点源的排放、城市建设、机动车尾气等。  相似文献   

7.
用投影寻踪回归进行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PPR)对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成分谱和大气采集样本中的元素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的权重贡献率的一种原解析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海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的解析,结果表明,影响上海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源是建筑尘、土壤尘、燃煤尘和冶金尘它们的平均贡献率之和十占全部尘源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集并分析了位于某工业园区下风向2个村庄周围的土壤、积尘、空气、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中16种PAHs的浓度。发现以大气扩散和空气颗粒物沉降方式进入环境的PAHs,在各环境介质中的浓度为:积尘土壤空气地下水和地表水。通过分析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组分发现:不同环境介质中PAHs的组分差异较大,而在两个村相同环境介质中组分较为相似。通过分析树脂吸附、颗粒物截留2种方式所采集的空气样品发现:二、三环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气相,五环以上的主要存在于颗粒物,四环在两相中同时存在。通过轮廓图法推测:所调查的2个村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相同。通过特征成分比值法发现:2个村空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燃煤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初步和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莉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2):96-98
采用可吸入颗粒物中煤烟尘贡献值(分担率)经验公式评估方法和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IDNN受体模式,结合南宁市区大气颗粒物定性特征分析,解析南宁城市颗粒物来源,进而对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近五年来东营西城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实测数据为基础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得出了近五年来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变化规律 ,并对形成这种规律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合本地污染源的变化情况和气象因素 ,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杜怀勤 《山东环境》2000,(7):170-171
本文以近五年来东营西城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近五年来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对形成这种规律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合本地污染源的变化情况和气象因素,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逆温层在上海市空气颗粒物积聚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象数据、能见度数据以及探空数据分析逆温层的存在对上海地区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逆温层高度比较低时,逆温层就有着类似锅盖的作用,抑制污染颗粒物的扩散,城市大气中的颗粒物发生积聚增长,导致颗粒物浓度增加,是引发灰霾迅速形成的可能原因。在上海的一次灰霾形成过程中,强度高的逆温现象为颗粒物的迅速积聚提供了理想的环境(24 h前向轨迹图显示灰霾日扩散轨迹被限制在上海市区),导致颗粒物浓度迅速增加,引发灰霾。而这些积聚起来的颗粒物在高相对湿度辅助下会发生吸湿增长,同时高相对湿度还为二次气溶胶的生成提供了水环境,二次气溶胶生成速度也因此增加,空气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加剧了城市大气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3.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及其毒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物是大气气溶胶中非常重要的化学组分,对我国空气污染及灰霾事件发生具有显著的贡献,是当前大气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有机气溶胶中包含大量有毒物质(如多环芳香烃、多氯联苯及有机胺类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气溶胶中有机组分的体内/体外生物毒性研究多集中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对于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和毒性效应的关注很少。本文以多环芳烃、有机胺及自然源萜烯类挥发性有机物为例,简要综述了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及其生物毒性效应,重点关注这些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对母体有机组分生物毒性的增强作用,以增进对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健康危害认识。  相似文献   

14.
李伟  龚敏玉 《环境科技》2007,20(3):19-22
颗粒物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由于缺乏对颗粒物成分及来源的研究,导致目前的控制措施常常缺乏针对性.为全面弄清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来源,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对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进行识别和采样,包括煤烟尘、建筑水泥尘、扬尘、土壤风沙尘、海盐粒子和二次粒子,并利用原子发射光谱、离子色谱等仪器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可吸入颗粒物的源成分谱.从而得出颗粒物元素成分谱,通过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进行解析,得出各污染源对受体的贡献值和分担率.确定主要污染源,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治理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在北京市5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小颗粒物样品和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小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半春结果应用于化学质量平衡法解析污染源,主要结果,秋季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尘土为15.9%,燃煤为28.3%,燃油为54.1%,钢铁工业为1.56%:冬季科污染的贡献率:尘土为19.2%,燃煤为37.7%〈燃油为42.6%,钢铁工业为0.3%。  相似文献   

16.
2022年4月11日—4月25日期间,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对景谷县城区春季大气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和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县城空气自动站监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了该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结果显示,景谷县春季细颗粒物成分主要为钾离子、硫酸盐、元素碳、硝酸盐、有机碳、氯离子;主要污染源为燃煤源、机动车尾气源、工业工艺源。监测期间捕捉到5个短时污染天气时段,此时燃煤源常为主要污染源;燃煤源占比峰值多出现在14:00—16:00,机动车尾气源白天占比高于夜间,工业工艺源占比峰值多出现在21:00—次日9:00。景谷县城区工业工艺源、生物质燃烧源、二次无机源占比随PM2.5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餐饮源占比随PM2.5质量浓度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王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31-133,156
通过对鞍山市典型区域(6个污染源、4个居住区、一个对照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监测,采用GC/MS法分析了总悬浮颗粒物中16种PAHs的含量,探讨了鞍山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及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鞍山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采暖期普遍比非采暖期高1.1~2.5倍,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总量采暖期也远远高于非采暖期;鞍钢6个点位在非采暖期的PAHs总量均远远高于其他五个点位,表明了工业污染导致的环境空气质量下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的随机搜索方法,适用于模型参数寻优。将遗传算法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CMB方程组中参数的优化,得到各污染源对大气颗粒物的优化贡献率。该方法应用于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结果与用其他多种源解析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表明了遗传算法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具有简便、准确和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前进,作为交通和运输工具的汽车日益增多,汽车排气对大气污染也日益严重。汽车肯定是Pb和CO的主要污染源,也是NO_x、HC(烃)及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汽车还排放致癌物如苯并芘、二溴乙烷、二氯乙烯、甲醛和苯等。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有时还会在大气中与其它物质反应形成致癌、致变和有毒化合物。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墨西哥、澳大利亚及欧洲共同体等先后对这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级提取法,考察了某典型排放源周边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的形态分布特征,同时采用富集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探讨了大气颗粒物中铊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PM_(10)还是PM_(2.5)中铊均是以分布在可氧化态为主,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大气颗粒物中的铊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源,其中PM_(10)中的铊主要来自焙烧渣扬尘和污染源排放的废气,而PM_(2.5)中铊则主要是来自污染源排放的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