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4):49-5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之一,2006年1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正式颁布实施。此后,各省、市、县、乡镇或制定或完善了“地方预案”。正可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各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出台对于历史来说怎么也是一种交待。据新华社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00亿元。另据权威部门估计,我国已经进入环境高风险时期。一方面,我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另一方面,国内很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人为环境危机呈现…  相似文献   

3.
邓新华  罗彬 《四川环境》2010,29(3):110-11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公共环境危机高发期,公共环境危机已成为我国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客体。公共环境危机除了具有公共危机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专业性、伴生性、城市性、量变到质变等4个特点。对于公共环境危机管理应从日常公共环境危机管理和公共环境危机事件管理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使得人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愈加严重,环境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上升,如何应对危机成为当今社会公共管理的主要议题。本文从环境危机事件的内涵与制度学诱因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危机影响下环境政策变迁的过程、模式以及机制进行评述。研究表明,制度供求不匹配所带来的制度非均衡是导致环境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环境危机事件有利于打破原有环境政策渐进性过程的路径依赖性,通过改变政府、公众、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体的机会格局与资源条件从而为主要政策变迁提供可能性。因此,危机事件影响下的环境政策变迁过程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政策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正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环境危机多发阶段,需要借鉴国外理论模型进行本土化研究,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有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为具有不同经济制度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闻大杂烩     
环保总局要求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2月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向新闻界集中通报近期发生的几起突发环境事件时,要求各地环保部门充分认识环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公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制度,坚决维护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2010~2019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范龙  王彬洁  石锦  胡鑫 《四川环境》2021,(2):204-207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但环境风险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对2010~2019年四川省10年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浅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律特点,以期为四川省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6~8月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是主要事件类型;成都市和广元市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区域;油类污染物和酸碱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类型;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应从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环境应急物质储备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应对跨区域环境风险方面,虽然地方政府与生产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愿景是一致的。基于跨区域环境风险特点,提出政府与企业共同应对环境风险或突发环境事件的探索性设计,不仅可以缓解或化解跨区域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困境,而且能够提高毗邻地方政府预防和处置跨区域环境风险或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8.
  霁於方 《绿叶》2013,(9):32-36
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环境公共事件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利益诉求更为复杂等特点。有此,在环境公共事件处理中,政府需要转变传统的环境管理思维,以社会公众利益责任者的身份.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环境公共事件.维护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9.
以安全生产事故次生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为设计背景,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环境应急资源现状,从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送、应急监测、现场处置、信息公开及舆情应对等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应以分场景-多任务的思路构建及开展,并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第二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大比武,为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资源环境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利用公权力对资源本身以及由资源环境产生的利益进行分配的过程,是对环境公共利益的分配与选择,它具有全民性、复杂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从公众参与政策选择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公众参与政策选择的必要性,归纳概括了公众参与政策选择时出现的非理性因素绑架民意、政府屈从民意、降低政策选择效率等问题,并从加强沟通、争取信任,建立健全政策参与制度,改进政府管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四个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绿叶》2011,(4):9-15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不完全等于信息发布,而是一个信息管理的过程,涉及内容界定、流程管理、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需协调横向的部门间关系、纵向的各级政府间关系、条与块间的竞争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等多重关系。在现有应急管理体制下,我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可通过厘清政企关系、强化风险评估、加强信息共享、公开事件报告等方式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危及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威胁生态环境,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针对目前国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及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特点和高危性,以环保部举办、青海省环境保护厅承办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预警体系应急演练为例,提出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国内     
正去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公布根据环保部通报的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显示,全国2015年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330起。据了解,2015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较2014年减少141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较大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给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暴露出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充分,对谣言回应不及时等不足。此外,谣言的广泛存在与传播,使得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效果难以实现最大化。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中,信息公开法律规定与实践不足、信息传播不对称与集体行为等。对此,体系化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突发环境事件中因信息公开不足及谣言产生的危害,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信息公开主体范围、明确信息公开程序、对象等措施强化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开展谣言与集体行为方面的研究,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是重要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我国发布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防范和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和加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指导。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在执行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时也出现新的问题,结合现行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及其实行的有关情况,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不断推进环境应急预案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化工园区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化工园区内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有毒有害物质数量大、环境风险等级高,存在着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我国至今尚未制定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范,相关研究也未见报道。在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事件高发并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方法,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以及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工艺和环境风险受体三个方面的环境风险的特性,初步拟定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调查评估、建章立制、预案编写三个阶段的技术路线,明确了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应急处置措施的四项编制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综合预案、现场处置预案、专项预案、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六部分组成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为进一步检验环境应急预案体系、锻炼环境应急队伍、磨合环境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8月20日,长白县环保局在天力泰药业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模拟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18.
浅议突发环境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接经济损失评估作为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级别、事故追责、刑事判罚、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是突发环境事件环境损害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由于工作起步较晚,它目前存在缺少规范有效的工作制度、缺少工作标准依据和工作细则等问题,给评估工作造成困难。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讨论评估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包括基础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方法、数据审核原则以及财产和生态损害评估的量化原则,设计出一套数据调查和整理表格,提出了设备、材料、人工、行政等费用的具体审核标准,并对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工作的开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长期高强度的开发活动,长江经济带面临突发环境事件频发、诱因复杂等突出环境风险问题。近年来,尽管各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严峻的环境风险防控形势相比,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存在源头防控体系不健全、能力不足、协调联动欠缺等问题。本文在对长江经济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形势和防控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领域的最新要求及地方实践经验,从环境风险源头防控、环境应急协调联动以及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的对策,以期为有效防控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建设"安全长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飞龙  王又平 《绿叶》2012,(9):13-19
环境类群体性事件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环境政治"的登场,同时也表明原有的环境政治治理模式的式微。原有模式以管制型政治文化资源与制度技术为主要特征,无法适应现实挑战。单纯的"压力政治"和"民粹政治"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民意需要置于一个公共理性的制度结构中加以权衡。环境信息公开在此类事件的进展中已经获得了某种理解与运用,但其完整的治理逻辑尚未成为共识。环境信息公开,是中国环境政治治理乃至于整体性的现代政治转型的起点步骤和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