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中国湖泊环境保护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回收利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浮游藻类是减轻水体中氮、磷等营养负荷,治理湖泊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热解技术可将藻类转化成焦炭、生物油和合成气等多种燃料形式,因而是回收利用湖泊浮游藻类的一个理想途径.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相比,藻类作热解原料具有易预处理、易热解、易获得高产等优点,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的燃料.  相似文献   

2.
热解技术在废旧印刷电路板处理及资源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热解技术在废旧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处理及资源化中应用的研究状况。热解技术可以改善和提高PCB中金属物质的回收效果,减少污染。同时,以热解为基础的PCB中非金属物质回收技术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PCB热解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其在1000℃以下的热解过程可划分为分别服从不同反应机理的2个阶段。PCB热解产物中的油、气产物可以回收作为化工原料或燃料。PCB热解过程中含溴阻燃剂的转化和迁移规律以及热解产物中含溴污染物的控制和脱除、热解技术与其他PCB资源化技术的合理有效整合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李沐  姚强 《环境工程学报》2006,7(4):107-110
综述了热解技术在废旧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处理及资源化中应用的研究状况.热解技术可以改善和提高PCB中金属物质的回收效果,减少污染.同时,以热解为基础的PCB中非金属物质回收技术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PCB热解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其在1000℃以下的热解过程可划分为分别服从不同反应机理的2个阶段.PCB热解产物中的油、气产物可以回收作为化工原料或燃料.PCB热解过程中含溴阻燃剂的转化和迁移规律以及热解产物中含溴污染物的控制和脱除、热解技术与其他PCB资源化技术的合理有效整合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照热解废印刷电路板产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少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实现其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了微波辐照热解废印刷电路板的效果,并采用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和X荧光光谱等方法对热解产物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微波热解得到的气体、液体、固体的产率分别为7%~33%、26%~45%、31%~51%,其中气体主要由CO、CO2、H2及有机烃类组成,可燃性气体占70%(体积分数)左右,可作为燃料气加以利用;液体分为水相及油相,经常压蒸馏后得到的120~250 ℃馏分主要为单酚化合物,苯酚高达50%(质量分数)左右,甲基苯酚和邻甲基苯酚为25%(质量分数)以上,是良好的化工原料;固体中除炭外,还含有许多金属如铅、锡和铜等,可以回收利用.说明微波热解技术处理电子废弃物可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生物质成分的复杂性,直接热解生物质很难获得其氮转化机理,利用含氮模型化合物热解成为近年来研究生物质NO_x生成机理的主要方式。首先总结了燃料氮在生物质中的赋存形态及其常用的模型化合物,综述了蛋白质、环二肽、氨基酸等模型化合物热解的一般机理,并对影响模型化合物热解路径的化学成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含氧量等因素做了分析。目前,通过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研究人员可以得到生物质中燃料氮的转化机理,但有些机理还存在一些争议,结合计算化学理论分析可能获得更清晰的NO_x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污水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 ,并就目前研究的污泥热解制油技术、制取燃料技术、堆肥土地利用技术和热解制取吸附剂技术等主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污水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并就目前研究的污泥热解制油技术、制取燃料技术、堆肥土地利用技术和热解制取吸附剂技术等主要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城市污泥热解工艺的工程化应用,组建了污泥热解系统、热解产物分离回收利用系统、废气净化排放系统于一体较完整的热解中试装置,在实现污泥有效处置的同时也实现了高值能源回收利用。中试工况优化,较好工况为:热解时间30-40 min,热解终温450-500℃,在此条件下,干化污泥(含水率5%)减量率为50%;热值为33.8 MJ/kg的热解油产率为17.1%左右。通过对中试运行效果的评估,得出热解油和热解气两者能量或污泥炭自身能量可供干化污泥热解本身所需能量,从而为推动污水污泥热解工艺的工程化利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除藻技术的缺陷,提出了利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控制水体中藻类的新方法.基于电液压脉冲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水泵抽取湖泊中的水体,在电液压脉冲产生的高压和高温作用下,对控制水体藻类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电液压脉冲的除藻效果与其作用次数呈指数关系,放电产生的电磁场、等离子体、空化流和在放电区域内所发生的复合作用对液体具有强大的综合作用,它们瞬间同时对水体发生作用,因此可以杀菌和控制湖泊水体中的藻类,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利用电液压脉冲技术控制水体中的藻类,根据水的污染程度,能耗仅为0.1~0.5 kWh/m3.  相似文献   

10.
固体废弃物轮胎的热解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对废轮胎的处理状况,并详细地讨论了废轮胎热解技术的发展、分类以及典型工艺流程。热解技术主要包括油化技术、气化技术和炭化技术三种,并可制得衍生油、燃料气、碳黑等产品。分析了废轮胎热解工艺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如何开发环境友好的集成工艺是废轮胎热解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热解是实现铝塑包装废物中有机物和金属铝分离的有效方法。利用外热式固定床反应系统对其进行热解实验,研究热解时物质与能量流向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铝塑包装废物最佳热解温度为723~773 K;(2)热解产生的可回收能量远大于反应所需能量,可以实现热解系统的自供热;(3)铝塑包装废物热解的净能源回收效率为62%~63%。  相似文献   

12.
太湖蓝藻水华的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太湖蓝藻水华的日益严重,实现藻类的时空动态监测成为湖泊水质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整个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为实现藻类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太湖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中所使用的遥感数据源、遥感监测方法以及遥感反演的水质参数,讨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添加秸秆对废橡胶/塑料共热解制油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难降解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难题,利用固定床系统对废弃橡胶/塑料以不同比例掺混进行了共热解制油实验,研究掺混燃料中添加少量秸秆对共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和塑料共热解,较各自热解的得油率和油发热量增加,橡胶/塑料比例2∶3~3∶2时,制油收益率最佳;添加秸秆,能够促进热解反应提前进行,进一步提高得油率和油发热量同时提高了固体残渣的热值,则制取热解油的收益率明显提高。橡胶/塑料比例4∶1的混合燃料,添加秸秆共热解获得了最高得油率,油发热量为39.93 MJ/kg。  相似文献   

14.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钛含量的MCM-41负载二氧化钛的催化剂(TiO2/MCM-41),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首次将其应用于含油污泥热解过程中,利用气质联用质谱仪对回收的油气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TiO2/MCM-41能将含油污泥热解油的回收率由76.04%提高到83.88%,热解温度降低21℃,还能改善热解油品质。  相似文献   

15.
富营养化供水中的藻类控制与去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富营养化的供水原水中,藻类控制与去除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扼要介绍藻类过度繁殖对原水处理工艺的诸多影响。然后叙述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物量的控制方法和给水原水处理的藻类去除工艺,并就此技术现状提出若干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因油基钻井液具有稳定性强、润滑力强等优势得以广泛应用,但也带来了油基钻屑处理问题。目前油基钻屑处理技术较落后,存在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探索一种高效油基钻屑处理技术非常紧迫。探讨了真空热解的各个条件对油基钻屑真空热解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热解条件下的热解特性并回收分析了热解油。研究结果表明:1)热解终温是影响油基钻屑热解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热解终温、终温时间及真空度的提高,油基钻屑的热解效果提高;随着升温速度的提高,热解效果降低;2)油基钻屑热解的最优条件为:终温500℃,终温时间60 min,升温速度30℃·min~(-1)和真空度80 k Pa,在此条件处理后残渣含油率0.135%,低于国内外最严格排放标准值(0.3%),因此,真空热解资源化处理油基钻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印染、中药和废水处理厂3种典型工业废水污泥进行了热解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污泥是一种高挥发分、低固定碳和低热值的劣质燃料。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灰分含量较高,挥发分含量变小。热解过程中有3个失重速率较高的阶段,以挥发分的析出为主。升温速率对热解的最终失重率有重要影响。升温速率增加,热解更剧烈,但最终失重率的变化趋势与污泥种类有关;为使热解效果更好,不同种类的污泥应选择不同的升温速率。不同种类的污泥具有不同的热解特性,印染污泥挥发分析出阶段有2次热解。中药污泥活化能最小,印染污泥挥发分第2次热解的活化能比第1次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8.
油田含油污泥热解制备烟气脱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油田含油污泥深度资源化,针对高含油的孤岛采油厂含油污泥采用热解处理,回收油气资源的同时将热解残渣制备成烟气脱硫剂。以苯吸附值和热解残渣含油率为基准对热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对热解油品和残渣进行分析,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进行了烟气脱硫性能评价。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热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氮气保护下,热解温度550℃,热解时间4h,升温速率10℃/min。此时苯吸附值为60.12mg/g,热解残渣含油率为0.29%。最佳工艺条件下,热解油品产率可达10%左右,回收率大于65%,热裂解作用明显,热解油品的品质较好,产生的不凝气体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吸附脱硫能力较好,穿透硫容达到3%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炼焦煤原煤、尾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热重、常量固定床实验装置对其在热解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气相产物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温度、6种催化剂(CaO、MgO、Fe、Ni、NaOH、A1)及其添加比例对炼焦煤尾煤热解制取富氢燃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煤中富集的无机矿物质对热解制取富氢燃料气有促进作用,单位尾煤热解H2产率要比原煤高出1.93%。温度是影响尾煤热解产气的重要参数,热解终温的上升有利于H2产量的提高,随终温800℃升高到950℃H,产量增长了32.59mL/g。在催化热解实验中,除Al和MgO对尾煤热解有抑制作用外,CaO、Fe、Ni及NaOH均对尾煤热解产H2有促进作用,以CaO和Fe效果最为明显。并且不同添加比例的CaO和Fe对热解制取富氢燃料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有很多风景优美的湖泊由于没有及时加强管理,以致湖泊中藻类大量滋生,使水体变混浊,有的甚至腥味四溢。这是因为这些湖泊中产生大量水花(或称为湖靛)而造成的。其结果不仅破坏了景色,还会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对人畜也有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