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战略由产业调整向空间调整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山 《绿叶》2011,(7):7-12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目的是要实现在开发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振兴规划相辅相成。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划分、设立主体功能区划监管机构、健全法律保障是实现途径。探索跨区域的开发权流转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区域政策体系是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2.
黄勤 《绿叶》2013,(8):14-23
由于缺乏对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治,空间开发无序,区域之间利益共享与损失补偿的矛盾激增,"污染转移"加重了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度。规划和建设主体功能区,不仅成为我国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也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最大程度地解决空间开发无序问题,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区域矛盾和冲突,而且,凸显不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差异性,为支持问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旋  许振成  郭梅 《四川环境》2010,29(1):65-69,83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构建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与各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实现的环境政策体系非常紧迫。文章在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环境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与环境管理目标。按照"主动引导发展"的思想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保障各功能区环境保护目标与全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所需的"差别化"环境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4.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国务院批复要求,重点区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预计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3%、10%,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环保部于10月22日公开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要求,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且不得用于住宅开发,对已有居民要实施搬迁。  相似文献   

6.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11,(7):5-5
海南:多地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域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海南岛列为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北部湾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森林公园等被列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全国一流水平。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大都市区和大都市郊区的定义与特征、开发与规划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方向与模式、策略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进展,评析了研究现状,指出未来重点要在理论建设、居民行为、市场营销、规划管理、规划影响等方面加深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疆环境保护》2012,34(2):2+51-F0002,F0003
现有的自然地理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社会经济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对划分国土空间的分异状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资源开发,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突显,亟需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环境功能,规避新的布局性污染,确保生态安全,维护人居健康。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3,(Z1):129
龙矿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生产、热电联产、油页岩综合利用、现代物流为核心主业,集机械加工制造、建工建材、商贸服务、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跨区域、跨产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龙矿集团先后荣获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山东省"低碳经济示范企业"、"清洁生产先进单位"、"节能先进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龙矿集团是全国唯一的海滨矿区,在做好油页岩综合利用文章的同时,公司十分注重"绿色文化"建设,以炼油项目为主体,规划形成  相似文献   

10.
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是旅游资源开发总思路、总方针的高度凝练和体现,与当地旅游资源状况的相适应情况直接关系到区域旅游的发展状况。就常用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战略进行理论阐述,以期深化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战略的思想内涵,对旅游规划的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科学决策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搞好综合开发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战略措施之一,而要抗好综合开发,必先搞好农业区域开发规划。本文根据涟水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对农副产品及其制品需求出发,把涟水县域划分为2个开发区域,从分析开发的潜力入手,通过投资和效益的分析,提出了区域近、远期的开发目标、步骤和相应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化工园区开发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内容复杂、建设范围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且不确定性强,产生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对周边区域的环境影响复杂,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主要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根据化工园区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选址、功能区布局、产业规划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作为化工园区规划环评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并给予重点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选取湘西里耶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旅游开发中实施古镇保护的主体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旅游主体系统中多成分的保护行为微观层面变化特点和行为偏好,提出在不同旅游开发阶段应重点考虑的策略,即充分考虑系统组成结构的变化和差异,强调不同阶段重点考虑主体保护行为影响的强度差异,并确立分阶段的、动态开发古镇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具有层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评价首先要分清规划的层次,理清3个层面规划内容,分析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规划、区域和项目环评3个层次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上应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区域环评层面重点进行区域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评价;项目层次重点弄清污染特征、污染源和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想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样本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大方县各乡镇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分区,并根据空间集聚结构对各区域的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方县34个乡镇被聚为3类,分别对应差别化土地利用优化模式。在现有国土开发格局中,县域内各乡镇在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方面已自发形成空间集聚基础,为避免各乡镇在开发过程中"趋同"或"模仿",可将主体功能理念贯彻到微观区域,为各乡镇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品牌,取得一流的旅游效益,首先要有国际一流的规划。湖北省要按照“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品位、突出精品,形成整体开发、各展其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沾的旅游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抓紧编制出国际一流的综合开发规划。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知名景区制定发展规划的经验,聘请国内外第一流的旅游规划专家参与规划的制定;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规划一经审定,就要认真按规划组织…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干旱荒漠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的总体特征,明确其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功能重要性与敏感性的空间分异规律,确定区域生态功能分区,为制定油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观点     
《绿叶》2013,(7):119-120
中国政府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布局,也就是要用国土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指导,合理开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其次是全面促进节约资源,也就是要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各项工作。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身要做的重点工作,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保护或者叫生态保育,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  相似文献   

19.
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以下简称重点文物)大省,众多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是河南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文章从分析了河南重点文物的开发现状,发现其文物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均衡开发、循序渐进、三个效益并行、尊重历史剖面四个原则,提出了文物开发的五个策略: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开发主体多元化、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营销力度、把科技引入文物开发。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环境保护》2014,(4):F0002-F0002
<正>"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是由段宁、孟伟、郝吉明院士牵头并汇聚十八位院士的中国工程院2014年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项目以全国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为研究区域,设置了天山北坡经济带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