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如今,无论在政界、企业界,还是在学术界,都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循环经济。为此,本文就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给予一定的探讨。生态学理论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E.Haeckel初次给生态学创立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有机体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生态学被认为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对环境压力变化的响应,参照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颁布的生物学基准计算方法,结合理化因子,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了我国太湖流域和辽河流域的生态学基准值.计算框架为:①确定流域水环境生态学基准参照点和生态学基准指标;②作出参照点各基准指标box分布图并进行评分;③将各生态学基准指标得分等权重相加,并把90分位数值作为该流域的基准值.结果表明:我国太湖流域夏、冬季的生态学基准值分别为94.7和86.7,辽河流域夏、冬季的生态学基准值分别为100.0和96.4.通过该基准值可较好地区分2009年辽河流域和太湖流域夏、冬季采样点位的生境优劣,这说明基于浮游生物群落变化来计算生态学基准值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 “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的出现是近二十年的事,比“生态学”概念的出现约晚一百年。但是,远在生态经济学术语出现以前,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1924-1926年),美国社会学家麦肯齐(Mckengin)首次提出“经济生态学”,其涵义是,在精确的经济分析中,不能不考虑生态学的过程。显然,这个概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概念,而是把生态学和社会经济科学结合起来的新概念。但是,麦肯齐所说的是经济生态学而不是生态经济学。有趣的是,在麦肯齐提出经济生态学以前37年,却有一位俄国生物学家季米里亚捷天在《生物学的历史方法》的论文中,提出“植物经济学”和“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1987—1988年两年考察的结果,初步讨论了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植物区系的一般特征:1.植物种类比较贫乏高等植物仅243属约700种;2.北温带分布型属占绝对优势;3.以桑株河谷为界,昆仑山西段与东段的植物区系有很大差异;4.无严格的特有属,但种的分化强烈,种群数量大。本区由于极端干旱,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森林和各类天然植被在维护本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严格保护使森林和各类自然植被不致破坏的前提下,提出本区最有可能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是药用植物资源,除许多著名的中药外,应着重开发利用红景天属(Rhodiola)、风毛菊属(Saussurea)、葱属(Allium)的药用植物,并对当地的民族药物矮膜苞芹(Hymnolaena nana)等,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堆肥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12  
分子生态学为堆肥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DNA的提取是该技术的基础,但由于腐殖酸类物质的污染,增加了堆肥微生物总DNA的提取难度.采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溶菌酶法、超声波破碎法和蛋白酶K-CTAB法)从堆肥中提取微生物的总DNA,使用核酸和蛋白质分析仪检测后表明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DNA产量均较高;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其长度约为23 kb;使用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27F和1 495R)对总DNA进行PCR扩增,都获得了几乎全长的16S rDNA序列(约1.5 kb);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 Ⅲ和AluⅠ)对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DNA反映了比较一致的微生物多样性.虽然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其提取的DNA都可以用于堆肥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某一种方法用于提取堆肥总DNA.  相似文献   

6.
景观生态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虽然其理论范式和学科体系尚未定型,但已经以其方法论上的重要特色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生态意识的社会性普及,生态科学在理论研究与决策效益方面有着突破性的进展.景观生态学着眼于地理单元的特点;区域性多生态系统的状况;地区经济开发的要求,中-宏观地探讨一定区域内的立地环境分异导致的多生态系统间排序格局及其物、能交流的自然规律,并重视现代文明和人类干预对其演化的影响,系统地分析景观生态综合状况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负载力,为区域性开发的规划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开始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以来,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在我国获得了蓬勃发展。文章针对所搜集的2000—2010年我国研究景观生态学的学者发表在国内的18种核心期刊上的中文文献471篇,分不同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并在其基础上对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行分析和论述,为我国的景观生态学者了解和把握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由国际水污染研究及控制协会和国际微生物生态协会主办的《第6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议》,将于1992年9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会议涉及生态学各个领域(包括鱼类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提交的论文和墙报必须是有关生态学的研究论  相似文献   

9.
一、能量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作为生态学研究有效手段的能量分析也应运而生。近30年来,侧重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分析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运用能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统一的观念出发,对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乃至生  相似文献   

10.
蔡运龙教授新著《自然资源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299页,443千字)一书,依托于作者的多年研究实践、渊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敏捷的学术思维,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全面把握,从全新的视角,对自然资源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内容,自然资源的秉性,自然资源生态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论述和分析。全书共17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章,从当今世界和我国自然资源的态势论述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开展自然资源研究的迫切性,明确地提出了自然资源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学科框架体系及其与环境科学、国土经济  相似文献   

11.
论商业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cology of Commerce:A Declar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Paul Hawken著;夏善晨等译出版社: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3 中文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译,2001 ISBN0-88730-655-1(英)/7-5327-2684-3(中) 《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The Ecology of Commerce:A Declaration of Sustainable)》是Paul Hawken(保罗·霍肯) 1993年出版的一本关于企业与环保的著作。该书无论是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行业实践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的很多观点都逐渐被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对山地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进行了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季节动态的测定(一年连续),并据此对其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质地主要为壤质粘土和粘壤土,容重小(0.88—1.29),孔隙度大(51.7—65.4%),透水速度快(17.4—142.8ml/min),最大持水量高(占容积50.6—58.2%)。土壤排水良好,水分充足。水分含量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30%以上。变动范围:0—15cm土层,26—56%;15—30cm土层,26—45%;30—50cm土层,26—45%。我们用透水速度和最大持水量来分析其水源涵养能力,并与丘陵红壤进行比较。结果是:土壤的透水能力为丘陵红壤的3—5倍;贮水能力为丘陵红壤的138—145%;吸收雨水能力为丘陵红壤的219%。  相似文献   

13.
FISH-NanoSIMS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同时分析复杂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布和功能特征成为可能.为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ano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FISH-Nano SIMS)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上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13C-C6H12O6、15N-NH4Cl作为C源和N源,分别对纯培养锰氧化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QJX-1(培养基加锰及不加锰两种条件下),以及浅层土壤及厌氧污泥两种环境样品进行培养.利用FISH-NanoSIMS技术检测培养后样品中微生物体内12C-、13C-、12C14N-、12C15N-的分布特征及其丰度值,进而探讨纯菌及环境样品中微生物利用同位素碳氮源的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细菌分布区域对应的同位素碳氮(13C、15N)的含量均显著大于其自然丰度值,这表明Pseudomonas sp.QJX-1及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均能代谢13C-C6H12O6和15N-NH4Cl.研究进一步发现,Pseudomonas sp.QJX-1在碳氮源消耗至较低浓度时才进行锰氧化;浅层土壤和厌氧污泥中可能都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群落.FISH和Nano SIMS技术联用能同时分析环境样品中特定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代谢功能,进而能更好地掌握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生理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的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解放后我国对青藏高原组织过多次科学考察,特别是1973年开始的全面、系统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70年代开始的这次针对全部高原的科学考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1980年)考察了西藏自治区;第二阶段(1981—1986年)考察了川西、藏东和滇西北的横断山区;第三阶段自1987  相似文献   

15.
以ESI数据库中2009—2019年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1 232篇高被引论文为数据基础,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VOSviewer软件,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通过得出的图表和图谱等数据信息,展现了近11年来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环境生态学领域的发文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且发文量以30.59%的年均增长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学者发文量与总链接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联系紧密,具有学科领域发展优势;吸附作用、抗生素、重金属、活性炭、生物炭、气候变化等方面是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吉喜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7):1252-1262
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一体化,以及生态服务转移引发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区域生态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一门针对区域生态问题的系统学科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尝试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建立区域生态学学科理论框架.文章提出区域生态学是研究区域生态结构、过程、功能,以及区域间生态要素耦合和相互作用机理的学科,生态介质是区域生态的联系纽带和核心要素.根据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和当前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的突出生态介质有水、风和资源,通过这3种介质,分别形成流域、风域和资源圈3大类型生态区域.区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范畴和要点有:区域生态结构、过程与功能、区域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分异规律、区域生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区域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适宜性、区域生态联系和生态资产流转,以及区域生态补偿和环境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人与自然关系在地球46亿年演化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表环境,经历天文时期、地文时期和生文时期后进入到了人文时期,出现了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两类环境问题,是地球演化到人文时期的一种地球行星的新现象,也是当今地球面貌的新特征。人文时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原始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社会是从采集植物和狩猎开始的。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顺从于自然环境,人类遵循着生态学规律,融入天然食物链,人口数量与自然界提供的食物总量存在着严格的制约关系,人类对…  相似文献   

18.
三亚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护三亚热带自然风情,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为该市进行了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其中控制性组分的设计分为种群源(Speciessource)、廊道(Coridor)和节点(Node)等内容。用来满足生物种群保存的“持久性"和物种流动的“可达性"要求,使城市中的“自然"组分成为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此外,还进行了非控制性组分中自然组分的设计和景观的美学规划,并进行了景观的生态构架设计,使城市生态系统与外围自然组分进行有效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写了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与管理,在一片破坏的土地上创建新城的绿化工程。历史状况奥克坞与高斯柯伐脱过去的土地相当肥沃。建立皇家奥特南司工厂铲平与葬送了当地的表层土壤,而且清除了实际上全部现有的蔬菜植物。但工厂生产时间不长就变成了废虚,于是,代之而来的则是土地的自然再生过程。到了1960年末期,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被许多土块和废弃物所覆盖,拆毁工厂不仅毁坏了所有这些新的植物,还破坏了土  相似文献   

20.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