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危害性大,对其无害化处理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导致渗滤液处理难以达标的主导性污染物。采用GC-MS技术可将渗滤液中DOM标识划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类物质,为DOM的针对性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采用ICP-AES从渗滤液中检测出美国环境保护局颁布的13种优先污染重金属中的11种,其含量大幅超标。废弃的电子材料、颜料涂料、电池以及药物等物质的不分类收集是导致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超标、毒性增强的主要原因。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认为BOD5/COD小于0.3就不可以采用生物法处理的传统观点已经不符合实验与工程现实。通过检测与分析,掌握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与污染源头,能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厌氧填埋场中垃圾的降解过程为依托点,从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和填埋气的组成两个方面筛选出判断指标,最后建立判断填埋垃圾降解阶段的指标体系.结果表明,ρ(BOD5)/ρ(COD)可以反映出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从而间接反映出填埋垃圾所处的降解阶段,是判断填埋垃圾降解阶段的重要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典型金属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徐州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填埋特征和地质状况选取4座典型填埋场为调查对象,采用ICP-MS对垃圾渗滤液及地下水中26种重金属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及渗滤液中ρ(Sr)均相对较高(700μg/L);地下水中金属元素均正在以Ca,Mg为主向Na,Mg为主转化;地下水中Al,B质量浓度大小顺序为Y场(雁群)S场(睢宁)C场(翠屏山)P场(邳州);4个垃圾填埋场共同典型重金属污染物为Mn,Fe,Zn,Ba;除上述污染物外,Y场地下水潜在典型重金属污染物为Pb和Mo;S场为Mo和As;C场为Tl和Co;P场为As。  相似文献   

4.
2018年9月对苏州吴江区某生活垃圾受控(简易)填埋场整治工程进行土壤及地下水相关指标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通过采样分析发现:该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土壤中无机物指标铬、铅、镉、砷、汞、铜、锌、镍含量均达到相关标准,土壤中53种挥发性有机物均未检出。地下水中氨氮、耗氧量、1,2-二氯乙烷含量均不符合标准要求。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该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建设期按未规范采取防渗措施,致使渗滤液向场地周边渗漏,污染地下水质。  相似文献   

5.
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大肠菌值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了监测生活垃圾填埋物渗滤液中遇到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和排放限值单位应用的问题,并建议使用粪大肠菌群作为指标,开展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随着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垃圾的处理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填埋、焚烧和堆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种处理方式,本文在综合介绍、对比三种方法处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相关问题着重进行了分析。采用垃圾焚烧工艺需要满足可燃物含量、低位发热值和垃圾含水率等基本参数,且选择层燃炉、回转炉、流化床等不同炉型,又有其各自的技术特点。同时,把垃圾焚烧发电的焦点问题集中在焚烧处理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二恶英、焚烧飞灰及渗滤液几方面,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以解决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瓶颈问题,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技术以及其特点。着重分析说明了厌氧消化的原理以及处理生活垃圾的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几种国外常用的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多元线性回归pH滴定同时测定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重金属离子严重抑止了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pH络合滴定方法,实现了同时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络合稳定常数极为接近的多种重金属离子浓度。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大批量相同组成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测定垃圾渗滤液中微量Zn(Ⅱ)的巯基棉分离富集-偶氮氯膦Ⅲ-溴代十六烷基吡啶(TPB)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在pH为3.1~4.6的Tris-盐酸缓冲介质及TPB存在下,Zn(Ⅱ)与偶氮氯膦Ⅲ-TPB结合生成三元缔合物,使共振光散射(RL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散射光谱,最大RLS散射峰位于378 nm处,体系的RLS增强程度(△IRLS)与0.008~0.20 mg/L范围内的Zn(Ⅱ)呈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010 mg/L。研究了共振光散射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分析化学性质。方法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Zn(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1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1.5%~1.8%。  相似文献   

10.
采用A/O-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并针对工艺核心电催化氧化单元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使用椰壳活性炭作为粒子电极基体材料,以Sn-Sb作为活性催化剂,在初始pH值<7、外加电压15 V条件下,电解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效果较好;联合工艺连续运行阶段,当水力停留时间达到11 d时,原水COD从(31 098±1 270)mg/L下降到(391±44)mg/L,渗滤液可生化性(B/C)从0.336±0.020提升到0.719±0.024,可生化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理论原则,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法律法规、资金保障措施、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和全民环境意识教育4个方面的做法与特点。提出了健全垃圾分类处理体制机制,推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模式,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水杨酸-次氯酸钠法分析氨的标准曲线,通过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实地监测,探索了恶臭气体中氨气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臭气、氨气、硫化氢之间的浓度相关性,利用本次监测数据,找出了针对该垃圾处理场的高浓度氨气样品初步分析方案。恶臭产生的主要点位为垃圾场渗滤液污水处理站及下游区域,垃圾场臭气呈现出由点源污染(作业面)到面源污染扩散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垃圾渗滤液侵入地下介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引入基于电阻率法原理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开展室内和室外渗滤液污染扩散的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液在土壤中的扩散过程会引起不同时期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区的动态变化,且变化幅度和污染程度存在一定量化关系,基于此特征可确定渗漏点和渗滤液扩散区的污染范围、程度及趋势。  相似文献   

14.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广州生活垃圾生成与处理的现状。指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广州市未来10 a—15 a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在对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成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生活垃圾处理的行动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Excel软件包拟合填埋场渗滤液COD降解曲线的简捷方法.建立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COD降解模型,并结合实际监测数据,用Excel快速求解.结果表明:①填埋场惨滤液COD衰减过程符合一级反应过程;②用Excel软件包拟合曲线简捷方便,形象直观,拟和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壤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施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村利用垃圾施肥及利用垃圾养殖蚯蚓的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在一定条件下能为农业提供良好的有机肥料,改善农村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多种肥分含量.根据本地城市生活垃圾特征和土地资源情况,堆肥和填埋相结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不失为符合山区实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合肥市生活垃圾产量现状,通过建立时间序列(ARIMA)、多元线性回归(MLR)、灰色系统GM(1,1)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验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RIMA(0,1,2)模型的MAPE、MAE、RMSE、NRMSE分别为1.879%、2.240、2.781、0.021,其精度最高、效果最好,为合肥市生活垃圾产量的最佳预测模型。用该模型预测合肥市2021—2025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结果显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8.89万t~290.71万t。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元素分析及热值等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厨余含量高(57.4%~66.1%)、渣土含量少(1.9%~11.7%)的特点;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热值介于4 200~5 500 kJ/kg之间,且大部分处在4 800~5 500 kJ/kg之间;攀枝花、绵阳和成都市金牛区城市生活垃圾热值较高,适合采用焚烧法,内江和遂宁的城市生活垃圾热值偏低,宜采用填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讨论几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认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应以卫生填埋和特殊垃圾焚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吹脱-水解酸化-SBR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吹脱—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采用吹脱预处理可去除废水中60%以上的氨氮,有利于后续生物脱氮和脱碳的进行。生物水解酸化处理在降低废水CODCr值的同时,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该方法将曝气期分为二段,并设置缺氧反硝化期,可明显提高氨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