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前言 2005年8月下旬~9月上旬,我们对闽北某合成氨厂进行部分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时,其中对一台直径2800×18/20×15600mm碳化塔采用GB11344-1989《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标准和测厚仪使用要求进行布点测厚并根据新标准TB/T4730.1~4763.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标准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发现该碳化塔部分水箱10#槽钢支架两端与塔壁直接焊接部位的筒体,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呈阶梯型钢板分层,并多为夹层端部产生的倾斜状裂纹,又称为倾斜缺陷,这种缺陷在下筒体第一、二筒节内的水箱槽钢支架两端与塔壁直接焊接周围并与简体、主焊缝热影响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1991年,我所对某液化石油气站3台32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贮罐进行定期开罐检验。检验项目有内外表面检查、安全附件检查、壁厚测定、磁粉探伤、着色探伤、射线探伤抽查、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在检验过程中,当对1号罐进行磁粉探伤时,磁痕显示,封头与筒体环焊缝内壁热影响区处有3条裂纹,其裂纹部位及尺寸如图。 该台贮罐投入运行时间为1988年10月,罐体材料质16MnR,产品规格直径2400 × 7540毫米。壁厚封头20毫米、筒体18毫米,设计压力18千克力/厘米~2。罐体焊后,进行200~250℃保温两小时的消氢后热处理。该罐检验前为在役状态,实际运行3年。…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2005年8月下旬~9月上旬,我们对闽北某合成氨厂进行部分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时,其中对一台直径2800×18/20×15600mm碳化塔采用GB11344—1989《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标准和测厚仪使用要求进行布点测厚并根据新标准TB/T4730.1~4763.6—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标准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发现该碳化塔部分水箱10#槽钢支架两端与塔壁直接焊接部位的筒体,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呈阶梯型钢板分层,并多为夹层端部产生的倾斜状裂纹,又称为倾斜缺陷,这种缺陷在下简体第一、二筒节内的水箱槽钢支架两端与塔壁直接焊接周围并与简体、主焊缝热影响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某厂余热发电锅炉首次检验时,发现锅筒内部环焊缝多处表面裂纹,通过化学成分、金相、硬度分析等方法确定裂纹的性质是焊接热裂纹。制造焊接过程中,化学成分不合格的工艺垫板熔入焊缝并未能消除干净,是造成锅筒内部封底焊缝表面热裂纹的主要原因。针对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气化炉是化工造气装置的重要设备,在停车检修时,内表面不锈钢堆焊层总会出现众多裂纹性缺陷,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给企业的投产计划带来挑战。笔者结合多年的气化炉定期检验经验,从气化炉内表面堆焊层裂纹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展开论述。本文针对定期检验发现的问题,采取金相、腐蚀产物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内表面堆焊层裂纹形成的原因,为企业在气化炉检修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燥罐是天然气加气站内核心设备。在定期检验中发现大量环向分布的表面裂纹缺陷,深度1mm~3mm不等。对裂纹部位取样分析,分别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检测,探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钢管热轧成型导致微裂纹萌生;容器制造时的热处理为微裂纹扩展提供了条件;容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工况导致了裂纹的扩展。最后从设计、制造、检验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15MnNbR球罐历次检验情况,本次全面检验中应用TOFD检测技术对环焊缝进行检测,从检测面的选择、检测工艺参数的设置、检测发现缺陷,采用射线方法复验、缺陷性质返修确认为裂纹,说明TOFD技术应用于球罐焊缝裂纹缺陷的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检测内部裂纹,而且能发现扫描面盲区内的近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8.
一台化工厂生产使用的2.5Mpa锅炉,水管与下锅筒连接的角焊缝熔合线位置因制造锅炉焊接时产生的严重连续咬边缺陷扩展为贯穿型裂纹发生破坏.本文根据现场检验的实际情况,对咬边缺陷导致贯穿型裂纹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对还原炉进行检验时,在其内筒(316L不锈钢)焊缝附近发现了点腐蚀和裂纹,为分析上述缺陷形成原因,笔者设计了一个还原炉腐蚀缺陷的试验研究系统,对316L不锈钢进行腐蚀试验研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及EDS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腐蚀机理,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灵巧了的两维和三维柔性相控阵换能器,用于检测几何形状复杂的焊接结构中裂纹类面状缺陷的方法特征和优势。新的实时功能,能重建内外表面轮廓;全点聚焦(FTP)法,能有效改善内表面开口裂纹的成像效果。期盼此法对承压设备复杂结构的超声检测,开辟新通道。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对某化工有限公司1台48m,液氨贮罐进行到期的全面检验时,发现其内表面焊缝出现裂纹,打磨消除裂纹后又形成新的凹坑缺陷,笔者运用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颁布实施的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对此凹坑缺陷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通过对消除裂纹后新形成的凹坑缺陷进行无量纲参数G0的计算,提出该凹坑不允许存在,需进行补焊修理的检验意见。本文就如何运用无量纲参数G0来判断凹坑缺陷是否允许存在,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用液化石油气储罐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多为表面缺陷,在定期开罐检验中,使用得最多的表面探伤就是磁粉探伤。磁粉探伤容易检出表面裂纹缺陷。但现场操作随意性较大,人为因素很重要,对缺陷检出的干扰和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在正确执行JB/T4730.4—2005前提下,正确选择液化石油气储罐开罐检验的内表面焊缝磁粉检测工艺,对缺陷的检出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江门市化肥总厂现有年产4万吨合成氨生产设备,其中两台绕带式氨合成塔是合成氨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中编号9701-9合成塔生产日期为1997年4月,投用日期为1997年10月,生产厂家为长沙化工机械厂。2005年9月26日经江门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全面检验,发现内筒环焊缝表面存在多条裂纹。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油气管道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以含内表面缺陷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线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不同尺寸缺陷对裂纹萌生特征的影响;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建立管道3点弯曲模型与全尺寸静载物理试验,并非线性拟合裂纹扩展尺寸,研究内表面缺陷处裂纹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表面缺陷中心处极易萌生裂纹,随着缺陷尺寸的增大,裂...  相似文献   

15.
某石化厂低压蒸汽管道断裂,致使整个供热系统停运。本文运用宏观检查、硬度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厚度低于最小计算壁厚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焊缝存在未焊透缺陷诱发了事故产生,由于安装时候未进行无损检测以及运行过程中为进行年度检查和安全评定,让此条管道处于监控之外,我们需要遵照相应规范标准,根据年度检查结果确定其安全状况等级和检验周期。  相似文献   

16.
正在火力发电厂锅炉四大管线中,铸钢阀门由于其成本的经济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得到较多应用。但是随着运行时间加长,由于应力、温度等因素作用阀体内和表面会产生裂纹,给阀门的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阀门检验时需要有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对阀体进行全面检查,超声波对内部裂纹非常敏感,利用超声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裂纹的深度、长度、高度等信息,磁粉检测可有效的查出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综合两种方法对阀门进行综合检测,为阀门的安全运行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铸铁造纸烘缸的结构特点及潜在损伤机理,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检验检测项目对烘缸安全状况进行符合性验证。针对检验检测发现的缸体壁厚整体减薄及内表面局部腐蚀超标缺陷,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造纸烘缸分别进行整体应力分析和凹坑缺陷部位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烘缸的应力强度均满足标准中的评定要求,为铸铁造纸烘缸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锅简作为亚临界机组锅炉的重要部件,及时检验发现其存在缺陷并进行控制处理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在收集汇总了近百台300MW级别亚临界机组锅炉的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对锅简缺陷的出现比例进行了分类统计。检验人员在编制锅筒的检验方案时,参考该统计结果,可提高检验的缺陷检出率及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
磁粉、渗透和打水压方法均无法有效用于超高压人造水晶釜内腔表面裂纹在役无损检测,超声波法难于判定早期缺陷,容易误判和漏判。涡流法需保持涡流探头在深达数米的内腔表面平稳地扫查。为此研制了涡流旋转耦合无线传输新技术。详细论述了轴向和周向裂纹的检测采集、信号旋转耦合、传输、存储记录的软硬件。经实验室验证和现场使用,有效解决在役金属管道内表面裂纹扫查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某低温液体CO2储罐在服役过程中母材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钢板表面夹杂为开裂的主要原因,并简述了钢板常见缺陷。依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制定了裂纹缺陷处理方案,结合低温压力容器的特点,从选材、制造和检验过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