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财政资金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而完善的财政政策是用好财政资金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财政政策支持现状、重点行业领域转型路径与存在的问题,基于政府转移支付视角,提出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财政政策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带动引导作用,包括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支出结构、加强政府部门经费保障、加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重点技术投入;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绩效;建立多元化支持方式,设立应对气候变化产业基金,加强财政与绿色金融合作,优化价格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
8月I2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对外全文公布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重建规划”),向国内外征求意见和建议。“重建规划”指出,灾区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程或将赋予稳健财政政策更“积极”的色彩。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捐集,多渠道筹集灾后的重建资金。建立对口支援的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重建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因素凸显.联合国环境署(UNEP)驻华代表张世钢近日向<环境保护>表示,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需要今后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的长期关注.UNEP将与联合国系统其他部门一起,继续协助中国抗震救灾的努力,并做好准备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环境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过三年的灾后重建,汶川地震灾区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然而在国家大规模重建资金及社会无偿捐赠的拉动效应基本结束的后重建时期,汶川地震灾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资金来源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时期融资和后重建时期融资进行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后重建时期汶川地震灾区满足融资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双柳  陈鹏  程亮 《环境保护》2022,50(8):50-54
清洁取暖工程建设投资大、使用成本高,仅以财政资金支持难以实现可持续。为建立清洁取暖多元化投融资长效机制,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清洁取暖领域的投入,在对清洁取暖领域资金投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了清洁取暖多元化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清洁取暖项目过度依赖补贴难以可持续、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清洁取暖的金融产品创新性不够、风险防范化解手段不足等。并从财税引导激励、绿色金融激励、市场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清洁取暖多元化资金投入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灾后重建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今,灾后重建是我们最大最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从国内外灾区重建经验和教训的实例出发,探讨灾后重建问题,为我国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区灾后重建是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的经验,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进行了认真研究,向国务院提出了相关建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灾区资源禀赋、地理特征、地质条件、气象气候、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经验,建设体现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阐明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双重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战略环境评价现状动态、开展本研究的可能性、机理探讨及动态仿真思路等;然后,提出了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环境评价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背景、机理、方法论及实证等。研究表明,从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角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建设研究,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同时,将强化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的防灾减灾功能,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及研究预期。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二是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造成新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绍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的特点和实际使用管理的实践情况,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在管理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建议拓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筹集渠道,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资金追缴的司法保障机制,推动重点污染行业强制投保责任险,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办法应从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以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为主导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账户.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央财政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性质,结合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阐明了资金使用范围、资金分配方式、绩效导向和信息公开要求。分析了部分省份开展的土壤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和获得2016年第一批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情况,对比指出了在支持重点、支持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基于主要问题,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储备库建设、开展项目与资金规范管理的制度建设、明确不同对象的组织管理职责、重视咨询服务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组织和资金管理的建议,为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时期改进环境空气质量是首要任务,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的引导和激励功能。文章提出了基于环境空气质量导向的财政激励资金分配模型和实施机制,并以2014~2015年的城市PM监测数据2.5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分配模型和实施机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建立环境空气质量导向的财政机制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环保产业资金助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系统是阻碍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问题,建议在资金筹划,分配及使用上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金运作方面的调节作用,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流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环保专项资金的利用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成本度量和主成分博弈均衡模型的环保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模型,构建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的约束参量体系,采用统计性融资决策方法进行环保专项资金利用的风险性评估,结合稳健性检验方法进行专项资金的管理调度,采用自适应主成分博弈均衡方法实现环保专项资金的成本约束控制和监管优化,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研究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环保专项资金管理,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16.
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框架构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我国环境产业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对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环境产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文章从环境产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金融运行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环境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为环境产业金融支持的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资金补偿和生态修复补偿两方面介绍了生态损失补偿方法在海洋开发建设中的应用。资金补偿主要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基于生态修复的两种生态损失补偿资金核算方法的研究;生态修复补偿介绍了从工程结构自身出发构造具备生态效果的结构形式的原位生态修复补偿以及在异地进行生态重建营造新的栖息地的异位生态修复补偿。最后依据HEA估算了不同海洋工程的补偿规模。  相似文献   

18.
采集2007~2012年江苏省太湖流域省、市环境监测工作统计数据,尝试从环境管理创新效能、监测点位与项目、环境质量报告、资金人员投入、国家下拨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等指标,对优化监测管理工作带来的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引导环境管理有效预警率增加5.8倍,为2.6亿元流域资源补偿资金提供了测算依据,国控断面占全国总数下降7.0%,地方监测的河流断面数量增长48%,流域水质评价考核项目扩展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全部水质项目,而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显著增长则反映出地方政府积极加大了对水环境监测预警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9.
马本  孙艺丹  秦露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928-5940
为保障生态产品供给,中国设立了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立了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本文首次在县域层面构建2002~2017年县级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政策组的“反事实”情形,基于双重差分法评估重点生态功能区政策的县域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该政策提高了县域财力、长期来看一定程度改善了产业结构;以标准财政缺口为主的资金分配机制弱化了县域经济发展激励,资金补助不能完全抵消限制开发对县域经济带来的负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和内资企业受影响较大.随着投入资金累积、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该负向效应随时间而减弱、经济促增效应逐渐显现.政策效应在不同生态功能和经济区位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建议持续增加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将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作为资金分配依据,考虑按生态功能类型设计差异化政策,更好激励县域生态产品高水平供给与经济价值实现的双赢,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