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岩  付金杯  安伟铭  潘峰  仝纪龙 《环境工程》2015,33(12):121-124
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以西北某芳烃抽提装置为例,通过源项分析、AERMOD模型不利气象条件筛选、标准的选取等对环境风险进行预测。确定美国AEGLs为评价标准,应用Risk System模型进行风险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敏感点1、敏感点2和敏感点3对应的不利气象条件下最远影响范围分别为474.2,511.7,101.4 m,均小于与芳烃抽提装置之间距离;区域最大浓度不利气象条件下最远影响范围为585.7 m。应用AERMOD模型筛选各个敏感点对应的不利气象条件,做出风险预测并给出影响范围,同时给出区域最大浓度气象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2.
采用风险预测模型SEVEX,在各种不利气象条件下,对硫磺回收装置酸性气管线泄漏的硫化氢的扩散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风险影响区域不仅与硫化氢泄漏的源强有关,而且与事故状态下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在风速大、不稳定的气象条件下,硫化氢泄漏形成的高浓度区多分布在事故源的近距离处;而在静小风、稳定的气象条件下,高浓度区分布范围较大.据此,可以制定应急计划和撤离方案,减轻事故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京津冀地区NO2时空变化与气象条件影响,本文利用变分方法订正TROPOMI卫星NO2遥感数据,结合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分析气象条件对NO2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变分方法订正过的NO2浓度具有更可靠和高分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京津冀西北部地区的NO2浓度低,东部和南部浓度较高.北部燕山、西部太行山形成的半包围地形阻挡了大气污染物在京津冀平原地区的扩散,产生了不利的气象条件.其中,燕山南部的北京、天津和唐山以及太行山东部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气象条件较差,而高海拔地区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大气扩散条件较好.NO2浓度在春、夏季受到气象条件变化的显著影响,而在秋、冬季受到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气象条件对NO2不同浓度区间的作用不同,NO2浓度较低和较高时气象条件对其作用更为显著,而浓度处于转折区间时,气象条件对其影响较小.本研究开展的TROPOMI卫星变分订正、NO2浓...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气象与人体热感,进行了阐述了,提示了人类热感强度的奥秘,给出了在各种气象条件下计算热感强的公式,提出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指数域值。这些内容,对日常生活以及深入地研究劳动保护和环境气象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4—2017年逐时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测站的PM2.5质量浓度,对周围地物影响以及周围大气污染源对观测数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结合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业务规范(试行),对青岛大气成分站所处站址污染气象条件、净空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成分颗粒物浓度的变化与探测环境状况及气象条件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6.
区域气象条件和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评估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武文琪  张凯山 《环境科学》2021,42(2):523-533
区域气象条件和减排与空气质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区域污染天气的发生不只受人为排放的影响,其与气象条件也密切有关.我国地处全球的主要季风气候区,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变化特征,区域气象条件受年际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001~2018年主要气象要素及其污染天...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environmental meteorology index),以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四个京津冀中南部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对2013~2018年的气象条件变化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MI指数与经过去趋势处理的PM2.5浓度的相关系数达0.88,说明EMI指数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能够可靠性地应用于大气环境评价和重污染天气过程评估业务;基于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贡献的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得到2013~2018年月度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变化的贡献率,定量分析不同月份的气象条件变化,可有效评价不同污染程度月份的气象条件影响.此外,该定量方法在重大活动期间气象条件和减排效果评估中得到有效应用;从冬季气象定量贡献的空间分布来看,在京津冀中南部的山前地区形成EMI正距平百分比高值区,除人为排放较高外,恶劣的气象条件是京津冀中南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发展对局地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为探讨城市群发展对局地气象环境和污染物输送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不同时期的下垫面为例,选取有利于和不利于污染扩散的较典型的气象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分析比较该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气象环境、污染物分布、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出现长时间逆温现象,凌晨3 :0 0到6:0 0间逆温最强,强度约为2 1℃·hm- 1 ,逆温层厚度达3 0 0m .城市群的发展使得城市夜间的逆温强度增强,逆温持续时间增长;城市群的发展使得城市地区风速减小,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广州小风区面积约增加2 8% ,佛山约增加45 2 % ,轻污染气象条件下增加较小;重污染气象条件时广州和佛山二氧化硫浓度一般大于45 μg·m- 3,城市群的发展使污染物扩散范围变小,对本地贡献率增大,对其它地区的贡献率减小;地区间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输送基本量级为10 0 t·d- 1 到数10 1 t·d- 1 ,城市群的发展使污染物不易向外输送,在重污染气象条件时广州二氧化硫输出量由5 1 3 7t·d- 1 减小为42 81t·d- 1 .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物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也和当地的地理条件及气象条件紧密相关。国外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五起是起因于大气污染。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提高,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据调查,我国人口20万人以上城市的大  相似文献   

10.
袁兴中 《环境保护》1990,(12):16-17
人生活于环境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无不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因素又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和复杂。近年来,随着环境污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北京市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到市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霾是主要由人类不合理的社会活动造成的细粒子气溶胶污染(主要指PM2.5),雾霾天气除主要受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外,同时亦受众多气象因子的影响,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等等。当源排放达到最不利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开始出现霾天气;当源排放达到一般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霾天气频发;源排放  相似文献   

12.
气象和环境对装备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气象条件、环境条件对飞机空中飞行作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新时期我军的战斗力,就必须做好新型武器装备的防护,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有效发挥我军新型战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3.
海洋大气环境对航天发射场建设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内陆地区相比,热带海洋大气环境地区的气候类型、气象条件,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对航天发射场场址的选择、建设和测试发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旨在通过对热带海洋大气环境特点和对航天发射场影响的分析,对沿海发射场场址选择、建设和测试发射工作,探讨性地提出解决的有关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行业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天气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行业产出的影响变化,引入气象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了带一阶自回归变量的Panel data-Random effect-AR(1)模型,研究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变化的边际影响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气象条件变化对中国8个行业、31个省(区、直辖市)的国民经济产出存在显著敏感性影响。在控制资本和劳动力影响因素的条件下,1984—2006年共22年间中国GDP总值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影响约为12.36%。在计量经济效益预测中,度量了我国省域行业经济产出对气象条件敏感性影响,总体特征为: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在北部以中部气象条件相对更为敏感,而在南部以中部气象条件相对更为不敏感,这与自然气候带分布、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类型及其水平和气象灾害分布等均有关系。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气象条件变化的敏感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25.4%、14.7%、13.2%,10.9%、10.7%、10.7%、9.2%和7.9%。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化的关系揭示了长期的气象条件的改变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又通过短期内气象条件的改变对人口变动的分析,揭示了短期气象条件的改变对人口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氯气事故风险预测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氯气事故调查的实例研究,求得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氯气事故发生的概率。再应用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预测化工厂液氯钢瓶泄漏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并提出液氯钢瓶外泄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厂臭气分布、扩散规律十分复杂,并且时常受到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的影响,所以对其分布、扩散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全面把握是科学进行臭气控制的前提。通过对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臭气情况和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研究该厂臭气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气象条件对臭气分布、扩散的影响,并提出污水处理厂臭气控制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大气TSP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平 《环境保护》1993,(12):27-28
城市大气中TSP(总悬浮颗粒物)的产生与该市工业生产规模、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环境管理能力、市政建设、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气候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出现大气TSP污染。实际上欲将影响TSP浓度水平的所有因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添 《环境保护》2006,(10):46-49
气象条件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以往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水平两者的关系十分复杂.如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年周期,很难考察要素在年际尺度上的变化对空气质量水平的影响;此外不同季节空气质量水平及其主要影响气象要素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水平影响研究不确定性的客观因素.因此选择适当的气象要素作为判据是我们能否较好地定量或半定量地考察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长期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大气成分实时追踪数据集、天津气象局和生态环境局长序列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观测,结合MEIC排放清单和环境模式构建的细颗粒气象条件扩散指数,研究2000~2020年天津地区PM2.5质量浓度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期更科学地分析气象对大气环境影响,为“十四五”期间深度环境治理提供支撑.结果表明,2000~2020年天津PM2.5质量浓度呈现3个阶段变化,第一阶段2000~2007年,呈现持续地上升,其变化速率为4.58μg·(m3·a)-1,该阶段排放量的快速增加是主导因素,其作用是气象条件年际波动影响的4倍,排放量增加使得PM2.5质量浓度增加45.3%;第二阶段为2007~2013年,该阶段PM2.5质量浓度呈现波动变化,出现了两个浓度峰值年(2007年和2013年),该阶段排放稳定,气象条件年际波动对PM2.5质量浓度年际波动产生重要影响,两者相关系数0.81;第三阶段为2013~2020年,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