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污染和其他环境纠纷,主要是由于行为人不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规定,违反标准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或以其他形式对相邻的他人(包括公民个人、公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造成损害而引起。因此,要保护环境,就有必要正确认识相邻关系的内容,从而妥善处理好相邻各方之间的环境保护关系(简称“相邻环保关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权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具有多价值取向和丰富内涵。环境权包括公民环境权,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国家环境权和人类环境权等。中国环境权之现状及改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法律责任是实施了某种违法行为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应当对其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而对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受害者个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简言之,违法者必须承担强制性的某种法律上的责任,由国家执法机关对其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就我国环境法制体系和环境司法实践而言,与环境法制中的法律制裁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可分为三大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旨在针对被告故意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填补之外,对被告加以额外的赔偿责任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确立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彰显社会正义的需要,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维权意识,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并有效遏制环境损害违法行为的发生。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上存在故意和重大过失、行为违反了环境行政法律法规、产生了环境损害的后果、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环境侵权领域,需要在以下三类案件中引入惩罚性赔偿:一是加害人故意违法污染环境导致人身损害;二是加害人故意违法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三是加害人故意违法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应采取弹性金额模式确定赔偿数额,并规定赔偿金的最高限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近日表示,科学数据证明人工增雨有效果。人工影响天气使用的催化剂,剂量比较小,不会对现在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科学研究也得出的相同结论。  相似文献   

6.
环境领域的正当防卫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琛  陈东青等 《山东环境》2002,(4):34-34,41
正当防卫权是我国刑事法学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道义上的义务。但是在环境领域,公民是否拥有环境正当防卫权,或者说正当防卫权是否适用于环境领域,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未有涉及,是否因此就可以否认公民的这一权利?作为一个基层环境执  相似文献   

7.
公民环境权为当今许多国家法律所确认.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具有基本人权的特性.我国通过立法对公民环境权予以明确,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事业进步、体现中国人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权利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法的权利义务体系中,环境容量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公民享有环境权。政府受托管理环境容量等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保障全体公民的环境权。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承担合法排污、清洁生产等环境义务,保证公民的环境权得以实现,同时基于“排污权交易”的制度设计,在超量减排时可享有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权利一排污权。排污权的法定权利主体只能是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信用不良企业不应是排污权的现实权利主体,只有符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环境容量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才能成为真正拥有排污权的现实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9.
言论自由是公民享受政治权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国家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更为自由和开放,给人们发表言论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平台,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然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性也使其成为负面信息传播的温床,虚假、偏激、暴力、色情、迷信等负面信息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有可能对个人或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网络负面信息的遏制已经是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尽早探讨出相关解决措施,使二者协调发展,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是具有典型经济特征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份。自然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则是城市居民根据生活和经济活动需要对自然环境加工、改造和创建的社会功能环境,包括农田、工业、商业、道路交通、建筑文物、园林绿化和文娱市政设施等人工要素。城市自然环境的变化始终主要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城市环境,实际  相似文献   

11.
论环境权益及其基本权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杜群 《环境保护》2002,(5):9-11
环境权益理论是环境法基本理论之一,发展该理论是环境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环境权益,其客体包括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与环境相关的物、行为和活动,环境(景观)舒适性和精神美感性;环境权益的分类,按主体不同分为人类环境权、国家环境权和公民环境权;环境权益具有三项基本环境权能,即环境的资源权、环境的人格权和环境的精神美感权。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除了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较强的环境自净能力外。政府、企业、公民高度重视环保。环境法制和管理机构完善是其环境优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污染企业需要填报的环境管理网络平台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环境管理网络平台进行梳理,总结了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网络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的,而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对人类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基础、先导、推动和制约的作用.创建"绿色学校"是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8,(3)
绿色营销,21世纪的营销 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这是企业的最高环保荣誉,代表了我国最高的环保水平,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评审.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标准非常严格,考核指标包括环境指标、管理指标、产品指标等三类共22项.目前,广东全省仅有5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相似文献   

16.
1.序1.1影响环境主体的重要性健康、舒适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CO2)等给环境带来了负担,使地球环境受到破坏。为了我们自身和子孙后代永远享用环境的恩惠,所有的环保工作者、公民们都应为保护环境而行动起来!本来环境问题是在逐渐恶化的。迄今为止产业公害问题,由于限制了工厂、企业烟尘及污水的排放,促使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部门加强了对防止公害处理设施的投资及技术开发消除了一部分污染,从而环境质量才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作为今天CO2所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废弃物问题、汽车排气造成的大气…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与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我们人类本身,每个公民都与其身处的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于是,就如公民所享有的生存的权利一样,公民也同样地应当享有在生存的环境方面的权利。这就提出了环境权的问题。所谓公民的环境权,是指公民所具有的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1969年美国“同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国家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卫生的环境……”这是环境权最早  相似文献   

18.
有关经济方面的案件种类很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件是其中的一种。由于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经济建设,严重的引起人员伤亡和工农业重大损失,因此,从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直接危害后果和深远影响的严重情况来看,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侵犯国家、企业、公民的环境权和公私财产权以及公民人身权利的侵权行为,其中特  相似文献   

19.
1 民事责任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社会公共财产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侵害人身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指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致使他人人身受伤害或死亡而造成的财产上的损失.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现有财产减少或丧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得到但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收入.1.1 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的《清洁空气法》与其他的主要环境法规一样,都有一种被称为“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的特殊规定。这是美国环境法的一项创造。依照这种规定,公民(包括公民团体)成为特殊的执法主体。公民虽不能像行政机关那样直接对污染者采取强制措施,但可通过诉讼,借助法院的司法监督,来推动环境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关于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的法律规定,由《清洁空气法》所首创。它包括了通过司法审查程序,对联邦环保局或州政府的环境行政立法活动,进行监督以及直接对污染者起诉。《空气清洁法》第304条对公民执行或公民诉讼作了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