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成都天然气化工厂合成氨车间投资15万元,采用“计量加入、分段回收、逐级提浓”法进行合成氨生产的氨回收和稀氨水治理。消除了稀氨水的过量和排放,实现了合成氨生产的水平衡;提高了跑氨回收率和氨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消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节能和环境等诸方面的综合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中型氮肥厂推行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宇  应清界 《化工环保》2001,21(6):352-354
在对合成氨厂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尿素解吸塔的改造、铜洗稀氨水的增浓、氨吸塔含氨废水的循环利用、氨泵密封水的回收,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氨氮的产生量,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南化氮肥厂在生产过程中副产许许多低浓度的废氨水,平均每小时约有500公斤的氨因无使用价值而白白流入长江。这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原料,又污染了长江,使大厂镇地区的生活水含NH_3较高,甚至医院的药用蒸馏水也往往因此不合格,需要进一步处理。该厂废氨水的主要来源是: (1)合成精炼工段稀氨水:约12.5吨/时,含氨2—3%。 (2)合成氨尾气提氢提氩工段废氨水:3吨/时,含NH(?)6—8%。 (3)尿素车间稀氨水:1—2吨/时,含  相似文献   

4.
吴国贤 《化工环保》1993,13(2):118-119
我厂有一套年产12万吨合成氨装置,铜洗工段原采用两次软水洗涤法除去再生气中的氨,产生的废水年总量达18万吨。一次洗涤水中氨浓度为2—3%,二次洗涤水中氨浓度为0.5%左右。两次洗涤再生气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的高温炼焦过程中,同时副产占干配煤重量0.28—0.35%的氨。(在焦炉煤气中含量为8—13克/米~3),这些氨通过洗涤塔凉水洗涤,然后加热蒸发,再冷凝,从而制成18—20%的浓氨水。浓氨水本是一种很好的农用氮素肥料,但由于是液体,运输极不方便,  相似文献   

6.
刘靖宇 《化工环保》2004,24(3):228-229
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合成氨装置,采用Mark-Ⅳ型鲁奇炉造气。由于炉温偏低,煤气在洗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冷凝水(称为煤气水)。煤气水经焦油分离、轻油分离、氨回收和生化处理后排放。在氨回收部分,原设计脱氨后的煤气水中氨的质量浓度为1000mg/L,而实际操作中为1000~1200mg/L,如此高的氨浓度,使生化处理装置一直无法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贵州化肥厂的合成系统每天要排放1500—1700米~3的弛放气(弛放气、填函气和吹除气)。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并为职工解决“买煤难”的问题,该厂投资52万余元,1984年建成弛放气回收系统。用水进行二段吸收,将废气中氨变成稀氨水,送入尿素解吸系统;除氨并经过脱水分离的弛放气(含氢60—70%,CH_410—12%,其余是N_2和微量氨)送到厂、车间办公室、食堂、招待所,托儿所、职工医院和职工家庭,作为生活用燃料气。这套回收系统运行三年,共回收氨水折合净氨1700余吨,价值60多万元;节约原煤3000余吨,折  相似文献   

8.
杨仲苗 《化工环保》2004,24(Z1):277-279
分析了复合肥生产中造粒尾气一级处理用磷酸洗涤时出现的问题及一级与二级处理均用水洗涤时尾气中氨排放量大的原因,提出了二级处理改为磷酸洗涤的技术方案.方案实施后的运行情况表明,改造是成功的,二级处理采用磷酸洗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郑钊  季柏林 《化工环保》1996,16(6):362-364
在甲醇分离器后设置淡甲醇回收装置回收醇后收醇后的中甲醇,其回收率达到87.5%,同时大大降低了排放地沟的稀氨水中的甲醇含量,减轻了稀氨水对环境的污染,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欧鲁荣 《化工环保》1992,12(2):94-96,93
广西化工设计院为广西河池氮肥厂设计了一套废氨水处理装置,将14%废(?)水加工成液氨,既利用了资源又消除了对水源的污染。本文介绍了处理原理、工艺流程与控制指标,并较详细地介绍了精馏塔、氨冷凝器、溶液热交换器等主要工艺设备的设计计算,这对目前氮肥工业稀氨水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冶金焦化厂根据其特定的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连续性废水如剩余氨水,蒸氨废水、各种洗涤水和分离水(这些废水在冶金焦化厂可统称为“含酚废水”),按现行设计要求,已经有专门的酚水系统送萃取脱酚装置和生物脱酚装置净化处理,待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允许排入外排水系中。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太仓化肥厂是年产3万余吨合成氨、12万吨碳铵的小化肥厂。造气工段每年排出有机废水约150万吨,碳化工段排出稀氨水20余万吨,产生的废气4700余万标准米~3,化工余热59000多万大卡,锅炉炉渣3400多吨,碳化煤渣21600多吨。为根治“三废”,保护环境,该厂依靠技术进步,结合技术改造,开发了“三废”资源综合利用,所做工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小氮肥厂从工艺改革入手,实现了碳平衡和水平衡,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们的措施是:(1)从多种途径回收CO_2,实现碳平衡,增产固体碳铵,减少氨水;(2)从严格控制软水加入量和采用稀氨水逐级提浓技术,实现了水平衡,消除了稀氨水的产生和排放。  相似文献   

14.
在重油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过程中,重油中的部分碳转化为炭黑,经水洗涤后,成为炭黑水。我厂最初用搅拌塔装置处理炭黑水,因该装置存在某些问题,未正常运行。为彻底消除炭黑水污染,我们认为根本途径是实现闭路循环。为此,除应将原搅拌塔流  相似文献   

15.
氯化铵车间是天津碱厂的主要用氨车间,也是全厂排放氨、氮污染物最甚的车间。每月我们车间平均要用2000-3000吨合成氨,生产6000-9000吨氯化铵。因此,生产中日常的“合理排放”就使排水中氨、氮大大超过指标(0.5毫克/升),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胡元刚 《化工环保》1992,12(6):340-346
本文介绍了合成氨弛放气中氨回收的两种方法——一段氨吸收法和二段氨吸收法,并详细地介绍了二段氨吸收法回收塔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7.
年产25000吨合成氨的如东化肥厂,在净化冷却半水煤气时,每小时产生260吨造气废水,其中除含有洗涤煤气时带入的煤灰外,还含有少量的氰化物、酚类、硫化物、氨等有毒物质,锅炉工段的水膜式除尘器每小时排出含烟尘、偏酸性废水30吨。这些废水若不经处置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水系,给环境带来恶劣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如何处理好这部分废水,是小氮肥厂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8.
年产1万吨合成氨的江淮化肥厂,日排废水2200吨。废水中有害物含量普遍超标好几倍,一般含硫化物28毫克/升、氰化物1.74毫克/升、COD290.6毫克/升、NH_3-N 700—1300毫克/升,pH9—10。废水排入巢湖,污染水厂水质,被省、市列为限期治理单位。自1984年起,该厂从技术改造入手,对废水进行综合治理。 1.改革化肥生产工艺用“加压变换”、“加压碳化”代替“常压变换”和“低压碳化”,用“活性炭吸附脱硫”代替原“稀氨水中和脱硫”。 2.实现废水资源化本着好水好用,一水多用,废水回用的原则,按生产工艺和设备对所用水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中废酸的回收利用及树脂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兆琪  周公权 《化工环保》1996,16(4):222-226
采用 酸套洗工艺代替传统的加水稀释洗涤工艺,成功地解决了阳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中废酸的回收利用问题,研究了采用新洗涤工艺后树脂变红的机理和防止对策,结果表明,树脂发红帅微生物的参与而引起的。采以完善洗涤 灭菌措施可防止树脂 ,从而确保了稀酸套洗工艺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化工环保》1991,11(1):39-43
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化肥厂氨流失量的测定及对该工作的总结,不仅准确地了解了小合成氨厂的氨流失情况,还为制定氨流失总量管理办法提供了依据。污染物流失量应以流失总量为统计对象和标准,实测污染物流失量仅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