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解沿海地区居民的汞暴露情况及其膳食汞的主要来源,对大连市区普通居民的膳食消费情况及其发汞浓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普通居民的膳食消费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水产品消费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填写调查问卷的志愿者们同时自愿提供头发样品。膳食样品,如水产品、谷物、蔬菜等常见品种在大连市区的市场采用随机采购的方式获得。头发和膳食样品中的汞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测定结果为:水产品中总汞含量为15.32(1.89~86.40)μg·kg-1,其中甲基汞含量为8.05(1.79~40.33)μg·kg-1;谷物和蔬菜总汞含量分别为2.04(0.05~11.95)μg·kg-1和0.96(0.05~2.74)μg·kg-1;头发样品中总汞浓度为(0.46±0.55)μg·g-1,其中甲基汞浓度为(0.28±0.19)μg·g-1。通过估算得知,大连市普通居民日平均的汞摄入量为0.043μg·(kg·d)-1,其中来自水产品的摄入量占膳食摄入的63.6%。居民发汞浓度与年龄、水产品食用量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人体发汞风险参考剂量1μg·g-1相对照,此次调查人群中约有4.6%的居民发汞浓度超出该标准限值,这表明大连市区普通居民可能面临汞暴露的潜在风险。该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普通居民的汞暴露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居民食品砷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露途径来看,食物是人体砷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从饮食结构来看,广州市居民膳食主要来源于谷类食品,同时鱼虾类总体平均摄入量约为全国总体平均摄入量的2倍。因此,在分析广州市市场大米和海鲜这2种典型食品中砷含量的基础上对广州市居民食品砷摄入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广州市场上的26种不同品牌的大米中的总砷含量,其含量范围为0.082~0.171μg·g~(-1),平均浓度为(0.127±0.027)μg·g~(-1),满足绿色食品大米标准(≤0.40μg·g~(-1))。在14种鱼虾蟹贝类海鲜中的砷含量分析基础上,计算得出广州市场上鱼类中总砷的平均含量为0.488μg·g~(-1),虾蟹贝类中总砷的平均含量为3.44μg·g~(-1),相比较国内外,广州市场鱼虾蟹中砷的含量整体处于中间水平。最后综合文献调研中其他主要食品中砷的含量,计算得出广州市成人通过食品每日摄入总砷的量为5.08μg·kg~(-1)BW·d~(-1)。建议日常饮食需要特别控制每日海鲜的摄入量,尤其是砷含量较高的濑尿虾、红虾及红蟹、花蟹。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居民通过水产品中汞(Hg)、硒(Se)和锌(Zn)的暴露风险,测定了乌兰巴托水产市场4种鱼(高白鲑、江鳕、拟鲤和河鲈)肌肉中Hg、Se和Zn的含量,并利用目标危险系数(THQ)初步评估居民通过食用鱼类摄入Hg、Se和Zn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Hg、Se和Zn在4种鱼体肌肉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34—0.681 mg·kg-1、0.140—0.308 mg·kg~(-1)和4.396—8.333 mg·kg-1.Hg、Se和Zn在江鳕肌肉中含量最高,江鳕汞的含量超过了中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的标准值.乌兰巴托市民通过食用此4种鱼类摄入的Hg、Se和Zn的目标危险系数和总危险系数均小于1,表现为较低的健康风险,其中汞的风险相对较大.Hg和Zn的每周摄入量(0.640μg·kg-1和22.4μg·kg-1)也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7000μg·kg~(-1)).考虑到汞的高生物累积和放大效应,乌兰巴托居民需持续关注汞的摄入量及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
沿海和内陆地区居民汞暴露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小丽  张瑛  周集体 《环境化学》2012,31(12):1942-1947
通过对沿海和内陆居民食用水产品消费情况调查以及居民头发汞含量的分析,对不同地区普通居民的汞暴露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居民水产品的消费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沿海地区大连和内陆地区河南两地普通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并同时采集被调查者的头发作为汞暴露情况的生物样本.本次研究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及头发样本213份(大连112份;河南101份),两地居民水产品消费量分别为:大连104 g.d-1,河南74 g.d-1;收集到的头发样本采用DMA-80测汞仪(按美国EPA-7473的方法)进行总汞含量的测定.头发总汞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大连为(0.363±0.256)μg.g-1,河南地区为(0.192±0.167)μg.g-1.两地区对同一年龄段居民发汞水平比较发现,大连地区居民发汞水平明显高于河南地区.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参考剂量1μg.g-1作为发汞基准,大连地区的超出比例为3%,河南地区的超出比例为1%.该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普通居民的汞暴露情况以及后续的汞暴露风险的定量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4个典型城市人工湿地(观音塘湿地公园、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园博园湿地公园、秀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7年3、6、9、12月调查并采集了湿地优势植物样品,分析样品总汞、甲基汞浓度,探讨城市人工湿地中植物汞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植物汞质量浓度范围为45.29—231.01μg·kg~(-1)(平均值为33.99±8.61μg·kg~(-1)).甲基汞质量浓度范围为45.29—232.01 ng·kg~(-1)(平均值为145.45±48.72 ng·kg~(-1));其中,园博园湿地植物总汞质量浓度最低,观音塘湿地公园植物甲基汞质量浓度均较其他3个湿地公园植物高;在同一湿地中,植物总汞春秋浓度较高,夏季略有降低,冬季最低,而甲基汞浓度先逐渐升高,并在6—9月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下降;植物根部总汞、甲基汞含量高于茎和叶.城市人工湿地植物有一定的汞富集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体汞污染.  相似文献   

6.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通过大米和海鲜摄入。然而大米和海鲜是人体砷(As)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采用ICP-MS对广州市售的大米和3种鱼中砷和硒浓度进行了检测,并通过体外(in vitro)模拟胃肠消化(PBET)法对鱼肉中砷和硒的生物可给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大米和鱼肉中砷的浓度分别为0.085~0.168μg·g~(-1)和2.224~5.533μg·g~(-1),硒的浓度分别为0.098~0.190μg·g~(-1)和1.641~2.315μg·g~(-1)。大米和鱼肉中86.86%~99.34%和51.95%~75.64%的砷生物可给,76.73%~85.44%和71.48%~79.83%的硒生物可给。通过大米和鱼肉摄入的硒基本可以满足人体需求。通过大米和3种鱼摄入的无机砷占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公布的无机砷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TWI)2.1μg·kg~(-1)BW的0.5%~35.7%,但是摄入无机砷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69×10~(-5)~5.81×10~(-4)和2.13×10~(-4)~7.34×10~(-4),是可接受或可容忍的风险的0.17~7.3倍,尤其是小孩,更易摄入砷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淮南市不同城区居民人发中Hg分布特征和影响当地居民人体Hg富集的因素。在淮南市市区选择68名正常状态下的居民头发,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人发中总汞含量。结果显示:淮南市市区居民人发中Hg的平均浓度为(0.390±0.173)μg·g~(-1),Hg浓度主要分布于0~0.5μg·g~(-1)较低浓度区间内,占总样品数的77.94%;市区内人发中Hg平均浓度呈现出谢家集(0.468±0.144μg·g~(-1))>潘集(0.384±0.199μg·g~(-1))>田家庵(0.377±0.176μg·g~(-1))>大通(0.373±0.116μg·g~(-1));不同性别上,当地男性头发中Hg的平均含量为(0.436±0.188)μg·g~(-1),显著高于女性的(0.343±0.146)μg·g~(-1)(P=0.021<0.05);不同年龄段内,40~60岁年龄段居民头发中Hg平均含量最高,达0.445μg·g~(-1);不同工作、生活环境上,淮南市居民头发中Hg平均含量呈现出矿区>过渡区>对照城区,其Hg平均含量分别达(0.466±0.174)、(0.380±0.167)、(0.304±0.151)μg·g~(-1),矿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分别高出过渡区与对照城区居民人发Hg含量达22.6%和53.3%。相比较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的人发中Hg的参考剂量1μg·g~(-1),淮南市城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较低。但是对比非矿业活动区,矿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城区居民(P=0.0098<0.01),过渡区居民人发中Hg含量与矿区和对照城区差异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潼关采金地区汞污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采金地区水样、沉积物、土壤及部分水藻和苔藓的分析表明 :潼关采金地区已经受到严重的汞污染 .水体总汞浓度最高达 2 5 8 62 μg·l- 1 ,且水样中的汞以颗粒态为主 ,大都占 5 0 %以上 ,而活性汞和溶解态汞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0 1 82± 0 2 4 2 μg·l- 1 和 0 72± 0 79μg·l- 1 ;沉积物中平均汞浓度为 34 98± 2 5 39μg·g- 1 ,最高达 1 1 96μg·g- 1 ;而土壤中汞的浓度最高也只有 1 9 5 0 μg·g- 1 .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铜仁汞矿区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仁汞矿位于铜仁市碧江区云场坪镇,曾是贵州省最大的汞矿之一。为了了解该矿在闭坑后矿区的汞污染特征,采集了矿区的大气、水体、矿渣、土壤和农作物样品,分析了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大气汞浓度为7.29~139 ng·m~(-3)、地表水汞浓度为81.6~4.25×103ng·L~(-1)、矿渣汞含量为2.79~510 mg·kg~(-1)、土壤汞含量为3.06~2.92×103mg·kg~(-1)。可见,大气、水体、矿渣和土壤中的汞含量远高于对照区或国家相关标准。共采集了10种农作物玉米(Zea mays L)、高粱(Chinese sorghum)、枣(Ziziphus jujuba Mill)、梨(Pyrus spp)、茄子(Solanum melongena)、丝瓜(Luffa cylindrica)、西红柿(Lycopersicon esculentum)、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esne)、苦瓜(Balsam pear)和辣椒(Capsicum annuum),除了茄子和南瓜外,其余农作物可食部分的汞含量都高于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综上所述,铜仁汞矿开采和冶炼带来的汞污染已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矿区汞污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某污染区大米为对照,分析了北京市场大米、小麦面粉中总砷的含量水平和部分米中砷的形态.北京市场大米总砷的含量范围从未检出至0.218μg·g-1,算术平均值为0.097μg·g-1.湖南省某污染区大米总砷的含量范围为0.157-2.885μg·g-1,算术平均值为0.415μg·g-1,4例湖南省某污染区大米以无机砷为主,平均含量为0.341μg·g-1.北京市场面粉总砷的含量范围从未检出至0.057μg·g-1,算术平均值为0.006μg·g-1.有17例面粉样品未检出砷,占总样品的45%.与《食品中砷限量指标》(GB2762-2005)的限量值(大米无机砷0.15μg·g-1,面粉无机砷0.1μg·g-1)相比,北京市场的大米和面粉均未超标.湖南省某污染区4例大米无机砷含量全部超过限量标准,为标准的1.2-4.8倍.以WHO最大日允许无机砷摄入量2.1μg·kg-1 bw·d-1为参照标准,普通成人每日通过北京市场大米和面粉摄入的无机砷相当于WHO最大日允许摄入无机砷量(MTDI)的13%和0.5%,通过湖南省某污染区大米摄入的无机砷则相当于MTDI的57%.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汞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综述了当前中国城市的汞污染状况。中国许多工业城市大气中的汞含量是纽约市大气中汞含量的数倍,甚至上百倍,在采暖期城市大气的汞污染更加严重;城市土壤中的汞含量是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数倍;河流的城市河段河水中汞质量浓度普遍很高,水质多在Ⅲ-V类;城市中的植物均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汞污染,其汞含量高于国外城市的植物的汞含量;城市居民膳食中鱼的汞含量很高,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危害;城市居民头发中的汞质量分数大多低于1rng~kg。分析了我国城市中汞的来源并提出了防治城市汞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其毒性与之化学形态密切相关。环境中的汞主要以无机汞形态存在,然而无机汞可以通过甲基化作用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甲基汞,从而给受到暴露的生物及人类带来更高的健康风险。沉积物是汞在水生环境系统中的主要分布相,也是无机汞甲基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沉积物中汞的甲基化过程受到生物种类、汞的生物可利用性等生物因素及温度、含硫化合物、有机质、氧化还原条件等环境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对汞在沉积物中甲基化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同时作为食物也是许多水生生物摄取汞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汞在海洋浮游植物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汞在浮游植物中的吸收、累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汞对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生长抑制、光合作用影响)以及生物的适应机制(汞的还原、螯合解毒、矿化固定等),最后对浮游植物中汞累积和毒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小麦根际土壤汞的分布和形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根际箱试验和连续化学萃取法,结合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非根际和根际土壤汞形态分布特征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长期土壤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非根际汞形态分布顺序为:残渣态>强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腐殖酸络合态>水溶态>交换态,根际汞形态分布为:残渣态>碳酸盐铁锰氧化态>强有机质结合态>交换态>腐殖酸络合态>水溶态.当外源汞进入土壤后,在小麦生长60 d内,植物吸收使残渣态汞和水溶态汞含量明显降低,交换态汞和碳酸盐铁锰氧化态汞含量增加.土壤汞污染程度越大,在小麦中积累的汞就越多.其生物毒性增强,环境危害加大.  相似文献   

15.
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水系中汞污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监测分析表明:渗滤液中的汞主要为以颗粒态汞(S-Hg)形式存在,污水处理系统可以使颗粒态汞(S-Hg)随颗粒物沉积到底泥中,但是对可溶态汞(D-Hg)去除没有明显作用;芦苇湿地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吸收渗滤液中各种形态汞,使汞浓度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基本没有受到汞污染,而地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鱼体甲基汞的萃取富集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萃取和半胱氨酸滤纸富集再用苯洗脱的方法,使鱼肉中甲基汞得到富集和提取。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甲基汞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为87.10%~105.69%;变异系数为2.93%。符合要求,大量样品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痕量甲基汞的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桑沟湾溶解态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汞在海洋中可以通过海洋生物的呼吸、摄食和吸附等过程被利用,并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利用冷原子荧光光度法(CV-AFS)对2011年4月、8月、10月和2012年1月桑沟湾溶解态无机汞(DIHg)和溶解态有机汞(DOHg)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沟湾四个季节DIHg的浓度范围分别为52~865、131~359、31~134和22~119 pmol·L-1,DOHg的浓度范围分别为37~214、52~635、21~98和未检出~51 pmol·L-1。桑沟湾DIHg和DOHg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均呈现出从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桑沟湾DIHg和DOHg的周日变化与潮汐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且存在明显的昼夜差异。影响桑沟湾DIHg和DOHg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河流和地下水的输入、大气的干湿沉降、与黄海的交换、活性气态汞(Hg0)在海-气界面的交换、表层水体发生的光化学还原反应以及养殖生物的清除等。通过初步计算,桑沟湾溶解态汞(TDHg)的存留时间约为(1.27±0.53)年,远远低于大洋。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汞的质量标准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桑沟湾没有明显的汞污染。但海产品体内富集的汞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生态危机和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确保桑沟湾养殖产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examined the stage of clean-up of the Port Lavaca bay sites in Texas, which were polluted during the early 1990's by effluent containing mercury (Hg) from a chloralkali plant. In addition to Hg intoxica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s, human exposure through dietary fish and other seafoods occurred. Bacteria converts inorganic Hg to alkyl organic compounds and subsequently the metal crosses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thus exerting adverse effects on the fetal developing nervous system. In order to conduct a survey of dietary Hg exposure,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pregnant women and those of childbearing age at routine clinic visits at each of three centers in South Texas cities (Galveston, Texas City, Port Lavaca/Victoria, TX). A questionnaire sought dietary and lifestyle information including consumption, sources of fish and other seafoods.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subjects (119 out of 175, 68%) ate fish caught locally. The blood Hg concentrations (µg?L?1) range varied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study centers: City of Galveston 2.6–62; Texas City 2.8–111.8; and the Port Lavaca areas 3.02–126.7. The concentrations of blood Hg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fish meals consumed for each species considered. Mean blood Hg concentrations for no fish meals per week were: Port Lavaca 4.5 (N?=?3), Galveston 4.3 (N?=?3), Texas City 3.5 (N?=?10). For >3 fish meals per week, the mean blood Hg concentrations were: Port Lavaca, 48.0 (N?=?53), Galveston 29.1 (N?=?35), Texas City, 36.1 (N?=?31). Data show that residues of Hg were still present in 1994 despite the clean-up eff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